Category Archives: Publications

2017年1月12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

导读:在上一篇推送中,杜维明先生系统阐述了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面向。他首先回顾了20世纪的新儒学如何重新发现和推重“天人合一”的观念,接着说明了凡俗人文主义主导下的儒学如何失落了儒学传统中的人类-宇宙统一世界观。本篇是同一文章的后半部分,杜维明先生在这里进一步从王阳明“一体之仁”的思想中,解释我们何以能够超越自我中心,建立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关系。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新儒家生态转向的四个特征。 壹·人性中的仁爱之心和同情共感 钱穆、唐君毅和冯友兰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儒家人文主义由此呈现为中和着仁爱之心和同情共感的宇宙人文主义。无论他们的思想是有意识地批评启蒙心态,还是只是隐含着对现代性话语的批评,他们的新视野都超越了具有征服特性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进而,他们超越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宇宙-人类和合的观念。这意味着他们开始复归和重新评价传统的核心价值:对天、地、人的相互贯通作非二分的理解。 排斥性的二分模式,即精神与物质、心与身、圣与俗、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排斥是现代意识的特征,直接来自启蒙运动,它与儒家所偏爱的“混然同体”、合二为一的结构全然不同。在儒家传统中,本末、显隐、前后、上下、始终、分全和内外等概念是用来表示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相互依赖和一体同感的。在这样的眼光下,天人之间是相互蕴涵的。地球不是“外在的”物质实体,而是我们之为我们的根本。地球不仅仅是我们的居住地,更是我们的家园;不仅仅是“客体的集合体”,更是“主体的共同体”,通过“气”与我们的本性连系在一起。因为我们与天地是一体的,所以人类为了精神的自我实现,就应该不仅成为自然的保护者,还要以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态度,成为协同自然的能动创造者。 腾讯 https://mp.weixin.qq.com/s/ddKnvvvOCzC2VwKMUtwLiw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1月12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

2017年1月9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参赞化育,与天地叁

导读:如今,现代化给人类栖居之地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已经引起普遍重视,生态问题本身属于经济生产的物质领域所产生的外部问题,然而,这个问题不一定能够在经济生产的逻辑之内得到解决。早在上个世纪,人文学科内部已经出现了返回各大文明传统、寻找应对现代性环境危机的精神资源的努力。如果说,现代性是一个将“自然”逐渐物化、去魅化、客体化的过程,人文主义对现代性的生态主义反思,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自然、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而儒学的世界观则对我们如何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有着重要启发。儒学蕴含的生态主义不是通过重新“神圣化”自然的宗教式举动来反叛现代性,而是经由一条由内而外、内外合一的路径,将自然与社会都纳入人性不可分割的部分,从而克服经济生产的单一逻辑,形成一种新的生态伦理。 杜维明先生曾将精神人文主义表述为个人、社群、自然、天道四大议题,通过之前的推送,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儒家如何认识个人与社群,接下来,我们将跟随杜维明先生讨论儒家如何认识人与自然、人与天道的关系。本文节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一阳来复——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2016年第一版),原载于2002年《中国哲学史》的“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分上下两期推送。部分二级标题经过编者整理。 壹 儒学传统中的人类–宇宙统一世界观 为了人类的绵延长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都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是一个紧迫的任务。有关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的重新阐述要求我们有选择地回归世界各宗教传统的精神本源并做出有鉴别的重估。这样一个回归和重估的过程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更新传统本身。从历史角度来看,富有活力的宗教传统总是在不时地发生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往往是由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所致的人们未曾预料的结果。今天,轴心时代的文明实际上都在经历着各自的转变,以各具特色的不同形式回应着现代性的种种挑战。就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而言,轴心时代的各种文明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创造怎样的精神财富才能为现代世界人类的发展重新定向。 腾讯 https://mp.weixin.qq.com/s/y6Tt8ZM43OFVgxxP_gpMOA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1月9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参赞化育,与天地叁

2017年1月6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何为中国?文化中国何以可能?

导读:“文化中国”这一议题也是精神人文主义的群道的一部分。一方面,以文化构建认同,是对地域、族群、语言、政治、宗教的狭隘性的超越;另一方面,“文化中国”要求对中国多元的精神资源和文化传统进行整合。惟其如此,才能在当下建立新传统,实现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的现代性转化。本文是杜维明先生与刘梦溪教授1992年的一次对话,不仅谈及了“文化中国”这一议题的成立与内涵,还对儒学在文化传统中的位置、新儒学三期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下内容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杜维明访谈集(20 世纪卷)》(2016年第一版)整理,原文题为《文化中国的内涵和定义》,部分内容有删节。 “文化中国”的内涵 刘梦溪:我这次来哈佛参加“文化中国:诠释与传播”学术研讨会,启程之前就有一个心愿,希望在会议期间有机会与杜先生就文化中国和儒家传统问题作一次访谈。1980 年和1985 年您两次在大陆较长时间的讲学活动产生了影响,我当时因为有另外的课题未获听讲,但您的关于第三期儒学发展前景的文章,我大都拜读过。80 年代中期大陆兴起的文化热,您实际上起了助波引流的作用。现在文化中国的概念在海外流行起来,可否请杜先生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定义作些说明,然后我们再探讨一下文化与传统的关系以及第三期儒学的发展问题。 杜维明:文化中国这个概念所以能为人们所接受,一方面由于中国的人文学者的学术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来建设一个现代的文化中国;另一方面,这个概念所包括的内容具有超越性,站在不同位置的人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文化中国的内涵是与地域、族群、语言等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可以分成三个世界,一是中国大陆、台湾、香港,这是文化中国的第一意义世界;二是世界各地的华人,为第二意义世界;三是各国研究中国文化的学人,不妨看做第三意义世界。 腾讯 https://mp.weixin.qq.com/s/B3G3dXiPwDEO03WVo0EkfA

Posted in Book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1月6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何为中国?文化中国何以可能?

[:zh]2016年6月,《大国梦起:变动秩序中的中国发展进路》赵启正、杜维明、葛剑雄、谢宇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77062.html 内容推荐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仅经济繁荣,无法铸就大国崛起之梦。中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定要从这个社会找寻可以支撑的根基。 《大国梦起:变动秩序中的中国发展进路》选取赵启正、杜维明、葛剑雄、谢宇、苏格、季卫东、李向阳等二十位大家在《文汇报》“文汇讲堂”所作的主旨演讲,从社会学、历史、哲学、法学、国际政治等视角,纵论中国发展之道、大国复兴之路,内容涉及公共外交、中美关系、中华传统文化、海洋权益、“一带一路”、司法改革等主题。讨论具体且深刻,分析理性且全面,展现出“中国世纪”的图景。 作者简介 赵启正(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杜维明(国际哲学学院副主席、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等)、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博导,历史学家)、谢宇(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 目 录 国之纵横 赵启正  作为世界公民的跨文化交流 苏  格  新型大国关系:始于足下 陈  兼  当代中美关系:正在改写历史 马丁o雅克  2030年:中美如何相互适应 曹卫东  近海确立主导地位 远海争取合作共赢 傅崐成  寻找中国在海洋中的定位 吴思科  劝和促谈  创造性介入全球事务 苏长和  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与保护 文之治道 姜义华  中华文明枢轴:四次空间大扩展提升了再生力 钱  复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俞吾金  站在更高的境界理解中国人正在追求的现代化 杜维明  “仁”的民族认同和世界意义 葛剑雄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6月,《大国梦起:变动秩序中的中国发展进路》赵启正、杜维明、葛剑雄、谢宇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文明对话中的儒家:21世纪访谈》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29.html 内容推荐 “对话文明”应是新轴心时代的标志,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重建全球政治与经济的新秩序才有可能,儒家应该为此承担一个重要的角色,可谓“任重而道远”。 《文明对话中的儒家:21世纪访谈》“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涵盖了2002到2013年杜维明先生的最新访谈文章。这些访谈不是在象牙塔里为儒学痛切陈词,而是借此对现代性、全球化、启蒙心态做出的回应,并提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的思维方式。 目   录 康桥清夏访硕儒 1 当前学界的回顾与展望 34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72 文明对话:背景·旨趣·路径 106 《原道》、儒学与文化保守主义 123 启蒙的反思 134 儒学、儒教与文明对话 151 关于现代性的访谈和对话 186 新人文与新启蒙 223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233 21世纪儒学与市场中国的出路 272 面向未来 290 附录:人文学和高等教育 整理/ 李若虹 309[:]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文明对话中的儒家:21世纪访谈》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儒家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20世纪访谈》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22.html 内容推荐 儒家不只是中国文化的自我表述,不只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也不只是东亚文明的体现,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 《儒家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20世纪访谈》,“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从各种角度探讨儒家的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如抗议精神、群体的批判的自我意识、人文主义、内在的超越、体验之知、根源意识与全球化、本土经验与现代化等等,希望激活儒家的生命力,扩大儒学的发展空间。 目  录 儒家的抗议精神 1 与张系国、沈君山谈21世纪 17 五四的困境在过分的政治化 54 儒学传统价值观念与民主 73 关于文化中国与儒学发展 86 关于文化中国若干问题 99 重建理性沟通和开放心性 114 儒学的超越性及其宗教向度 133 儒家“体知”传统的现代诠释 161 以“文明对话”取代“文明冲突” 178 本土经验的全球意义 185 贵阳访谈 218 从亚洲危机谈工业东亚模式 246 “哈佛儒学研讨会”的回应与创新 268 五四·普世价值·多元文化 290[:]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儒家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20世纪访谈》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15.html 内容推荐 21世纪,儒家已从“一阳来复”走进了“否极泰来”,但钱权和儒家结合,使其价值异化,导致精神资源荡然无存的危机却大大增加了。 《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一书,关注在“新轴心时代”,儒家如何充分发挥其批评精神,成为促进财富和权力转化为创造“公共善”的动力,为儒学第三期发展,走出一条较为宽阔的道路:汲取自家的泉源及其他文明的精华,丰富具有全球意义的儒家价值。 目  录 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 1 传承与创新 39 “公共知识分子”与儒学的现代性发展 67 中国的崛起向世界传达的信息 79 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 94 文明对话与儒学创新 116 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 128 全球化与多元化中的文明对话 152 中国现代文明进程的人文思考 175 从新轴心时代看对话文明与求同存异 205 当代世界的儒学与儒教 232儒家视域之创造力 249 哲学的精神转向 265 “仁”的反思 303 建构精神性人文主义 316[:]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文化中国:扎根本土的全球思维》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28.html 内容推荐 90年代,杜维明先生的更多精力在于开展“文化中国”的论域。《文化中国》着墨最多的是儒家的人文精神,以纠正将儒家入世的价值取向和凡俗人文主义混为一谈的印象,突显儒家一脉相承的批判精神。 目  录 为中国的“公民社会”催生 1 致林同奇 4 孟子:士的自觉 7 徐复观先生的人格风范 37 宏愿、体知和儒家论说 54 儒学论说的生命力 59 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 69 徐复观的儒家精神 80 大陆知识分子的儒学研究 95 宋明儒学的中心课题 105 儒家人文关怀与大学教育理念 121 从“文化中国”的精神资源看儒学发展的困境 129 儒家传统的启蒙精神 150儒家人文精神与宗教研究 161 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 202冈田武彦先生的儒学 231 全球化与本土化冲击下的儒家人文精神 234 郭店楚简的人文精神 267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文化中国:扎根本土的全球思维》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灵根再植:八十年代儒学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19.html 内容推荐 80年代,杜维明从伯克利转到哈佛任教,常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和国内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切磋儒学。 《灵根再植 : 八十年代儒学反思》记录了杜维明先生在80年代的“植根”工作,从“陆象山的实学”到“刘宗周的主体性”,无不阐发儒家传统的内在体验和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乃至对启蒙的反思。 目  录 孔子仁学中的道、学、政 1 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 20 为往圣继绝学 34 魏晋玄学中的体验思想 40 宋儒教育观念的前景 57 刘宗周哲学人类学的主体性 73 从身、心、灵、神四层次看儒家的人学 100 论陆象山的实学 111论儒家的“体知” 140 中国文化的认同及其创新 154 海外中国文化研究概况 189 宗教学:从神学到人文学 229 苦参·传心·弘法 244 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看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 253 孔子:人的反思 286人格发展的全幅历程 292 身体与体知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灵根再植:八十年代儒学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5年10月,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杜维明卷[:]

[:zh] http://search.dangdang.com/?key=2015%C4%EA–%BF%D7%D7%D3%CE%C4%BB%AF%BD%B1%D1%A7%CA%F5%BE%AB%B4%E2%B4%D4%CA%E9%A1%A4%B6%C5%CE%AC%C3%F7%BE%ED&act=input 内容推荐 本书以论题为中心,对杜维明先生近十余年来著作进行的重新编排与整理。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呈现杜先生对儒家传统和 中国哲学的一些重要理解,其中的很多认识已经成为该领域的范式。第二部分则是杜维明先生最近十余年来所着力开拓的思想论域, 它们表达了杜先生对中国、世界的关心和思考。 目  录 第一编孔子儒学与传统文化 儒家的仁与礼/3 一、如何理解“仁”/3 二、如何理解“礼”/5 三、“仁”与“礼”的关系/9 四、如何解决“仁”与“礼”之间的张力/12 五、何谓“克己复礼为仁”/14 六、对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诠释/20 儒家的心性之学/37 一、孟子为什么谈心学/37 二、心学的意义/38 三、恻隐之心与良知推扩/39 四、心学的政治意义/40 五、知识、智慧与精神磨练/43 六、知识的困境与精神性智慧的需要/47 七、儒家心学的当代价值/50 八、王阳明的心学/53 儒家的修身与体知/56 一、儒家修身的基点:“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56 二、作为认识论的“体知”/59 三、儒家的修身哲学/69 四、儒家的“行”/76 儒家的经典/79 一、经典的意义/79 二、论《论语》/83 三、论《孟子》/85 四、让北大人人读《大学》/90 儒家的学做人/95 一、何为人:儒家视域下的人/95 二、学做人/100 三、儒商——企业家“学做人”/107 儒家的道、学、政/115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5年10月,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杜维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