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zry

[:zh]“关乎中国人心灵”的挑战 – FT中文网[:]

[:zh]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主办的“2013中国发展论坛”的间隙,著名儒学学者杜维明接受了FT中文网的采访。采访结束时,他谈到了中国新领导层面对的两大挑战。 更新于2013年1月28日 07:42 采访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魏城 被采访者: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 上周六(1月26日)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举行的“2013中国发展论坛”上,有两个最受欢迎的明星般的演讲者,一个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另一个是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 陆克文受欢迎,原因有二:会说很多风趣话,会说几句中文。杜维明受欢迎,也有两个原因:语言风趣且学养丰厚,中英文均流利运用如母语。两人的区别?一个是政客,一个是学者。 杜维明名气很大,似乎不需要我过多介绍。所以,我就直接引述百度百科的介绍吧:“杜维明: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国际哲学学会名誉院士(代表中国)。先后求学于台湾东海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自1981年,一直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担任历史及哲学教授,其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还曾担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 英文维基百科对他还有这么一段介绍:“2001年,杜维明被(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任命为联合国‘名人小组’成员,协助‘文明之间的对话’。” 在“2013中国发展论坛”的间隙,我采访了杜维明。他很慷慨,给了我45分钟。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谈论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他赖以成名的学说“儒学第三期”的实现前景,最后,在问及他对中国新领导层和未来中国发展前景的看法时,他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新领导层必须认真面对和应对两大挑战。 “这两大挑战,其实与中国GDP的升降或军事实力的消长无关,但却关乎中国人的心灵和心态。”他严肃地强调。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两大挑战呢? 问:过去100多年,中国经历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儒运动的洗礼,从“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到文革中的批孔运动,再到八十年代以电视政论片《河殇》为代表的反儒思潮,似乎不分左右,属于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优秀之列的一大批知识分子都是反儒的。那么,你是如何评价、如何反思这一持续百年的反儒思潮的? 答:我们先来谈谈“五四” 。的确,“五四”时代中国大的思潮是反儒,是打倒孔家店,但是,反对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想让中国站起来,当时,不管是极端的保守主义,还是极端的激进主义,都是爱国的,救亡图存是大家共同关切的。我们需要肯定的是,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这就表示他们的文化认同是非常清楚的。另外,我发现有一个现象,那些从国外回来的知识精英,有一个强烈的信心,或愿景,就是我们中国最终会站起来。就是说,虽然塑造我们的儒家传统是一无是处,但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心和责任感,却是儒家知识分子的士大夫精神所塑造出来的。这与古希腊的哲学家、基督教的神学家、佛教的和尚完全不同。而有良知、有理性、关心国家兴亡,这就是儒家所塑造的最珍贵的传统,这些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有深刻的自我认同,有对社会的关怀,有对民族命运的一种承诺,他们潜存的、非常珍贵的儒家因素,并没有因为他们激烈地反对儒家、反对孔家店而消除,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强烈,所以,从深层意义上讲,他们都是儒家知识分子典范的代表,包括鲁迅。 如果再仔细看,“五四”时代反儒、反孔的主要干将都是青年人。胡适是20多岁的年轻人,陈独秀年龄大一些,蒋介石做黄埔军校的校长,也只有32岁。那时是青年的文化,有理想、能够面对现实、强烈的爱国、具有一种先知先觉的责任感:我们要告诉大家,必须向西方学习,再不学习就要亡国灭种了。如果从比较文化学、人类学的角度看,他们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儒家的“士”的精神。但正因为他们太年轻,现在看来,他们当时有一种肤浅的乐观主义,他们对待传统的态度太简单,以为只要把战场打扫干净就可以建设一个全新的中国了,他们把打倒传统文化(包括打倒儒家文化)的工作看得太简单,结果后来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河殇》的时代,我们发现,该继承的没有继承,该扬弃的没有扬弃,该引进的没有引进,该排拒的没有排拒。这说明,“五四”时代反传统的知识分子的策略是完全失败的,他们的策略就是:把儒家传统中糟粕的糟粕,与西方文明中精华的精华相对比,其目的主要是想激发中国人向上、激发中国人西化、激发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心,但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说法,这样做,实际上是把中国人对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的文化认同给彻底摧毁了,把中国人的精神脊梁给彻底打断了,那样恢复起来很难。印度知识分子没有走这条路,他们走的路正好相反,印度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应对西方挑战的能力,在很多方面比中国知识分子强,所以,我说中国知识分子需要向印度知识分子学习,印度现在的一些在国际上有名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有国际视野,一方面又深深扎根在印度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而中国这样的知识分子很少。在季羡林之后的那一代中国学者中,像汤一介、庞朴等人,都已经80多岁了,这一代人受文革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很难建立起与传统文化的亲密关系,60岁以后,他们才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知,但国际视野却相对差一些。 现在我们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一直在说,我们一方面要反思“五四”,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继承“五四”。现在有些研究儒学的学者说,我们要扬弃“五四”,最好忘掉“五四”,我说,不行,我们必须面对“五四”,研究“五四”,继承“五四”。 问:你除了研究儒学,也研究过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其他文明,也与其它国家的学者有过对话,根据你的研究,能不能说: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国家是在完全否定本土传统的情况下成功实现现代化的? 答:确实没有这样的例子。我在研究中发现,任何一个现代化比较成功的国家,其现代性都与它的本土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这些国家都不是通过彻底打破传统而实现现代化的,相反,是一个国家的传统塑造了这个国家特殊的现代性。例如,法国的现代性与法国革命的传统密不可分,英国的现代性与英国比较保守的、渐进的、不太突出宗教的传统密不可分,美国的现代性与它的市民社会密不可分,德国的现代性与它的民族意识密不可分,毫无疑问,中国的现代性也将会与中国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经验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提出了一个观点:没有传统,现代化是不可能的。 另外,我还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现在还有争议,这个观点就是:现代化过程中是可以拥有不同的文化形式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方之外那些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社会,现代化都做得比较成功,早期有日本,后来又有亚洲四小龙。这就说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并非唯一的现代化之路,东亚的现代化模式是第二条路,将来还会有第三条、第四条路。 确实,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传统,像儒家文化这样,经历了如此彻底的被否定的过程,其它的一些传统,如基督教,也都经历过强烈的内部批判,但并没有被彻底否定,但儒家却经历了这个过程。从“五四”到1949年,像张君劢、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马一浮等人,他们力图恢复儒家文化的工作,都是在儒家文化、儒家的政治结构都已残破不堪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他们仍然认为,儒家有它的核心价值。1949年之后,这种工作已经无法在中国大陆做了,相应的工作都是在海外,如台湾、香港,他们认为,儒家和现代文明可以融合,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张君劢在1958年共同署名的宣言说的很清楚,中国可以向西方学习,西方也可以向中国学习。到了今天,中国则进入了一种类似西方“文艺复兴”的过程,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是,儒家宽广、全面的人文精神,对解决人类文明遭遇的困境,到底有没有参考的价值?往前看,儒家文化到底应该怎么走? 你刚才提到《河殇》,我要给你讲一个故事。我曾在巴黎与《河殇》总撰稿人苏晓康在酒吧里聊了一个晚上,后来,他到了纽约,我在波士顿,他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把我们在巴黎酒吧谈的东西整理出来,做成一个对话的形式,发表出来,我说,你现在还是反传统吗?他回答,不不不,我想把这篇对话的标题做成《发掘传统资源》,我说,那不是与《河殇》的精神相冲突吗?他说,《河殇》都是情绪的东西,我当时就清楚我们在干什么。《河殇》的另外一个撰稿人是王鲁湘,他现在在凤凰卫视工作,1985年,我在北大上课的时候,他是我的学生,选过我的课,他的论文写的是关于孟子的思想,写得非常好。这些人对儒家文化都是心知其义,一方面,他们在口头上反对儒家传统,但另一方面,他们都能体认儒家的深层价值。 《河殇》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中国要告别黄色土地文明,拥抱蓝色海洋文明。后来,我对苏晓康说,你不要忘记,你离开黄河后,首先进入的是太平洋,而不是大西洋,你首先碰到的是台湾、日本、韩国这些地方。 问:但我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谈到传统,就一定是儒家传统?且不说中国古代除儒家之外,还有道家、法家,即使是最近这100多年来,由于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大力宣扬自由、民主、科学、理性,这些理念和价值在中国如今已经深入人心,那么,这些价值是不是也已经成了一种新传统? 答:非常重要,我所提出的儒家第三期发展,谈的就是儒家传统在今天的创造性转化。儒家从曲阜走向中原,是第一期,从中原走向东亚,是第二期,它能不能有第三期发展,就是从东亚走向世界,就看它能不能融合你说的自由、民主、科学、理性等现代价值。我这四十年来做的工作,就是在促成这个发展。 人类文明史上,迄今为止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文化有三个: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具有区域性影响的文化则包括印度文化和儒家文化,还有影响仅仅局限在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日本的神道文化,儒家能不能从区域走向国际,现在我的信心比以前强了很多,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四十年来,我进行了许多文明对话,我与基督教、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不同文化的学者进行了许多对话,我发现,儒家有一个特色,即儒家既要入世,也要转世,所以,关爱地球是儒家的一个基本要求。儒家从孔子开始以来,把我们居住的地球、把我们的社区、把我们的家庭、甚至把我们自己的身体都看作是神圣的。如今,所有的世界性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有这个转向,每一个宗教领袖都要面对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大问题,包括生态、环保问题。而我在文明对话时发现,儒家关爱地球的那个特色,确实可以与其它各种文明相结合。 儒家这个传统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地吸收其它各种学说的养分。在古代,中国的传统就是你刚才提到的儒释道。在孔子的时代,儒家就吸收了早期道家的养分,到了孟子的时代,儒家又吸收了墨家、杨朱、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养分,再后来,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世界又被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所转化,与此同时,佛教又被中国文化所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佛教也成为儒家的资源,没有佛教,就不可能有宋明儒学,不可能有朱熹,不可能有王阳明。而到了今天,西方文化就成了儒家文化能够最终进入世界的最重要的助源,也就是说,你越对西方了解的多,你就越能进入世界。所以我说,我们先要做一个“经济人”,把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都吸收进来,等充分吸收、融合了这些西方价值,我们才能做“人文人”,才能进一步发展儒家的理想。例如,儒家讲贤人政治,但你必须先达到民主政治的法治,然后,你才可能去做贤人,将来中国老百姓要求投票权,这是不可抗拒的,民主投票、多党制这些东西是绕不过去的,你必须先有这些东西,然后才能发展所谓的“中国特色”。 问:现在中国有人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你对此如何评价? 答:现在中国大陆有一批儒者,其中一些人走上了一种儒家原教旨主义的道路,比如蒋庆,提出了“政治儒学”,把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想用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我欣赏他们的工作,但我认为,第一,以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现实可能性很小,第二,这样提会造成不必要的对抗。 现在中国有三大潮流,我认为,这恰恰是一个对话的良机。第一个潮流就是自由主义思潮,这是从邓小平提出市场经济以来出现的思潮,要为市场经济建立一个基本的秩序;第二个潮流就是社会主义思潮,特别是这些年来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感到这些年来社会矛盾和冲突太大了,所以要向一般的老百姓、向穷苦的人倾斜,强调重新分配;第三个潮流就是儒学的复兴。我认为,健康的情况是:在文化认同上是儒家,在经济调配上是社会主义,在政治安排上是自由主义。我现在直接介入的一个工作,就是儒家和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也一个波澜壮阔的思潮和运动,不仅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还有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我觉得,“政治儒学”等各种儒学学派都可以丰富儒家思想,但如果在意识形态上把它变成狭隘的原教旨主义,那对儒家的发展就不一定有好处。 问:那么,中国的民主转型和宪政建设能够在儒家传统中找到养分吗? 答:当然可以。儒家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为它可以和世界各种文明对话,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现在已经有了儒家式的基督徒,如“波士顿儒学”;还有儒家式的佛教徒,就是所谓的“人间佛教”;有儒家式的犹太教徒,我在哈佛大学的一个博士生是以色列人,他在特拉维夫教书,他的一个博士生最近问我:我能不能做一个儒家式的以色列人,我说,当然可以,但如果你要做儒家式的以色列人,你就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你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外,还有儒家式的穆斯林,如中国的“回儒”。这样讲来,将来,面对21世纪,儒家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传统都可以有对话的机制。你不能想象,有基督教的佛教徒或伊斯兰的犹太教徒,但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儒家。 问:按照这个逻辑,那完全可以有儒家自由主义者、儒家宪政主义者了,对吗? 答:对。徐复观就说得非常清楚,他的理念就是自由主义的儒家,或儒家自由主义。此外,有一位韩国学者,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就是《作为宪法主义的儒家》。 问:那么,你对中国新领导层、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呢? 答:中国新领导层已经从过去狭隘的GDP至上主义,变为强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健康的趋势。另外,中国现在的新领导人已经超越了过去那种工程学的狭隘科学主义,他们也愿意实干,这也是健康的,但如果新领导层没有长远眼光,只是短视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是不会成功的。 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有两方面的重大挑战,是中国新领导层必须认真面对和应对的:第一,中国新领导人必须认识到宗教的重要性;第二,中国新领导人必须认识到中国各民族政治认同的重要性。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Home, Interviews, Recent Events | Comments Off on [:zh]“关乎中国人心灵”的挑战 – FT中文网[:]

[:en]May 2011, New Horizons in Eastern Humanism: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the Quest for Global Peace[:]

[:en] May 2011, New Horizons in Eastern Humanism: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the Quest for Global Peace Author: TU Weiming, 池田が大きくする (池田大作) Press:I.B. Tauris & Co. Ltd View: China now attracts global attention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its increasing economic 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en]May 2011, New Horizons in Eastern Humanism: Buddhism, Confucianism and the Quest for Global Peace[:]

[:en]December 2010, Governance of Life in Chinese Moral Experience–The quest for an adequate life[:]

[:en] December 2010, Governance of Life in Chinese Moral Experience—The quest for an adequate life CO-Author: ZHANG Yuehong(张跃宏), KAI Bowen(凯博文), TU Weiming Press:Routle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View: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tremendous turn-around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from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en]December 2010, Governance of Life in Chinese Moral Experience–The quest for an adequate life[:]

[:en]April 2010, 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Concrete Humanity——Essays on the Confucian Discourse in Cultural China[:]

[:en] April 2010, 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Concrete Humanity——Essays on the Confucian Discourse in Cultural China Author: TU Weiming View: T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is at present the most comprehensive presentation of Tu Weiming’s intellectual pursuit fo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en]April 2010, 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Concrete Humanity——Essays on the Confucian Discourse in Cultural China[:]

[:zh]2016年6月,《大国梦起:变动秩序中的中国发展进路》赵启正、杜维明、葛剑雄、谢宇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77062.html 内容推荐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仅经济繁荣,无法铸就大国崛起之梦。中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定要从这个社会找寻可以支撑的根基。 《大国梦起:变动秩序中的中国发展进路》选取赵启正、杜维明、葛剑雄、谢宇、苏格、季卫东、李向阳等二十位大家在《文汇报》“文汇讲堂”所作的主旨演讲,从社会学、历史、哲学、法学、国际政治等视角,纵论中国发展之道、大国复兴之路,内容涉及公共外交、中美关系、中华传统文化、海洋权益、“一带一路”、司法改革等主题。讨论具体且深刻,分析理性且全面,展现出“中国世纪”的图景。 作者简介 赵启正(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杜维明(国际哲学学院副主席、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等)、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博导,历史学家)、谢宇(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 目 录 国之纵横 赵启正  作为世界公民的跨文化交流 苏  格  新型大国关系:始于足下 陈  兼  当代中美关系:正在改写历史 马丁o雅克  2030年:中美如何相互适应 曹卫东  近海确立主导地位 远海争取合作共赢 傅崐成  寻找中国在海洋中的定位 吴思科  劝和促谈  创造性介入全球事务 苏长和  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与保护 文之治道 姜义华  中华文明枢轴:四次空间大扩展提升了再生力 钱  复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俞吾金  站在更高的境界理解中国人正在追求的现代化 杜维明  “仁”的民族认同和世界意义 葛剑雄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6月,《大国梦起:变动秩序中的中国发展进路》赵启正、杜维明、葛剑雄、谢宇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文明对话中的儒家:21世纪访谈》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29.html 内容推荐 “对话文明”应是新轴心时代的标志,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重建全球政治与经济的新秩序才有可能,儒家应该为此承担一个重要的角色,可谓“任重而道远”。 《文明对话中的儒家:21世纪访谈》“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涵盖了2002到2013年杜维明先生的最新访谈文章。这些访谈不是在象牙塔里为儒学痛切陈词,而是借此对现代性、全球化、启蒙心态做出的回应,并提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的思维方式。 目   录 康桥清夏访硕儒 1 当前学界的回顾与展望 34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72 文明对话:背景·旨趣·路径 106 《原道》、儒学与文化保守主义 123 启蒙的反思 134 儒学、儒教与文明对话 151 关于现代性的访谈和对话 186 新人文与新启蒙 223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233 21世纪儒学与市场中国的出路 272 面向未来 290 附录:人文学和高等教育 整理/ 李若虹 309[:]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文明对话中的儒家:21世纪访谈》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儒家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20世纪访谈》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22.html 内容推荐 儒家不只是中国文化的自我表述,不只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也不只是东亚文明的体现,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资源。 《儒家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20世纪访谈》,“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从各种角度探讨儒家的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如抗议精神、群体的批判的自我意识、人文主义、内在的超越、体验之知、根源意识与全球化、本土经验与现代化等等,希望激活儒家的生命力,扩大儒学的发展空间。 目  录 儒家的抗议精神 1 与张系国、沈君山谈21世纪 17 五四的困境在过分的政治化 54 儒学传统价值观念与民主 73 关于文化中国与儒学发展 86 关于文化中国若干问题 99 重建理性沟通和开放心性 114 儒学的超越性及其宗教向度 133 儒家“体知”传统的现代诠释 161 以“文明对话”取代“文明冲突” 178 本土经验的全球意义 185 贵阳访谈 218 从亚洲危机谈工业东亚模式 246 “哈佛儒学研讨会”的回应与创新 268 五四·普世价值·多元文化 290[:]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儒家精神取向的当代价值:20世纪访谈》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15.html 内容推荐 21世纪,儒家已从“一阳来复”走进了“否极泰来”,但钱权和儒家结合,使其价值异化,导致精神资源荡然无存的危机却大大增加了。 《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一书,关注在“新轴心时代”,儒家如何充分发挥其批评精神,成为促进财富和权力转化为创造“公共善”的动力,为儒学第三期发展,走出一条较为宽阔的道路:汲取自家的泉源及其他文明的精华,丰富具有全球意义的儒家价值。 目  录 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 1 传承与创新 39 “公共知识分子”与儒学的现代性发展 67 中国的崛起向世界传达的信息 79 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 94 文明对话与儒学创新 116 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 128 全球化与多元化中的文明对话 152 中国现代文明进程的人文思考 175 从新轴心时代看对话文明与求同存异 205 当代世界的儒学与儒教 232儒家视域之创造力 249 哲学的精神转向 265 “仁”的反思 303 建构精神性人文主义 316[:]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文化中国:扎根本土的全球思维》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28.html 内容推荐 90年代,杜维明先生的更多精力在于开展“文化中国”的论域。《文化中国》着墨最多的是儒家的人文精神,以纠正将儒家入世的价值取向和凡俗人文主义混为一谈的印象,突显儒家一脉相承的批判精神。 目  录 为中国的“公民社会”催生 1 致林同奇 4 孟子:士的自觉 7 徐复观先生的人格风范 37 宏愿、体知和儒家论说 54 儒学论说的生命力 59 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 69 徐复观的儒家精神 80 大陆知识分子的儒学研究 95 宋明儒学的中心课题 105 儒家人文关怀与大学教育理念 121 从“文化中国”的精神资源看儒学发展的困境 129 儒家传统的启蒙精神 150儒家人文精神与宗教研究 161 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 202冈田武彦先生的儒学 231 全球化与本土化冲击下的儒家人文精神 234 郭店楚简的人文精神 267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文化中国:扎根本土的全球思维》杜维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zh]2016年4月,《灵根再植:八十年代儒学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

[:zh]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64319.html 内容推荐 80年代,杜维明从伯克利转到哈佛任教,常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和国内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切磋儒学。 《灵根再植 : 八十年代儒学反思》记录了杜维明先生在80年代的“植根”工作,从“陆象山的实学”到“刘宗周的主体性”,无不阐发儒家传统的内在体验和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乃至对启蒙的反思。 目  录 孔子仁学中的道、学、政 1 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 20 为往圣继绝学 34 魏晋玄学中的体验思想 40 宋儒教育观念的前景 57 刘宗周哲学人类学的主体性 73 从身、心、灵、神四层次看儒家的人学 100 论陆象山的实学 111论儒家的“体知” 140 中国文化的认同及其创新 154 海外中国文化研究概况 189 宗教学:从神学到人文学 229 苦参·传心·弘法 244 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看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 253 孔子:人的反思 286人格发展的全幅历程 292 身体与体知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Book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4月,《灵根再植:八十年代儒学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