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12

2012年10月31日,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活动剪影

2012年10月31日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活动剪影 土豆视频:https://video.tudou.com/v/XNDY5MzMzMDAw.html?spm=a2h0k.8191414.0.0&from=s1.8-1-1.2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Multimedia, Video | Comments Off on 2012年10月31日,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活动剪影

2012年10月29日,“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成立典礼

2012年10月29日上午10点,“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成立典礼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隆重举行。出席此次典礼的贵宾有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研院院长许嘉璐,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北京大学原副校长迟惠生,联合国前秘书长、有“生态—环保之父”称誉的莫里斯•斯特朗先生(Maurice Strong),图宾根大学校长安格乐教授(Bernd Engler),德国KSG基金会主席卡尔•习理德先生(Karl Schlecht),卢森堡驻华大使柯意赫先生(Carlo Krieger),瑞典驻华大使罗睿德先生(Lars Peter Freden),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贺东东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汤一介教授、楼宇烈教授、陈鼓应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乐黛云教授等。此外,来自海内外的近200名学者、100多位北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也参加了此次典礼。典礼由李岩松主持。 周其凤宣布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成立,杜维明教授为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任。周其凤指出,意识形态和利益的冲突已将人类社会带入互相残杀的泥沼。“世界伦理”观念为全球公民社会提供了道德的方向,也为人类日常生活提供了行为规范。同时,它作为一种新的人类责任伦理的形成,对中国古老精神文明的新诠释有赖于中国思想学术界新视野。 许嘉璐在致辞中指出,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和社会双重危机,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人类和自然可持久和谐的途径,也没有走出一条各种不同文明之间可以互生共荣的道路。只依靠市场经济和科学理性无法解决人类存活问题,责任伦理是不可回避的核心课题。我们必须从政治、社会、哲学、宗教各方面来探讨责任伦理的课题。因此,他对北大世界伦理中心的成立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扎根传统,针对当前情况,提供思路和具体可行的方案。 安格乐教授、汤一介教授、习理德先生也先后致辞;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教授向习理德先生赠送亲笔撰写的“高云无尽”匾额。 图宾根大学神学家孔汉思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就如何开展世界伦理研究发表了演讲。孔汉思指出,世界伦理的理念从一开始到现在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就没有国家之间的和平,没有宗教之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没有共享的伦理价值和标准就没有宗教的对话,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的成立将是推动世界伦理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助力。林毅夫则从经济史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要得到充分释放,必然需要和中国文化的复兴同步进行,同时必须借鉴西方的伦理尤其是经济伦理的丰富经验。 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向国内外学者阐述了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的宗旨: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汲取各轴心文明、非轴心文明、及各原住民的伦理智慧,通过文明对话的多种途径,建立一个研究与教学、国内与国际相辅相成,具有创造活力的研究团队,为世界伦理的研究注入中国文明的精神智慧,及现代中国的文化元素,让世界伦理,特别是全球经济伦理,更加多元开放,更具有全球意义。 开幕典礼结束后的午宴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发表感言,他预期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的成立将为北大的国际化作出重要贡献,也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伦理研究会对国际学术界有重要参考价值。

Posted in Activities, Home, Services | Comments Off on 2012年10月29日,“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成立典礼

2012年10月25日,「拟古——从《江湾路忆往》到《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讲座

应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的联合邀请,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名誉教授,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林文月先生来到北大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讲学。2012年10月25日,作为“鲁迅人文讲座”本学期开场的第一讲,林文月教授以“拟古——从《江湾路忆往》到《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为题,为北大师生做了精彩的演讲。 讲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跃红教授主持,与会的中文系相关专业及高等人文研究院诸位教授,与来自北大各院系的数百名学子一起,聆听了此次以追忆、模拟、寻根为主题的动人讲演。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首先致辞,介绍林教授独特家世与传奇经历。 作为台湾南部世家子弟的林文月先生,出生于上海的日本租界。她的外祖父是台湾爱国史家连横。她是台湾大学中文系的传奇,师承台静农、郑骞、王叔岷诸先生,在六朝文学的研究领域获得斐然成绩;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访学期间撰成《京都一年》,拉开了其散文创作的序幕;而随后翻译《源氏物语》、《伊势物语》、《和泉式部日记》、《十三夜》等日本古典、近代文学巨著,并自配精美插图,更是引起了强烈反响。围绕林先生学术、创作、翻译、绘画四支妙笔,杜维明教授以扼要精到的介绍,从文化中国价值认同的层面,深入阐释了“林文月现象”的当代意义。 对于这次演讲的标题,林文月先生介绍,所谓“拟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书写形式,指模拟古人笔意的写作。林先生关注“拟古”,是从学术研究的立场开始的,起于对陆机《拟古诗》十二首的研究,终至开始了自己的创作。1987年至1993年间,林文月先生借重“拟古”书写形式撰写了一系列文字,结集为散文集《拟古》。演讲标题中的《江湾路忆往》,即是该散文集里的文章。这篇文章,也成就了林先生对有“上海文坛的台湾第一”之称的刘呐鸥的研究,可谓因缘际会。 林文月先生首先叙述了《江湾路忆往》的写作过程与内容。该文是其模仿萧红《呼兰河传》所作,回忆了自己居住上海时的童年往事。普通的回忆文章,主要是以时间为主轴展开记叙。而借鉴《呼兰河传》依生活的地理空间叙写童年往事的手法,林文月在《江湾路忆往》中把自己十二岁时的故事,用上海闸北江湾路540号故宅及其周边空间为轴集结起来,对自己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叙述尝试。 林先生介绍,又因为日后学者对《江湾路忆往》一文的研究,直接促成了《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一文的诞生,可谓有缘。如许秦蓁教授在台湾中央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写作论文《战后台北的上海记忆与上海经验》,正是以《江湾路忆往》为重要材料的——由于模拟《呼兰河传》的笔调,《江湾路忆往》一文呈现整齐清楚的空间感,使得许教授能够按图索骥,步步寻访,还原了文章中提到的地方。有意思的是,许教授发现,林文月先生文中提到的放学后躲雨的“内山书店”,正是刘呐鸥经常购买日文书籍的地方,这一因缘直接促成了林文月先生写作《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这篇文章。 令林文月先生惊喜的是,随着对刘呐鸥关注的深入,她逐渐发现这一研究对象与自己父母竟有“知友”之交;同时,由于自己与刘呐鸥同为日据时期台湾人、后来又同住上海的缘故,更容易理解刘呐鸥中文不时夹杂日文、英文甚至闽南语的写作,这些字句背后,是刘呐鸥迥异于戴望舒、施蛰存的生长背景。这些阅读经验和对父亲于刘呐鸥交往的考证,使得林先生写成了《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这篇文章。 林文月先生的报告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报告结束后,林先生与与会的数百位同学展开了互动,悉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在座的学生们表达了他们对林文月先生的尊敬和热爱。 (攥稿:王芳)

Posted in Home, IAHS Updat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2012年10月25日,「拟古——从《江湾路忆往》到《我所不认识的刘呐鸥》」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