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 Weiming's Blog
Search
Quick Facts
World Philosophy Day is annually observed on the third Thursday of November to honor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around the world. It is a day for people to share thoughts, openly explore and discuss new ideas and inspire public debate or discussion on society’s challenges.
-
Recent Posts
Links
Archives
- July 2023 (1)
- October 2019 (2)
- September 2019 (3)
- May 2019 (2)
- April 2019 (1)
- March 2019 (1)
- February 2019 (3)
- January 2019 (3)
- December 2018 (3)
- November 2018 (4)
- October 2018 (1)
- September 2018 (5)
- August 2018 (15)
- June 2018 (1)
- May 2018 (5)
- April 2018 (4)
- March 2018 (1)
- February 2018 (1)
- January 2018 (1)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6)
- October 2017 (4)
- September 2017 (2)
- August 2017 (6)
- July 2017 (2)
- June 2017 (9)
- May 2017 (5)
- April 2017 (6)
- March 2017 (6)
- February 2017 (7)
- January 2017 (46)
- December 2016 (45)
- October 2016 (2)
- July 2016 (2)
- June 2016 (1)
- May 2016 (5)
- April 2016 (2)
- March 2016 (1)
- February 2016 (1)
- November 2015 (4)
- September 2015 (2)
- January 2015 (1)
- November 2014 (1)
- October 2014 (1)
- September 2014 (4)
- August 2014 (1)
- May 2014 (2)
- Febr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1)
- November 2013 (3)
- September 2013 (3)
- August 2013 (1)
- July 2013 (1)
- June 2013 (5)
- May 2013 (2)
- January 2013 (4)
- December 2012 (2)
- November 2012 (2)
- October 2012 (3)
- September 2012 (3)
- August 2012 (1)
- July 2012 (2)
- June 2012 (1)
- April 2012 (1)
- February 2012 (5)
- January 2012 (1)
- December 2011 (1)
- November 2011 (8)
- September 2011 (1)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5)
- April 2011 (7)
- March 2011 (8)
- February 2011 (1)
- January 2011 (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8)
- October 2010 (3)
- September 2010 (4)
- July 2010 (1)
- June 2010 (4)
- May 2010 (2)
- April 2010 (2)
- March 2010 (8)
- February 2010 (8)
- January 2010 (7)
- December 2009 (3)
- November 2009 (5)
- October 2009 (1)
- September 2009 (1)
- July 2009 (2)
- January 2009 (1)
- November 2008 (1)
- October 2008 (3)
- July 2008 (1)
- April 2008 (1)
- January 2008 (5)
- December 2007 (3)
- September 2007 (3)
- August 2007 (4)
- July 2007 (1)
- June 2007 (6)
- May 2007 (6)
- January 2007 (3)
- December 2006 (1)
- November 2006 (1)
- October 2006 (1)
- March 2006 (1)
- January 2006 (3)
- November 2005 (2)
- April 2005 (1)
- March 2005 (1)
- February 2005 (2)
- January 2005 (2)
- December 2004 (1)
- August 2004 (2)
- March 2004 (1)
- February 2004 (1)
- January 2004 (3)
- August 2003 (2)
- July 2003 (1)
- June 2003 (1)
- March 2003 (1)
- February 2003 (1)
- January 2003 (3)
- August 2002 (1)
- June 2002 (2)
- February 2002 (1)
- January 2002 (6)
- November 2001 (1)
- July 2001 (1)
- May 2001 (2)
- April 2001 (7)
- March 2001 (8)
- February 2001 (6)
- January 2001 (6)
- December 2000 (2)
- October 2000 (1)
- May 2000 (1)
- March 2000 (1)
- January 2000 (5)
- December 1999 (1)
- October 1999 (1)
- May 1999 (1)
- January 1999 (5)
- October 1998 (1)
- June 1998 (1)
- April 1998 (1)
- July 1997 (1)
- May 1997 (1)
- March 1997 (1)
- January 1997 (1)
- December 1996 (1)
- September 1996 (1)
- June 1996 (1)
- April 1996 (1)
- February 1996 (2)
- January 1996 (2)
- October 1995 (1)
- March 1995 (1)
- January 1995 (4)
- December 1994 (1)
- August 1994 (1)
- January 1994 (1)
- November 1993 (1)
- October 1993 (1)
- January 1993 (1)
- May 1992 (1)
- January 1992 (1)
- March 1990 (1)
- January 1990 (1)
- August 1989 (1)
- June 1989 (1)
- October 1988 (1)
- January 1988 (2)
- July 1987 (1)
- January 1987 (1)
- July 1986 (1)
- January 1986 (1)
- January 1983 (1)
- July 1981 (2)
- January 1981 (1)
- November 1979 (1)
- June 1979 (1)
- February 1979 (1)
- April 1978 (2)
- January 1978 (3)
- November 1977 (1)
- October 1977 (1)
- August 1977 (1)
- June 1977 (1)
- January 1977 (1)
- January 1976 (1)
- October 1974 (1)
- May 1974 (1)
- May 1971 (1)
- August 1970 (1)
- January 1970 (7)
Categories
-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Author Archives: ZRY-m
2009/11/17-Dialogue -Tu Weiming and Samuel Lee
2009/11/17-Dialogue Tu Weiming and Samuel Lee Weiming TuHarvard-Yenching Professor Samuel LeeProfessor of Philosophy Video.tudou.comhttps://video.tudou.com/v/XODI1NzYxNjAw.html?spm=a2h0k.8191414.0.0&from=s1.8-1-1.2
Posted in Dialogues & Discussions, Home, Multimedia, Video
Comments Off on 2009/11/17-Dialogue -Tu Weiming and Samuel Lee
2009年11月12日,杜维明教授与伊斯兰著名学者萨义德•侯赛因•纳萨教授进行文明对话
2009年11月12日,杜维明教授与侯赛因·纳萨(Seyyed Hossein Nasr)教授的对话以儒家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展开,中间涉及到横跨两大文明的著名学者和思想家,并且共同讨论了全球化下的儒家和伊斯兰文化进一步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可能性。 萨义德·侯赛因·纳萨(Seyyed Houssein Nasr)教授出身于伊朗,是世界范围内伊斯兰宗教、哲学和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现为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伊斯兰研究资深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 of Islamic Studies)。 文末附录音整理(未校对稿,转载请联系本网站)
Posted in Dialogues & Discussions, Home
Comments Off on 2009年11月12日,杜维明教授与伊斯兰著名学者萨义德•侯赛因•纳萨教授进行文明对话
2009年11月9日,第二届中印“关于知识、智慧与神性的哲学反思”国际会议
2009年11月9日至11日,第二届中印“关于知识、智慧与精神性的哲学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印度、美国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三十多名杰出思想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研讨人类文明的基本议题。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前任社长、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与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沈阳教授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的致辞由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萧群教授代为宣读。 周其凤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印文化交流的光辉历史,特别强调本次会议是2007年在新德里举办的“第一届中印‘知识、智慧与精神性’学术研讨会”的继续和发展,也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印边境冲突以来,中印双方首次在中国进行的高层学术交流,同时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与会代表是两国思想、哲学界的翘楚,对于促进中印两国的相互了解和共同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杜维明教授代表主办方向与会的各位学者致以了诚挚的欢迎。他在致辞中强调了一直以来他所关注的“文明对话与对话文明”的主题,希望借助本次会议,让中印两国的学者能够搭建起一个长期交流合作,从文明内部底蕴上彼此理解、同情并相互借鉴。教育部国际司沈阳副司长则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印度与中国应当在面对强势西方的文化压力下,激扬自身传统文化,并相互切磋、研讨,为世界展示东方文明的价值与魅力。中印两国过去的交流存在一些沟通方面的偏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深层的文明基本价值与核心概念体系的理解和交流,因此本次会议意义重大,希望将来能够形成一个持续的传统,使中青年学者也从中受益并成长。本次大会同时还受到印度驻华大使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双方均发来贺信,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并祝愿本次会议成功举行。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IAHS Update
Comments Off on 2009年11月9日,第二届中印“关于知识、智慧与神性的哲学反思”国际会议
2009年11月2日,杜维明教授与德国天主教神学家、普世伦理倡导者孔汉思教授进行文明对话
2009年11月2日,孔汉思教授在北京大学发布《普世经济伦理宣言》,客座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虚云讲座”。随后,与杜维明教授在临湖轩进行了文明对话。 杜维明教授与孔汉思教授就全球范围内宗教、文化范式、中国儒学等问题。对话形成孔汉思、杜维明儒家与基督教对话。 本次讲座及对话以发表在《人文宗教研究(第一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 孔汉思 (Hans Küng) 教授是世界级的公共知识分子,德国图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ubingen) 基督教神学荣休教授,世界级的神学家、哲学家,普世伦理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 文末附录音整理(未校对稿,转载请联系本院)
Posted in Activities, Articles, Dialogues & Discussions, Home,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09年11月2日,杜维明教授与德国天主教神学家、普世伦理倡导者孔汉思教授进行文明对话
2009年10月15日,杜维明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进行对话
2009年10月15日,卢风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同时发布新书《现代性及其物欲的释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邀请各方面记者媒体参与。 该书是卢风教授访问哈佛燕京学社期间,与杜维明教授的一系列讨论,主要关注现代性的问题。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 作者: 杜维明 / 卢风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杜维明先生访谈录 出版年: 2009-01-01 页数: 208 丛书: 人文大讲堂 ISBN: 9787300100968 现代社会以日益复杂的制度和日益发达的媒体激励,劝诱人们以努力赚钱、及时消费的方式追求人生意义,其价值导向的实质是物质主义。著名学者杜维明和卢风在对话中着力探讨如此粗俗的价值观何以能成为强有力地影响制度的主流价值观。
Posted in Activities, Books, Home, Publications, Research
Comments Off on 2009年10月15日,杜维明与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进行对话
2009年9月6日,杜维明:和衣俊卿对话后序
有缘和衣俊卿教授进行有关西方现代启蒙的对话,我感到有意义也有启发。说“有意义”并 不表示我们的观点相同,其实我们对启蒙的认识和期待颇有分歧,但对话的气氛极好,双方都 遵循“以学心听,以公心辩”的原则,不是一味各自表态,也没有尴尬的争论。说“启发”,我觉得这 次对话激发了几个可以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衣教授的问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提出的,并且形成了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书写文字。 我应该建议采取笔谈的方式,先拜读衣教授严谨的推论,再作出回应。不过当时我们都有面对 面沟通的意愿,我也就即兴而谈,没有任何事前的准备,因此谈话的随意性落实到文字上便显 得松散、零乱,与衣教授严谨的书面文字一起发表,有些不协调。能获得《求是学刊》编辑的 同意,为这一对话写篇后序,我很感激。我本应潜心修整自己部分的内容,将谈话的记录转换为 书写文字, 但无奈我抽不出时间,只好向读者及同人致歉了。 多年来我对启蒙进行的反思都集中在“启蒙心态”上。现在就简单地介绍我目前对此议题 的思考及思路。我提出讨论“启蒙心态”,既不是历史意义上的文化运动,也不是哈贝马斯坚持 的“尚未完成的计划”。从 1923 年“科玄论战”以来,启蒙心态的影响如日中天,已成为中国思想 界不言而喻的共识。当今在文化中国广为流行的科学主义即是启蒙心态的突出表现。科学理 性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为全球各地的知识人所认可的核心价值。在中国,过去的“科学救国” 和今天的“科技兴国”都是响亮的口号。理性是感性和知性的提升,科学理性又是最严谨的理性 形式。这是科学主义之所以大行其道的背景。 可是,我认为科学主义是由偏激的物质主义和实证主义铸造而成的意识形态,它与科学 精神大不相同。科学精神是严格的、执著的、专一的,但也是开放的、谦虚的、多元多样的。 科学主义则是闭塞的、专断的和傲慢的。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1 世纪前沿的科学家所 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譬如中国、印度和伊斯兰的科学传统,特别是中医(或韩国所谓的汉医), 都是他们所关注的科研课题。他们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是虚心好学的。他们知道得越多 越认识到应该知道而不知道乃至永远无法知道的更多;他们也清醒地意识到理性的限制:理 性的光芒所能显现的远非无知之幕所隐蔽的那么多。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09年9月6日,杜维明:和衣俊卿对话后序
【采访】2009年7月17日,杜维明: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美国社会
杜维明是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长期以来,他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被视为当今国际汉学界和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通过对话来消除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近日,《文汇报》记者在哈佛大学对杜维明教授做了专访。 一、现在正是重新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时候 文汇报:您一直致力于研究并阐发新儒学。在21世纪,我们究竟怎样看待中国的儒学传统? 答:任何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都是复杂的,有精华,有糟粕。伟大的传统都是如此。从“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批评儒学的时候,把它的糟粕用放大镜查找出来。儒学糟粕的根基是假三纲、权威主义、小农经济意识和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这些糟粕与现代社会都不太相符。可是,儒家作为精神文明,在塑造中国人的人格和中华民族的心灵启迪方面,每个人都受到它的影响,比如做人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宇宙乃至人与天下的关系。这些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传统从正面意义来看就是历史的记忆,它是一个积累,也是塑造一个民族认同不可或缺的。假如一个民族丧失了记忆或发生健忘症,认为过去的东西不堪回首,这是切断传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传统内容非常丰富。中国从商周以来历史的记忆就很强。而现代文化的传统因素则越来越少。现在看来,记忆的忘却使我们的创造性受到影响。以前认为只要切断传统,向西方学习,向现代发展,我们的创造力就出来了。其实不然。在21世纪再回过头来看,如果开放不够,人文领域的创造性就会受影响。如果人文文化的底蕴不够,也会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面对西方的挑战,现在正是我们重新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时候。
Posted in Home, Interviews
Comments Off on 【采访】2009年7月17日,杜维明: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美国社会
2009年7月3日,杜维明 岳黛云:关于现代性的访谈和对话
为了纪念《跨文化对话》创刊十周年,同时也作为下一个十年的开端,北京大学的乐黛 云对哈佛大学的杜维明进行了一次有关现代性及其未来发展的访谈和对话 , 主要围绕 “ 现代 性本身是多元的 ,还是现代性就是现代性 ,只是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发展 ? ” 也就是说 “ 现代性 是否有其核心价值 ? 只有具备这一核心价值的才能称为现代性 ? 这一核心价值又是什么 ? ” 乐:在《跨文化对话》这本刊物里,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现代性。我们在南京 会议上也讨论过,但没有一致的结论,仍然存在着疑问:现代性是一个复数概念,可以有多 种不同的现代性呢,还是一个单数概念,只有一个现代性,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述? 现代性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呢,还是它本身就是多元的?现代性有没有质的规定性,有没有它 的核心价值,若有,这个核心价值是什么?是否体现这个核心价值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 式?另一种说法是现代性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欧洲的现代性与美国的现代性尚且不同,亚 洲的现代性与非洲的现代性就更不同了!我们在南京跟法国人探讨过这个问题,并未得到明 确的结论。我们特别希望在《跨文化对话》这个刊物中能不断深入,真正把“对话”的特色突 显出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在现代性这个问题上能够怎么展开?是我们目前常 常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特别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考虑得已经很久了。 杜:还是在考虑的过程中。 乐:当然了。我们都是在考虑的过程中,如果有了结论,问题就结束了。好,对这些问 题我准备听你的高见。 现代性讨论的历史回顾 杜:这个问题很好,而且我深有感触。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的机关报,叫 Daedalus, 好几年以前,出过一个专号叫《多元现代性》(Multiple modernities),这个现代性是复数, 是多元的。这主要是我和在比较文化学上有影响力的艾森施塔特(Shmuel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Interviews,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09年7月3日,杜维明 岳黛云:关于现代性的访谈和对话
2009年1月,《求是学刊》,杜维明:儒家精神资源与现代性的相关性——关于启蒙反思的学术对话
编者按:应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编辑部的邀请,前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国际著名新儒家学者杜维明教授于 2008 年 5 月 21 至 23 日访问了黑龙江大学。 22 日下午,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 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衣俊卿教授与杜维明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对话。衣俊卿教授针对杜维明教授广为人知的新儒学思想,提出了“如何对启蒙的精神资源进行扎实的反思”、“儒家伦 理与东亚现代化的真实关系”、“新儒家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双方就此展 开了比较细致的讨论。两位学者的思想交锋触及了启蒙反思和现代性批判的若干根本问题,尽管他们没有在关涉启蒙反思和现代性批判的根本问题上达成一致, 但双方的这次对话可以看 做“第三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之间具有代表性的对话。 “第三代新儒家”一方展示了其进行启蒙反思和现代性批判时具有的世界视野,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一方则凸显了其 讨论该问题时对中国语境的强烈观照。本次对话可以看做衣俊卿教授 2005 年 11 月 18 日与哈 佛-燕京学社研究员黄万盛教授以“在启蒙的地平线上”为题的学术对话(见《求是学刊》2006 年第 1 期)的继续和深化。 在编辑整理对话录音的过程中,杜维明教授针对这次对话的内容又撰写了一篇后记,应杜教授的要求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作者:杜维明[1]衣俊卿[2] Author:DU Wei-ming [1] YI Jun-qing [2]作者单位: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美国,波士颁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求是学刊 PKU CSSCI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rticles, Dialogues & Discussions, Home,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09年1月,《求是学刊》,杜维明:儒家精神资源与现代性的相关性——关于启蒙反思的学术对话
2008年11月,《求是学刊》,杜维明:儒家视阈之创造力
摘要:通过对儒家“天、地、万物一体”理念的考察,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宇宙论之鲜明特征并不在于其缺少对宇宙进化论的关注,而在于他们笃信在宇宙持续创造的进程中所形成的诸存在形态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 关键词:创造力;儒家;神人同形同性论 作者简介:杜维明,前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燕京中国历史与哲学教授,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国际著名“第三代新儒家”学者,从事新儒学研究。 译者简介:杨浩(1981—),男,陕西绥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从事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8)06-0013-06 收稿日期:2008-06-16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08年11月,《求是学刊》,杜维明:儒家视阈之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