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Home

2006年第3期,《开放时代》,杜维明:“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

【摘要】:本刊2005年第3期刊出杜维明和黄万盛先生的长篇学术对话《启蒙的反思》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推进此一话题的讨论,哈佛燕京学社协同本刊和《世界哲学》杂志社邀集京城学界名家,于2005年12月15日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办“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以下文字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并经发言人审校(除李强先生外)。发言标题为编者另拟。 杜维明(哈佛燕京学社): 超越启蒙心态启蒙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来了解, 作为一个文化运动, 作为哈贝马斯所谓的一个理念, 还在完成的理念, 但是也是一种心态, 我的重点就摆在启蒙心态。我的观点事实上很简单, 就是说启蒙心态从 18 世纪以来, 是人类文明史到现在为止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心态。科学主义、物质主义、进步主义, 我们现在熟悉的话语, 都和启蒙有密切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从启蒙发展出来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市民社会, 还有后面所代表 的核心价值, 比如说自由、理智、人权、法制、个人的尊严, 这些价值也都从启蒙发展而来, 而这个力量不仅是方兴未艾, 而且在各个地方已经成为文化传统中间不可分割的部分。 所以我进一步说, 在文化中国的知识界, 文化的传统之中, 启蒙心态的影响远远要超出儒 家的、道家的、法家的、佛教的、道教的、民间宗教带来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最近和很多西方的学者接触, 我们大家都共同讨论、辩难, 不仅是女性主义者, 环保主义者, 还有后现代、后解构等各方面的学者讨论了, 就觉得启蒙的心态有很大的盲点。这个盲点使得我们必须要超越启蒙的心态。让我提出四个盲点吧。 作者: 杜维明 黄万盛 秦晖 李强 徐友渔 赵汀阳 谢文郁 高全喜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6年第3期,《开放时代》,杜维明:“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

2006年第1期,《新疆社会科学:维文》,杜维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

摘要: 从1981年开始,我一直在哈佛担任教学工作,所以我想多提一些大家不一定特别熟悉的有关美国方面的情况,介绍给大家认识。表面上,这一课题是比较理想性和空洞的,但在实际上却具有深刻的建设意义。去年,也就是公元2001年,是联合国全体会员国接受的全球文明对话年。全球文明对话是由伊朗总理卡塔姆于1998年向联合国大会提出的。为什么是伊朗提出,这本身就比较有意思。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主持了一个18人的小组,专门负责对文明对话进行思考与研究。其中有三个华裔,除我之外,一位是徐福民教授,一位是宋健先生。徐曾是新加坡以前驻联合国的常务代表,也是新加坡驻美的大使。中国方面的宋健,他是工程学院的院士。 作者: 杜维明 刊名: 哲学评论 年,卷(期): 2003, (1) 在线出版日期:2015年03月03日 页数:11 页码:107-117 百度学术 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5b0e125f583d723c712c302f095b785a&site=xueshu_se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6年第1期,《新疆社会科学:维文》,杜维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

2006年1月18日,杜维明:华人社会的文化状况值得担忧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儒学是不是宗教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背后是一个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认同问题。 现在中国大陆不少在实践推广儒学的学者,其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意识“,他们都 是”有感而发“。 中国的学术研究处于一种被”威逼利诱“的状态当中。 应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邀请,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 维明教授于 1 月 14 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作题为《和平文化与对话文 明》的学术报告。 杜维明教授认为,文明与文明之间是不冲突的,只有无知与无知才一定会存在冲突, 只有对话,各种不同文明之间彼此尊重信赖,才能互相参照,“仇必和而解”。会后,杜 维明教授就目前中国关于儒学的争论问题与听众展开了交流。 杜维明: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哈佛燕京学社社长,目前是北京大学、武汉大 学、中山大学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1 年应联合国秘书长邀请,参加“文明 对话”顾问委员会。主要著作有:《中与庸》、《王阳明的青年时代》、《仁与修身》、 《道学政》、《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等。多年来,杜维明教授致力于 儒学第三期发展、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及现代精神反思等研究,被誉为中国传统文明对世 界的“扬声器”。 儒学是不是宗教不重要 对于目前中国关于儒学究竟是不是宗教问题的争论,杜维明教授认为,这样的争论本 身意义不大。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这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的背后是一个我们对传统 文化的精神认同问题。 印尼是一个“宗教国”,在印尼有 100 多万的华人,他们把儒学中原有的一部分放 大,而做成一个新的宗教。因为在印尼,结婚是一定要在教堂里举行的,而没有其他宗教 信仰的华人,他们因此认为儒学就是宗教。在香港,汤恩佳也成立了一个孔教会;新加坡 也有把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放在一起的雕像。

Posted in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2006年1月18日,杜维明:华人社会的文化状况值得担忧

2006年,《阳明学刊》,杜维明:全球性存在危机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价值

——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的演讲 阳明学刊 2006 年 儒家为己之学与西方启蒙主义思潮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到贵州大学和大家一起交流。最近几年,我在国内不少大 学做过学术报告,比如去年就在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作了一系列演讲,讲题主要是有关四书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诠释问题。最近是就文化中国——广泛 意义上的文化中国的问题,与国内外学术界朋友多次交换了意见。文化中国包括大陆、台 湾、香港、澳门、新加坡,也包括海外的华人社会及跟中国有血缘关系的外国人士,他们 都认同中国文化,都在文化中国的范围之内。我们也讨论过文明对话问题,今天的演讲会 涉及到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再就是西方世界“启蒙”所带来的人文精神取向,我也做了一 些学理上的回应,其中也涉及到儒学的现代性发展和创新。关于儒学的现代性发展和创 新,可说是一个题域广泛的主题,但今天我仍想讨论一下,主要集中在儒家的仁、义、 礼、智、信等思想范畴上,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性,很可能引起非议。 儒家的学问《论语》讲得非常清楚,概括起来便是“为己之学”。1985 年,我在北京大 学担任一门儒家哲学课。一些资深的学者告诉我,1921 年梁漱溟先生曾开过这门课。以后 到现在则再也没有人开过。我第一堂课问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照你们的理解儒学和儒家 传统是“为己之学”还是“为人之学”?当时的回答是:应该是“为人之学”。因为儒家不注重个 人,只注重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但是很明显,《论语》已区分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 学”,二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儒家哲学是“为己之学”,目的是为了自己人格的全面发展, 不是为了学校,为了老师,为了炫耀自己,不是为任何人,所以后来宋明理学传统就说儒 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或者是身心性命之学。要讲人的本性、命运或天命。也有人说儒学是 如何做人的学问,是圣人之学或体验之学。这些观念在现代哲学思想中,并未产生很大的 影响。因为现代哲学思想要求严格的思想训练,不关注心性论,本体论,只关注语言和逻 辑,讨论形而上学,却很少讨论人的人格发展。估计最近十年到十五年,世界各地的哲学 界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特别注意精神磨练,也称为精神锻炼。最近一位有名的法国 学者出了一本书,译成中文便是《作为生命哲学的精神锻炼》,从苏格拉底一直讲到现在 的福柯、德里达,主要突出精神锻炼问题。我哲学界的一位同事,主要研究数理逻辑,最 近在退休前,专门花了四年时间,研究了四个重要的犹太思想家,其中特别注重人的人格 发展和精神磨练。哲学界现在有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或者说从前有认识论的转向,后来有 语言学的转向,现在则可能有关注人的精神问题的哲学转向。人们需要重新了解自我,了 解人的发展。但是我们的回应却显得很不够,从鸦片战争到现在已有 166 年了,我们追求 富国强兵,却疏离了自己重视精神和人格的传统。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6年,《阳明学刊》,杜维明:全球性存在危机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价值

2005年11月16日,北京论坛文明对话,杜维明教授对话瓦提姆教授

2005年11月16日北京论坛文明对话(Beijing Forum)杜维明教授对话瓦提姆教授 地点:中国北京 · 人民大会堂对话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意大利都灵大学教授瓦提姆主题:东西方文明的对话:定位、差异与和谐 土豆视频:https://video.tudou.com/v/XNjUwMzExNjk2.html?spm=a2h0k.8191414.0.0&from=s1.8-1-1.2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Dialogues & Discussions, Home, Multimedia, Video | Comments Off on 2005年11月16日,北京论坛文明对话,杜维明教授对话瓦提姆教授

2005-11-16, Beijing Forum, A Dialogue between Tu Weiming and Gianteresio Vattimo: Toward a Dialogical Civilization: Identity, Difference and Harmoy

2005-11-16, Beijing ForumA Dialogue between Tu Weiming and Gianteresio Vattimo: Toward a Dialogical Civilization: Identity, Difference and Harmony 土豆视频:https://video.tudou.com/v/XNjUwMzExNTk2.html?spm=a2hzp.8244740.0.0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Dialogues & Discussions, Home, Multimedia, Video | Comments Off on 2005-11-16, Beijing Forum, A Dialogue between Tu Weiming and Gianteresio Vattimo: Toward a Dialogical Civilization: Identity, Difference and Harmoy

2005年4月,【文章】启蒙的反思(节选)——杜维明、黄万盛对话录

摘要:多年以来,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在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和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这四个论域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启蒙反思”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构成了两个相互对应、彼此参照的主题。本刊摘编主要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内容:其一,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启蒙理念的伦理反省和批判;其二,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对构建现代性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 作者:增明珠 刊名:世界哲学 PKU CSSCI 英文刊名:WORLD PHILOSOPHY 年,卷(期):2005(4) 关键词:启蒙反思  个人主义  三代人权

Posted in Articles, Dialogues & Discussion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年4月,【文章】启蒙的反思(节选)——杜维明、黄万盛对话录

2005年3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杜维明:全球化与多元化中的文明对话

摘要:全球化是现代性的持续伸展与扩张,一如现代化具有多样性,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复杂的多元多样问题。东亚社会的文化遗产和特定环境,决定了它与西方模式的不同,通过全球化背景下的启蒙反思和多元性条件下的文明对话,既可以检讨启蒙以来在西方话语笼罩下的价值追寻之缺失,又可以发挥掘井及泉的工夫、重新安立中国文化的重要位置。在文明对话中,注意克服启蒙以来的盲点,尝试建构新的人文精神,便有望开拓出更为宽广的论域来。 作者: 杜维明 Author: DU Wei-ming 作者单位: 美国哈佛大学 刊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5, 22(2) 所属期刊栏目: 本期特稿:文明对话 分类号: B262 在线出版日期:2005年04月27日 页数:9 页码:5-13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zdxxb-rwsh200502001#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年3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杜维明:全球化与多元化中的文明对话

2005年第2期,《开放时代》,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内容提要]在知识与信息社会中,人文学与现代大学的理念关系甚紧,大学应承担文化的 传承和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批判的角色;在对学生的培养上,首先应该是使其深刻地认 识自己与了解自己,培养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即所谓的“成人”教育,或称通识 教育,其次才是专才教育。人们对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不同选择,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 意识形态等因素有关,但大学作为自由思想的阵地,应有足够的包容性,其基础教育应该 汲取各种不同的精神资源,这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Abstract:In the intellectual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humanities and the idea of a modern university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A university is supposed to assume the role of inheriting cultural tradition and criticizing the political, cultural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年第2期,《开放时代》,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2005年第2期,《开放时代》,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摘要: 在知识与信息社会中,人文学与现代大学的理念关系甚紧,大学应承担文化的传承和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批判的角色;在对学生的培养上,首先应该是使其深刻地认识自己与了解自己,培养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即所谓的”成人”教育,或称通识教育,其次才是专才教育.人们对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不同选择,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等因素有关,但大学作为自由思想的阵地,应有足够的包容性,其基础教育应该汲取各种不同的精神资源,这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杜维明 Author: Du Weiming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东亚系 刊名:开放时代 Journal: OPEN TIMES 年,卷(期): 2005, (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二 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之二) 分类号: G64 在线出版日期:2006年11月26日 页数:10 页码:21-30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kfsd200502004#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年第2期,《开放时代》,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