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ZRY-m

2005,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Intellectuals in a World Made of Knowledge, Tu Weiming

Journal Article Intellectuals in a World Made of Knowledge Tu Weiming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Cahiers canadiens de sociologie, Vol. 30, No. 2 (Spring, 2005), pp. 219-226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北京大学图书馆):https://www.jstor.org/action/doAdvancedSearch?pt=&f6=all&c1=AND&acc=on&f4=all&q1=&f2=all&ed=&q2=&isbn=&sd=&c4=AND&q4=&q5=&f3=all&f5=all&q6=&c2=AND&q3=&f0=au&c6=AND&la=&c5=AND&c3=AND&q0=weiming&f1=all&group=none&Search=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Intellectuals in a World Made of Knowledge, Tu Weiming

【访谈】2004年12月,《中国文化》,儒学与文化保守主义:杜维明教授访谈(陈壁生)

2004年 11 月 11日笔者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访问了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杜维明先生。 陈壁生:如果中国文化确确实实是一个性格独具,结构完整的系统,那么,它那五千年来一以贯之至今仍不可或缺的基本精神或价值拱心石,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应该是什么?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您是怎么看的? 杜维明教授: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个性格独具,结构完整的系统。中华民族 的再生,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也应该表现在文化上。中国传统的文化信 息,必须靠中国社会内部的知识分子,也就是那些能够对中国社会内部进行深刻 反思的知识分子本身,来陈述它的希望,它的期待,和它自己的理念。所以现在 大家谈的就是应该有一种“文化的主体性”,这种文化主体性与原来的所谓“中国 文化本位”是有所不同的,“文化的主体性”不只是一个立场的问题,而是一种自 我意识,费孝通先生就特别强调文化自觉,文化的自我意识。我的建议是这样的,我非常赞同主体性的说法, “主体性”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主体性绝对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意味着不仅是政府,企业、媒体、学术机构各个不同领域都能够参与这种建构的工作;其次,它的民间性比较强,不是从上到下;再 次,它是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最后,它一定与传统资源的开发、发展 有密切的关系,不是站在反传统的立场上把外来的价值嫁接进来。因为开放,它向西方学习的力量很强,这种学习建立在把自己文化传统的精华进行吸收,对其中的糟粕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这样建立的主体性可以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与反思的能力。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Interview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访谈】2004年12月,《中国文化》,儒学与文化保守主义:杜维明教授访谈(陈壁生)

2004年8月,《全球语境下的儒家论说: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作者:胡治洪

序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是一位世界级的学者与思想家。他全身心地致力于儒学的创造性诠释和儒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的伟业。他不仅艰苦卓绝地在北美“传道、授业、解惑”,影响了众多的西方学者与学生,而且风尘仆仆,席不暇暖,来往于北美、西欧、东亚、南亚之间,以仁心、学养、慧解、听德与辩才,通过历史研究及哲学分析,代表儒家与世界各大宗教、各大思想的传统。与现代思潮诸流派交流对话,开拓了西方儒学论说空间,并且返输东亚与中土。他是当代最忙碌、最具活力的儒家型的公众知识分子,集学术研究、培育学生、人文关怀、社会参与于一身,回应当代世界的诸多问题,对西方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对西方以外的“现代性”及现代人的存在危机做出了具有哲学意义的反思,创造性地提炼、转化东亚文化和儒家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将其传播、贡献给人类社会。 爱图书 http://book.ixueshu.com/book/920cf57644b36652.html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8月,《全球语境下的儒家论说: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作者:胡治洪

2004年第8期,《社会科学》,杜维明: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

摘要: 本文从时间、空间、阶层乃至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取径对儒家传统做了深入的阐述,并着重就”五四”以后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可能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多元多样的儒家传统儒家传统可以从时间、从空间,可以从不同的社会阶层,乃至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取经来了解。这个传统和基督教的传统,和伊斯兰教的传统,和佛教的传统具有某种相似性。我并不是说儒学就是宗教,但作为一个精神文明,它是多元多样的。 从时间的跨度来讲,我曾提出过入学第三期发展的构想,这个构想事实上是非常简单的,我觉得不应该引起什么了不起的争议。就是说儒家传统从一个地方的文明、曲阜的地方文化,逐渐成为中原文化,在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个过程从先秦一直到两汉,可以叫第一期。然后因为佛教,因为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一段时间中国最杰出的思想家、知识分子不一定认同儒学和儒家传统,他们认同佛教,或者认同道家。 作者: 杜维明 作者单位: 哈佛大学 刊名: 社会科学 Jour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4, (8) 分类号: B222 K09 G04 在线出版日期:2004年09月15日 页数:10 页码:79-88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hkx200408013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第8期,《社会科学》,杜维明: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

2004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摘要】在西方文化特别是启蒙价值的冲击下,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传统已经基本上被解构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五四”时代的文化精英对儒学的批判仍显肤浅和不足,启蒙仍未深入;另一方面,儒学必须对西方的强势有所回应,儒学的发展尽管障碍重重但它仍有转化的重生的机缘。 【关键词】核心价值;儒家传统;文明冲击;新儒家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 942X(2004)02 – 0005 – 08 儒家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仁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作为全球伦理的基本原则。这并不是我自己一个人提出的,而是在人类文明对话年(2001年),由科菲·安南所主持的一个世界知名人士小组中,瑞士神学家孔汉思先生主动提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简要地回顾一下这些核心价值。 知网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DX200402000.htm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004年第2期,《史林》,杜维明:全球化与上海价值

摘要: 本文系杜维明教授在“上海开埠1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专题演讲,从全球化理论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上海价值”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内涵,认为“上海价值”是“亚洲价值”的一部分,并对当前上海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思考。 作者: 杜维明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 刊名: 史林 Journal: HISTORICAL REVIEW 年,卷(期): 2004, (2) 所属期刊栏目: 城市史研究 分类号: K295.1 在线出版日期:2004年07月30日 页数:5 页码:69-73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hilin200402007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第2期,《史林》,杜维明:全球化与上海价值

2014年,杜维明:我不承认有“新儒学”

关注/客座总编辑 Visiting Editor in Chief 哈佛大学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杜维明几十年如一日,关怀阐发儒家传统的内在体验和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着重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值作长期探索的为学方向。他被称为当代“新儒家”的代表,可是他本人却反对“新儒家”这样的称谓,到底是所为何故? 《检察风云》:清末民国时期,有一批知识分子很特别,比如章太炎、熊十力,他们很早就参加了辛亥革命,然而后来却又走上一条返归传统的道路。 杜维明:他们的情况比较复杂,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章太炎。他对民族主义情绪非常强,他反满,事实上强烈反儒家,突出佛教和庄子。但他又是国学大师,小学大师,是鲁迅的老师。有一些很有趣的故事,他结婚的时候,孙中山也来参加。他要行古礼,戴个大帽子,结果一行礼的时候,帽子就掉了下来,大家哄堂大笑。他所代表的自然是一个很特殊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乾嘉学派朴学慢慢发展出来的一个传统,现在有些学者说要恢复学术典范,也是这样一个传统。 不要完全从章太炎那边说,他太复杂了。他既参加革命,又有佛教和道家的理念,又和儒家传统有着非常复杂的情结。但我们看在西方受到人文主义很深影响的白璧德还有“学衡派”的汤用彤、梅光迪、吴宓、陈寅恪等等,确实是学贯中西。汤用彤在哈佛念书,在哲学系念梵文,对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都又很深的造诣。陈寅恪那是更不用说了。我们现在重新发现他们。但在五四时期,他们完全被忽视。他们的观点现在看来确实是比较高明。 梁漱溟就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去看过他好几次。后来我和汤一介等人一起发起中国文化书院,他是书院导师。那次他的讲话使我非常受感动。他八十多岁的老人不愿意坐下,站着,声如洪钟,完全不用稿子,思路非常清晰,讲了一个多小时。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Interview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14年,杜维明:我不承认有“新儒学”

2004年第1期,《中国大学教学》,杜维明:人文学在建设精神家园和培养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摘要: 我们所说的人文学在传统上就是文史哲,现在应该还包括社会科学,特别是重视文化领域的研究的学科,比如文化人类学、生命心理学以及宗教研究等.人文学从我们非常浅显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人对人的自我认识、自我了解和自我定义的最直接、最确切也最难分难解的学问,因此它有一定的模糊性,不能用量化的方式来理解.   作者: 杜维明 作者单位: 哈佛大学 刊名: 中国大学教学 Journal: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年,卷(期): 2004, (1)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素质教育 分类号: G64 在线出版日期:2004年07月30日 页数:3 页码:24-26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gdxjx200401006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第1期,《中国大学教学》,杜维明:人文学在建设精神家园和培养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2004年,《世界哲学》,杜维明: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

《世界哲学》2004 年 01 期 中国人本体论中的一个基调是相信存有的连续性,这种信仰对中国的哲学、宗教、认 识论、美学及伦理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F.W.莫特(Mote)说: “中国没有创世神话,这在所有的民族,不管是古代原始,还是近现代的民族中都是独 一无二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不存在创世者,没有上帝或终极起因,也没有超然于 宇宙之外的东西。世界和人是非创造物,又是自发自生的宇宙万物的中心。对于这样一个 基本观点,局外人是很难理解的。”[1] 这种论断在汉学家中引起争议是可以理解的。莫特发现了中国人思维模式的一个典型 特点。用他的话说就是,“正宗的中国人的宇宙论是一个有机体过程的理论,即,整个宇宙 中的万物是一个整体,其组成部分既相互作用,又同时参与同一个生命过程的自我生成和 发展”。[2] 选择中国人宇宙论的这一独特性作为考察的重点,体现了莫特不凡的洞察力。尽管如 此,他的结论仍有可疑之处。中国文化历史中没有创世神话,这是他们对各种生命形式是 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现实更为深刻的认识的必然结果。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宇宙起源的兴 趣极为浓厚。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道家甚至还想到了存在一个“造物主”和宇宙起源之进 程。[3]尽管连文化意识最浓厚的历史学家流传下来的记载都没有为我们提供充足的依据来 重构这些神话,[4]但我们还是可以设想这种地域性创世神话的存在。而考察的问题不在于 是否存在这种神话,而在于此神话形成的理论基础—宇宙与造物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连 续性与非连续性间题。假如说宇宙起源于“太虚”,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此不会置疑而如果进 一步说在“太虚”之外还存在一个超然的智慧和意志力在起作用,那他们就不乐意接受了。 当然持此态度的不仅有中国人,古今中外的许多民族都不情愿接受这样一种观点——一个 随心所欲的上帝凭空创造了世界。在中国神话里没有犹太——基督教版的创世神话对他们 来说,该神话不是创世神话。但中国人与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千万个民族一样,把存有的连 续性看作是真实的,是不显自明的。[5]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世界哲学》,杜维明: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

2003年8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杜维明:人文学和高等教育

【摘要】:近年来,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哲学和儒学研究教授杜维明先生曾多次就人文学及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对人文学普遍被边缘化的现象,作过精深的阐述。杜维明教授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向一直非常关注。2002年9月17日,中国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风泰和中国高等教育中心、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副校长就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问题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杜教授和来访的校长们就人文学和大学教育作了一次座谈。本文是基于杜维明教授这次谈话的内容整理、加工和编辑而成的,成稿后杜教授百忙中审阅并予以首肯。 2003年8月第24卷第4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 近 年来 , 高等院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大陆普遍使用的一种称法, 在美国则称 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 而在香港则称为“ 博雅教育”, 在台湾通称为“ 通识教育。” 虽然不 同地区对这一类教育的推广和重视出自不同的教育理念和实际需求, 但是各方都一 致认为,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 高校应该注重通识教育, 提供人文训练, 培养人文素质。通识教育与人文学紧密相连, 人文学是通 识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介绍通识教育, 或是博雅教育, 或是素质教育时, 确实离不开对人文学科的内涵作一澄清。 何谓人文学? 中国大陆的学术界通常把学术领域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 而人文学则属社会科学之 列。这种分类与别的国家很不一样。在美国 , 学科通常分为自然科学(sciences)、人文学(humanities)和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三部分。人文学为humanities,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3年8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杜维明:人文学和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