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en]On January 11th, 2014, Prof. Tu Weiming Visits Malaysia And Signs a Cooperation Agreement With the Global Movement of Moderates Foundation[:zh]2014年1月10日,杜维明院长在马来西亚与全球中庸行动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

[:en] Following the speech, WEIB Director Tu Weiming and GMM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Dato’ Saifuddin Abdullah signed a Memorandum of Cooperation. This agreement affirmed that the two organizations will sincerely cooperate in various activities that seek to strengthen cultural an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 Comments Off on [:en]On January 11th, 2014, Prof. Tu Weiming Visits Malaysia And Signs a Cooperation Agreement With the Global Movement of Moderates Foundation[:zh]2014年1月10日,杜维明院长在马来西亚与全球中庸行动基金会签署合作协议[:]

2016年12月19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心性儒学的政治面向

导读:上次我们讨论到“以身体之”的“体”所指引的知识内化与学以成人。今天我们将进入“心”这一主题。毫无疑问,在身、心、灵、神当中,心是最为核心、最为丰富的一个层次。之所以核心,是因为从孟子到阳明,“心”始终是修身成人的中心;之所以最丰富,是因为“心”关切的远远不止是一个人自身的心性修养。无论大体小体,还是人与社会、人与天地,都是一体贯通的。“心学”不仅仅是道德修养之学,而是同时有着深厚的文化与政治意涵。 2010年7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心学的文化与政治含义——杜维明思想研讨会”。会上,杜先生对他的哲学思想主旨作了阐释和总结,并逐一回应了与会学者的评论和问题。在这次讲话中,杜先生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心学的文化与政治含义: 首先是对心学传统的考察和当代世界哲学转型的反思。心学的根基在孟子到阳明的心性之学,从人之为人的根本开始,推己及人到各种家庭、社会、政治问题,甚至从哲学反思到文明对话都离不开心学关于人的基本看法,今天对心学的推动将有助于打破中国哲学学术与思想对话的困境; 其次是对恻隐之心的深入思考及这种思考对当今儒学复兴的重要意义。心学认为人性的根基在于恻隐之心,而今天我们要走出近代史上的启蒙心态以开辟儒学复兴的全新道路,要回到儒学根基上开发出一套全新的现代儒学思想体系; 第三点是面对21世纪,要把儒家放到多元宗教的体系里来考察,让儒家更加具有开放和对话的精神,对普世价值的相关命题展开讨论,从而深化世界文明对话的成果。 接下来的两次推送,我们就将以杜先生的这次讲话为中心,对精神人文主义在个人这一维度上,在“心”这一主题下的内容加以展开。 (本文由温海明与Ralph Weber整理,省略评论者的发言,并就杜先生的发言做了删节。二级标题为编者添加。) 腾讯 https://mp.weixin.qq.com/s/Rxjd025lvD_5v_L–tjcvg

Posted in Articl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16年12月19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心性儒学的政治面向

【文章】2016年10月18日,良知之光是热的 开放而又多元

10月15日,由中国文化院和北京三智文化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40余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大陆、台湾的阳明心学顶尖学者和政府领导出席论坛,1000余名企业家代表、社会各界精英以及阳明心学爱好者参会,共同探讨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当日下午的研讨会上,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以“阳明心学中的体验之知”为题做主旨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尊敬的各位教授、各位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朋友们,每个人发言的时间是15分钟,跟我的预想有一点差别,我就提一个问题,阳明思想今天要发挥它的作用,集中在“致良知”,它碰到的挑战是什么?   我想最大的挑战,因为长期以来,大家总是把阳明学作为主观唯心论,虽然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提法了,但主观主义非常清楚,总是觉得阳明要提出“致良知”,这是突出的个人主体性,“知行合一”,“知”本身就是一种转化,因此它也是自我个体,所以非常突出个体。   首先我想应该要分清楚一个观念,主观主义是自己观察所得到的事物,主体性的建立在阳明学里面以“致良知”作为主体性,它有穿透性,那就必须从开放和多元的两个角度来说。他是对自己开放,对以后的我开放,对天地万物开放,这是一种体验之知。这个和一般我们的了解、认识、观察有相当大的关系,他了解不是用他的脑,用他的理性,他是用他的全部生命,身心性命全部包括在内,所以这个“知”的本身意义非常丰富,他有“情”的因素在内,有很多的学者根据这个理念来讲哲学。   第二,它确实是体现了“意”,也是一种新的指向,很有方向性。另外,它是知行一致,这个认识的本身不是完全从观察和欣赏来的,而是认识的本身有一种自我转化的能力,对于认知的对象有转化的能力,认知的主体也受到了转化,所以“知”的本身是“行”。“知”的含义是一种有创造转化的行动,所以中间有意愿、有感觉,还有表达各种心理学上的观点。 文章来源:凤凰国学

Posted in Articl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文章】2016年10月18日,良知之光是热的 开放而又多元

2016年5月23日,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幕 学界共吁重建斯文

  杜维明、刘梦溪、陈来等学者与主办方代表共同启动第二届国学大典 5月19日下午,故宫博物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在300余名学者专家、文化名流、商界精英、媒体代表以及各界人士的共同见证下,著名学者杜维明、刘梦溪、陈来,联合主办方代表湖南大学党委书记蒋昌忠、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凤凰网总裁李亚、凤凰网副总裁兼总编辑邹明,以及八大学术支持机构的代表共同按下启动键,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正式拉开大幕。   王明山太极拳《灵气飞天》表演   于文华演唱《诗经·采葛》,杨青古琴伴奏 启动仪式暨“重建斯文:国学普及的使命与挑战”高峰论坛,由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许戈辉担纲主持。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先生出任国学大典的总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研究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八家机构作为学术支持单位。活动将从5月一直持续到10月下旬,围绕“致敬国学”的主题,海内外专家学者、学术机构、媒体及广大网友共同参与,将评选出“全球华人国学奖”(含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和国学传播奖);同时,还将以“亲近国学”为主题,联合社会各方力量举办国学大讲堂、国学沙龙、祭孔大典、国乐节、国学公益活动等,激发社会广泛关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终极盛会,即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的颁奖典礼,将于10月下旬在被誉为“中国最古老大学”、有着1040年办学历史且至今唯一“还活着”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现场揭晓“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等重要奖项。 杜维明刘梦溪陈来作主旨演讲“重建斯文”成论坛第一热词 启动仪式后的“重建斯文:国学普及的使命与挑战”高峰论坛,以一曲高雅的古风吟唱开场,著名古琴家杨青与女高音歌唱家于文华联袂演绎的《诗经·采葛》,让现场观众感受了诗与乐交相辉映的风雅。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世界哲学研究院副主席、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杜维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分别发表主旨演讲,畅谈了“国学”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国学研究与传播的时代意义,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斯文优雅中国的迫切性。 杜维明:弘扬国学使“斯文”重现,不可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杜维明先生援引《论语》“子罕”第八章、陈寅恪所撰王国维先生墓志铭中的“独立自由之意志”一句,表达向国学致敬的心意。他指出,国学是我国固有的学问,是阐释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学问,是研究中华文化何以有古有今、而且延续了五千年还生生不息的学问,是探讨中国传统如何返本开新,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学问。孔子的斯文,应该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作为一个集大成者,固然有“斯文在兹”的信心和承诺,但“在兹的斯文”也正展现出他亲自缔造的“以君子成人之美”为共同事业的道德社群。孔子承继“斯文”是通过文明的途径,运用人文的感染力,做民间进行教化来推动的,也是在思想自由的前提下个人主动自觉的选择。而独立的精神体现在“古之学者为己”这一坚实的信念,就像孔子最欣赏的颜回,儒者不能忽视自作主宰的独立精神和发自内心的自由思想。杜维明先生最后说,“国学是生命力旺盛的传统,是有历史性(而不只是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是正在返本开新的动态过程之中重建自我认同的学问,它不仅仅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也是超越现代学术分科的智慧和价值源泉。它是中华民族提供给人类共享的‘学做人’的共法。它是具有普遍价值的地方知识。弘扬国学,使得‘斯文’能再度重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不可或缺的。” 刘梦溪:国学与民众相关才有生命力 撑着双拐而来的刘梦溪先生,坚持要站着讲,感动了在场所有观众。他表示深切认同论坛主题,“我很佩服主办方,有一个概念叫做亲近国学,非常好。国学本来是最高的、最了不起的智慧,也是非常平易的,所以亲近国学这个概念我很祝福你们,我感到一种温暖的认同。”他认为,所谓国学普及,就是国学教育,问题是具有怎样内涵和意义的国学才能与教育结合起来,而这一问题也关系到国学研究的一个症结,即到底什么是国学。他梳理了一百年来国学最主要的三个定义,指出国学应该是一门关乎智慧与义理的学问。国学所代表、传承的基本价值伦理和它高贵的理性精神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当然,“国学的研究也要避免走死胡同,不要一热起来全身都热,以为天下的学问都在国学。国学之外的天地也是非常广大,世界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是万万不可缺少的。我们不是生活在宋朝,也不是生活在清朝的时期,我们是生活在现代属于世界一部分的中国,任何轻视外国学术文化资源的想法都不可取。讲国学最好能懂外文,上一个世纪许多大师都是既通古今又贯中西的学者,如果承载这个传统,今后的年轻人才有可能成为不让先贤的第一流学术人才。” 陈来:国学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开始研究与普及传播同等重要 陈来先生演讲开始即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根源之所在,越有文化的自觉,民族精神就越能充满而完整地得到发扬。20年来的国学热表明,与中国在世界崛起相伴随,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已经或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经历从自在转变到自觉的过程,这正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时期,国学热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学自觉的开始。他认为,当前的国学热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初级阶段的文化标志,同时也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对本土的传统资源热切渴求。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秩序和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日益突出其来,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这已经是后文革时代转型时期执政党和人民的共识。与其他外来的文化宗教相比,在稳定社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以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在分析当前“国学热”时陈来表示,国学热本身并不等于国学研究热。目前的国学热主要是指分布在大众教育和国学知识传播方面,并不能自然带来国学研究品质的提升和发展。但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热的氛围,改善了社会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传统文化的普及化,不能只从普及的角度来评价,还要深刻认识其中华文化传承意义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这个意义上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同等重要,国学研究与国学普及同等重要,国学研究与国学传播同等重要。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蒋昌忠在启动仪式致辞时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今年是岳麓书院创建1040周年暨湖南大学定名90周年,师生们始终以弘扬“传道济民”的人文传统为己任,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坚守中国文化的根与魂。与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主办国学大典,目的就是倡议大家共同努力,推动国学的研究与传播。而要组织和开展好这样大型的系列活动,需要依靠社会各界和全球华人的鼎力支持,共襄盛举。 凤凰网总裁兼一点资讯CEO李亚在致辞中回顾了创办国学大典的初衷及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举办过程。他指出,越是浮躁的时代,就越需要有厚重的、良善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让人们从喧嚣中冷静下来,汲取智慧,调养心灵,守护良知,传递温暖。今天我们致敬国学,就是要向所有传薪播火的先生致敬,向所有守护文明之光的同道致敬;亲近国学,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亲近中华文化,重建一个斯文优雅的中国。重建斯文,应该从致敬国学开始,从亲近国学开始。传承国学智慧,涵养中华气象,现在正当其时,他恳请与会嘉宾与广大网友为年轻一代守住这盏文明古灯。 杜维明、刘梦溪、陈来作主旨发言后,是围绕国学普及的使命、挑战及策略的主题沙龙。湖南大学经学研究所所长、岳麓书院特聘教授姜广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葛承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梁涛等五位嘉宾针对国学的现实处境、研究状况以及与社会的关联度,叩问时代斯文,探讨国学的时代价值与使命,呼吁应通过学界努力,守护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大千,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凤凰卫视高级策划、主持人王鲁湘,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领导干部学国学”活动发起人王杰,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汪少华,凤凰网总裁兼一点资讯CEO李亚,分别从各自领域探讨互联网时代的语境变化、表达特点以及国学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就如何重建斯文、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在信息碎片化时代重新融入年轻人生活,分享了国学传播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相关背景】“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基本介绍 国学兴废,关乎国运兴衰;文化振兴,方有民族自信。当下,“国学热”已呈现出中国官方与民间同频共振、合力共推的大趋势,彰显出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顺应这种大潮,2014年7月至9月,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发起并主办了大型文化推广活动“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以最隆重的盛典、最尊贵的仪轨,向国学致敬,向深耕于国学研究与传播的学者致敬。 首届国学大典充分发挥了学界与媒体的互补优势,得到海内外广大学者、各界精英及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出任学术支持单位,200多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全球华人国学奖”的推选委员,全球数亿凤凰网友参与网络投票。2014年9月29日,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颁奖盛典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隆重举行,饶宗颐、李学勤两位大儒荣获“首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余英时、陈鼓应、陈来、郭齐勇等30位学者荣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叶嘉莹、王财贵、孔子学院、尼山论坛等个人或机构荣获“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颁奖盛典通过海内外2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典,一桩激荡华人共鸣的大事件,一段充满情怀直击灵魂的人文佳话”。 (责编:陈苑、李岩) 人民网-文化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523/c22219-28371882.html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 Comments Off on 2016年5月23日,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幕 学界共吁重建斯文

2016年5月22日,杜维明:现代年轻人正在体现儒家最基本的价值

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致敬国学:2016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2016年5月19日在北京故宫举行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凤凰网独家对话了现场嘉宾、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世界哲学研究院副主席、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杜维明。他表示国学大典不仅是为中华民族包括海外的华人创造一个新的文化认同,而且向世界说明我们这个新的认同是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之下为大家提供参照。恢复传统不是整理国故,而是让它活生生的鲜活的精神能够在我们世界体现出来。他觉得,儒家最基本的一些价值其实都是现代年轻人能够体现、应该体现的,而且正在体现的。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     今天非常感谢您来到凤凰网的国学大典,首先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您认为传统国学对于我们的时代和生活会提供哪些帮助?它在哪些方面会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杜维明:     传统其实是现代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把传统和现代分开。活的传统是一个很开心的创造转化的过程,传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一种自我了解就是自我认同,是每一个中国人——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大家都在关切,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政治力量大了,我们的文化信息是什么,我们希望我们怎么样被了解,我们也希望了解世界。那么国学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一个基础学,它经过长期的发展,凝聚成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它活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之中,仿佛就是一套典籍,可是它有非常深刻的客观的制度、文化方面的力量。我们现在尽量在恢复传统文化,这个恢复不是说是整理国故,这个当然是重要工作,而是让它活生生的鲜活的精神能够在我们世界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到世界各地方旅行的游客,他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他的行为他的态度,他和人之间的沟通,他所留下的印象都带着中国人的烙印。那么国学就希望通过这一种文化的陶养,对每一个中国人可以做出积极的贡献。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Interviews, Multimedia, Text Scripts | Comments Off on 2016年5月22日,杜维明:现代年轻人正在体现儒家最基本的价值

2016年5月19日,杜维明:现代年轻人正在体现儒家最基本的价值

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致敬国学:2016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2016年5月19日在北京故宫举行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凤凰网独家对话了现场嘉宾、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世界哲学研究院副主席、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杜维明。他表示国学大典不仅是为中华民族包括海外的华人创造一个新的文化认同,而且向世界说明我们这个新的认同是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之下为大家提供参照。恢复传统不是整理国故,而是让它活生生的鲜活的精神能够在我们世界体现出来。他觉得,儒家最基本的一些价值其实都是现代年轻人能够体现、应该体现的,而且正在体现的。以下为对话实录: 凤凰网:今天非常感谢您来到凤凰网的国学大典,首先想问您一个问题,就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时代,您认为传统国学对于我们的时代和生活会提供哪些帮助?它在哪些方面会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杜维明:传统其实是现代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把传统和现代分开。活的传统是一个很开心的创造转化的过程,传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一种自我了解就是自我认同,是每一个中国人——包括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大家都在关切,我们现在经济发展、政治力量大了,我们的文化信息是什么,我们希望我们怎么样被了解,我们也希望了解世界。那么国学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一个基础学,它经过长期的发展,凝聚成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它活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之中,仿佛就是一套典籍,可是它有非常深刻的客观的制度、文化方面的力量。我们现在尽量在恢复传统文化,这个恢复不是说是整理国故,这个当然是重要工作,而是让它活生生的鲜活的精神能够在我们世界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到世界各地方旅行的游客,他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他的行为他的态度,他和人之间的沟通,他所留下的印象都带着中国人的烙印。那么国学就希望通过这一种文化的陶养,对每一个中国人可以做出积极的贡献。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Interviews | Comments Off on 2016年5月19日,杜维明:现代年轻人正在体现儒家最基本的价值

2015年11月18日,杜维明:中国要走出一条未来人类共同需要之路

由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与长江商学院联合主办的“儒商论域2015”于11月11日-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良知,价值重塑与企业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任杜维明教授出席并演讲。   杜维明表示,中华民族170多年来所碰到的困境,突出了科学和民主。所以西方所代表的理性以及自由的价值,法治、人权和个人尊严,成为人类多半都接受的价值。虽然有此价值,但还是没有办法面对刚刚提出的人类中心、工具理性、征服自然、个人为主所造成的两大困境:第一大困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种族、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杜维明指出,中国源远流长的礼乐教化,使得人与人之间一种正常持续的互补、互信、互相尊重的理解是缺失的。我们注重个人尊严,但是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够有基本的和谐或者基本的团结,这是极大的困难。现在所有人在推动人权价值的时候,一直注意到责任的重要性。如果只是讲人权,不讲责任,责任不作为我关注的课题,这是不可能的。   同时,他还指出,另外还要分开来看,假如没有自由,正义只是注重正义、注重公正,会异化成一种宰制性的权威:正义在我,这样世界上的冲突就很多。假如没有理性,我们的同情成为溺爱,又不合情又不合理。没有法律只有礼乐教化,没有法治自由是不可能的。没有个人的尊严,社会很可能变成“同而不和”的极权统治。以责任、以社会的秩序、社会的安定作为唯一的价值,而权利很难突出它的特殊的主动的价值。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 Comments Off on 2015年11月18日,杜维明:中国要走出一条未来人类共同需要之路

2015年11月11日,杜维明:中国要走的路应是人类都能接受之路

新浪财经讯 由北京大学[微博]世界伦理中心与长江商学院联合主办的“儒商 论域 2015”于 11 月 11 日-12 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良知,价值重塑与 企业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 心主任杜维明教授出席并演讲。 杜维明表示,中华民族 170 多年来所碰到的困境,突出了科学和民主。所 以西方所代表的理性以及自由的价值,法治、人权和个人尊严,成为人类多半 都接受的价值。虽然有此价值,但还是没有办法面对刚刚提出的人类中心、工 具理性、征服自然、个人为主所造成的两大困境:第一大困境是人和自然的关 系,第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种族、民族、文化之间的 关系。 杜维明指出,中国源远流长的礼乐教化,使得人与人之间一种正常持续的 互补、互信、互相尊重的理解是缺失的。我们注重个人尊严,但是如果一个社 会不能够有基本的和谐或者基本的团结,这是极大的困难。现在所有人在推动 人权价值的时候,一直注意到责任的重要性。如果只是讲人权,不讲责任,责 任不作为我关注的课题,这是不可能的。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https://edu.qq.com/a/20151113/043600.htm

Posted in Articl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15年11月11日,杜维明:中国要走的路应是人类都能接受之路

2015年9月30日,杜维明:“仁”既是体验的 又是超验的

采访嘉宾:杜维明,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国际哲学学院副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孔子文化奖获得者 采访背景:世界儒学大会 2015年9月28日于曲阜孔子研究院   问:您昨天儒学大会开幕式发言的主题是孔子的“仁”,我们知道“仁学”也是您一贯的学术主张,想请教您“仁”与西方的上帝、“逻各斯”之间的不同是什么?   答:这中间确实有相当大的区别,儒家在轴心文明的时代,大概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孔子发展出了他的一套人生观、宇宙观、功夫论和人生的理想。集中在“仁爱”的“仁”的观点上,因此我们说它是入世的,是“鸟兽不可与同群”。   孔子当时提出“仁”,就是一般大家理解的,它是入世的。对于人的日常生活、人伦世界的关怀。所以儒学基本上提出的问题是学做人的问题,而且最高的价值、最高的理想可以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不需要有一个超越外在的理念作为我们到的信仰的准则。因此每一个人本身应该有自觉的可能,并且有一定的能力。同时道德在这方面讲起来有它的内在性,“仁”事实上像孟子讲是和学做人的“仁”统合起来的。仁爱的仁是人作为人的体现,也就是最像人的人,最符合人的各种要求,能够代表基本的理念和价值。这个观念是入世的,虽然入世和西方的所谓入世的人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一方面是对自然是尊重,并且要取得和谐的。对于天道是敬畏的,所以说这里的人,不仅具有道德意义还有精神性,同时也和一般所谓的自然是配合的,所以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要求人的理念。 http://www.chinakongzi.org/zt/ruxuedahui/guandian/201709/t20170914_143904.htm

Posted in Articl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Interview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15年9月30日,杜维明:“仁”既是体验的 又是超验的

[:en]The IIP Conference (2015) Opened at Peking University[:zh]国际哲学学院大会(2015)在北京大学开幕[:]

[:en]On 16 September 2015, the 2015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IIP) opened at Peking University (PKU), Beijing, China. The two main sponsors of this Conference are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 (IAHS) of PKU and Songyang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IAHS Update, Recent Events | Comments Off on [:en]The IIP Conference (2015) Opened at Peking University[:zh]国际哲学学院大会(2015)在北京大学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