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文章

Professor Tu has written more than 150 articles and book chapters in English.

Articles in English

  • “A Chinese Perspective on Pain,” in Acta Neurochirurgica, Suppl. 38, pp. 147-151 (1987).
  •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Embodiment,” in The Body in Medical Thought and Practice, ed. Drew Leder,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Global Consciousness and Local Awareness,” in International House of Japan Bulletin, Vol. 11, No. 1, Winter 1991.
  •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Rights,” in Confucianism and Human Rights.
  •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of the Body and Soul,” (presented at Swarthmore College, May 30, 1993).
  •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the Core Values of the Global Community.”
  •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the Rise of Industrial East Asia,” in Confucianism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ed. Silke Krieger. Also in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Oct. 1988.
  • “A Religio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n Pain,” in Pain and Society, ed. H.W. Kosterlitz, Weinheim: Verlag Chemie GmbH, 1980.
  • “A Step Beyond Enlightenment,” in Ethical and Spiritual Dimensions of Social Progress: World Summi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6-12 March, 1995 Copenhagen.
  • “A Tradition of Engagement: The Public Intellectual as a Confucian Idea,” in Harvard Asia Pacific Review (Summer 1997), p. 88.
  • “A Visit with Prof. Weiming Tu,” in East/West: The Chinese American Journal, 1978.
  • “An Inquiry into Wang Yang-ming’s Four-Sentence Teaching,” in The Eastern Buddhist, Vol. VII, No. 2 (Oct 1974).
  • “An Inquiry on the Five Relationships in Confucian Humanism,” in The Psycho-Cultural Dynamics of the Confucian Family: Past and Present, ed. Walter H. Slote, Seoul: International Cultural Society of Korea, 1986.
  • “An Introductory Note on Time and Temporality,” in Philosophy East & West, Vol. 24, Number 2 (April 1974).
  • “Asian Values and the Asian Crisis: A Confucian Humanist Perspective,” Talk Given at the James A. Baker III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ice University, Houston, Texas, October 17, 1998.
  • “Beyond 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 in 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The Interrelation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s, ed. Mary Evelyn Tucker and John Berthro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World Religions, 1998.
  • “Beyond 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 in Worldviews & Ecology, ed. Mary Evelyn Tucker,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1994.
  • “Beyond 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Ethics, Migration, and Global Stewardship,”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 30, Spring 1996.
  • “Beyond 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 An Exploration of Spiritual Resources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 “Beyond 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 Humanity and Rightness: Exploring Confucian Democracy.”
  • “Body, Body Politic and the Way – The Emergence of a Communal Critical Self-Awareness in the Classical Age,” 1996 Reishcauer Lectures Series 1/3.
  • “Body, Body Politic and the Way – The Emergence of a Communal Critical Self-Awareness in the Classical Age,” Reischauer Lecture, 1996.
  • “Celebrate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dentify Core Values.” Talk presented at the 13th Annual Fulbright Association Conference on Building Pacific Regional Educational Networks and Links in Honolulu, Oct. 7, 1990.
  • “Challenges in Contemporary Spirituality: An Introductory Note,” in Local Knowledge, Ancient Wisdom: Challenges in Contemporary Spirituality, ed. Steven Friesen, Honolulu: The East – West Center, 1991.
  • “Chinese Philosophy: A Synoptic View,” in A Companion to World Philosophies, ed. Eliot Deutsch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7), pp. 3-23.
  • “Committee of 100 Panel on Human Rights.”
  • “Conference Report: Workshop on Confucian Humanism,” in Bulletin of AAAS, 1990 March.
  • “Confucian Dimension in the East Asian Development Model,” (a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Workshop on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n Integrated Disciplinary Approach,” Honolulu, May 23-25, 1990.
  • “Confucian Dimension in the East Asian Development Model,” (Paper for Conference on Confucian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May 29-31, 1989, Taipei).
  • “Confucian Dimension in the East Asian Development Model,” in Confucian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d. Tzong-shian Yu and Joseph S. Lee, Taipei: Chung-Hua Institution for Economic Research, 1995; also in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Thought on Present – Day Japan, ed. Josef Kreiner, Munchen: Iudicium Verlag GmbH, 1996.
  • “Confucian Humanism and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 in Collection of Speech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Vol. 2, Kewen Publishing House, 2001).
  • “Confucian Humanism in A Modern Perspective,” in Confucianism and Modernization: A Symposium, ed. Joseph P.L. Jiang, Taipei: Freedom Council, 1987.
  • “Confucian Humanism in Political Process,” delivered at Mansfield Conference, Oct 21, 1996.
  • “Confucian Stud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in Humanities, Sept/Oct 1987.
  • “Confucian Trad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in Heritage of China, ed. Paul S. Ropp,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 “Confucian Tradition: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in Learning to be Human,” in The World’s Religious Traditions: Essays in Honour of Wilfred Cantwell Smith, ed. Frank Whaling, Edinburgh: T. & T. Clark, 1984. Also in Confucian Thought.
  • “Confucian Traditions in East Asian Modernity,” in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Vol. L, No. 2, (November 1996), pp. 12-39.
  • “Confucian Values in East Asian Modernity: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Partnership.”
  • “Confucianism,” in Our Religions: The Seven World Religions Introduced, ed. by Arvind Sharma, San Francisco: Harper, 1993.
  • “Confucianism and Civilization” in Dialogue of Civilizations: A New Peace Agenda for a New Millinnium (eds. Majid Tehranian and David W. Chappell (London: I.B Tauris, 2002, pp. 83-90).
  • “Confucianism and Human Rights,” (Epilogue) in Confucianism and Human Rights, co-ed. with de Bary,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 “Confucianism and Liberalism” in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 II, No. 1, Winter 2002), pp. 1-20.
  • “Confucianism in China Today,” in Beijing Review, No. 41, Oct. 12, 1987.
  • “Confucianism: Symbol and Substance in Recent Times,” in Value Change in Chinese Society, ed. Richard W. Wilson, New York: Praeger, 1979.
  •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in Confucianism and the Family, ed. Walter H. Slote and George A. DeVos, (Albany: SUNY Press, 1998), pp. 3-36.
  •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in The New Encyclopaeia Britannica, Vol. 16, 15th edition, 1992.
  • “Confucius: The Embodiment of Faith in Humanity,” in The World & I, November, 1999.
  • “Core Valu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Fiduciary Global Community,” in Restructuring for World Peace: on the threshold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d. K Tehranian and M. Tehranian, Cresskill, N. J.: Hampton Press, c1992.
  • “Creative Tension between Jen and Li,” i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April, 1968 (Also in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 “Crisis and Creativity: A Confucian Response to the Second Axial Age,” in Doors of Understanding: Conversations on Global Spirituality in Honor of Ewert Cousins, ed. Steven Chase (Quincy: Franciscan Press, 1997), pp. 399-418.
  • “Cultural China and the “Third Epoch,” of Confucian Humanism,” talk given at Bosto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Mar. 11, 1996.
  • “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 in Daedalus, Vol. 120, no. 2 (Spring, 1991). Also in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 ed. Tu Weim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Contemporary Taiwan,” in China Quarterly, No. 148 (December 1996), pp. 1115-1140; also in Contemporary Taiwan, ed. David Shambaug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 pp. 71-96.
  • “Deathsong of the River: Whither Chinese Culture?,” in Deathsong of the River: A Reader’s Guide to the Chinese TV Series Heshang, ed. Su Xiaokang, tr. Richard Bodman, Cornell Univ. East Asia Program, 1991.
  • “Destructive Will and Ideological Holocaust,” in Daedalus, Vol. 125, No. 1 (Winter 1996) pp. 149-179; in Social Suffering, ed. A. Kleinm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pp. 149-179.
  •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 the message of China’s rise to the world” in Dongyin qiusuo (Search in Japan)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Document Publication House, 2003).
  • “Embodying the Universe: A Note on Confucian Self-Realization,” in The World & I: A Chronicle of Our Changing Era, August 1989. Also in Self As Person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 ed. Roger Am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 Confucian Thought.
  • “Family, Nation, and the World: The Global Ethic as A Modern Confucian Quest,” Reischauer Lecture, 1996.
  • “Family, Nation, and the World: The Global Ethic as the Modern Confucian Quest,” in Social Semiotics, Vol. 8, No. 2/3 (August/December 1998), pp. 283-296.
  • “Foreword” to Harvard-Yenching Library Rare Books Collection (August 2001).
  • “Foreword” to Ultimate Realities, Robert C. Nevill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1).
  • “Foreword,” for Vol. II of Comparative Religious Ideas Project.
  • “Foreword,” to Kernel of Humanity, by Thomas Selover.
  • “Foreword,” to Neville’s Boston Confucianism.
  • “Foreword,” to The Korean Neo-Confucianism of Yi Yulgok, By Young-chan Ro, Albany: SUNY, 1989.
  • “Further Thoughts,” i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July 1981.
  • “Global Community as Lived Reality: Exploring Spiritual Resourc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in Social Policy and Social Progress: A Review Publish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First Issue – Special Issue on the Social Summit Copenhagen, 6-12 March 1995,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96) pp. 39-51.
  •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 in Open Times (Guangzhou: Guang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es, Vol. 1, 2002), pp. 123-131.
  • “Happiness in the Confucian Way,” in In Pursuit of Happiness, ed. Leroy S. Rouner,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95. (Boston University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vol. 16), p. 104-121.
  • “Heart, Human Nature, and Feeling – The Empowerment of a Cultural Vision in Neo-Confucian Spirituality,” 1996 Reischauer Lectures Series 2/3.
  • “Heart, Human Nature, and Feeling – The Empowerment of a Cultural Vision in Neo-Confucian Spirituality,” Reischauer Lecture, 1996.
  • “Historian and Confucian Thinker,” in A World of Ideas: Public Opinions from Private Citizens, ed. Andie Tucher, New York: Doubleday, 1990.
  •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Confucian Discourse,” in The China Quarterly, Dec. 1994.
  • “Hsi-Yu Chi as an Allegorical Pilgrimage in Self-Cultivation,” in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 19, No. 2, Nov. 1979.
  • “Hsiung Shih-li’s Quest for Authentic Existence,” in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ed. Charlotte Fur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 “Human Rights as a Confucian Moral Discourse,” in Confucianism and Human Rights, ed. W. de Ba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 “Humanism and Global Ethics” in Collection of Speech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Vol. 3, Kewen Publishing House, 2001).
  • “Humanity as Embodied Love: Exploring Filial Piety in a Global Ethical Perspective,” in Filial Piety and Future Society, ed. Filial P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mmittee; in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Punjabi University), Vol. XXV, No. 2, Autumn 1994; also in Filial Piety and Future Society: Proceedings of Filial P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y 15-17, 1995; also in Is There a Human Nature?, ed. Leroy S. Rouner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97), pp. 172-181; also in Jen, Agape, Tao with Tu Weiming, ed. Marko Zlomislic and David Goicoechea, Binhamton: IGCS, Binghamton University, 1999.
  • “Iconoclasm, Holistic Vision, and patient Watchfulness: A Personal Reflection on th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Quest,” in Daedalus, Spring 1987, Vol. 116, No. 2, p. 75 (20).
  • “Implications of the Rise of ‘Confucian’ East Asia,” in Daedalus (Multiple Modernities), Winter 2000.
  • “Industrial East Asia: The Role of Culture,” in Bulletin o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pril 1985.
  • “‘Inner Experience’: the Basis of Creativity in Neo-Confucian Thinking,” in Artists and Traditions: Uses of the Past in Chinese Culture, ed. Christian F. Murck. Also in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1978.
  • “Intellectual Effervescence in China,” in Daedalus, Spring 1992.
  • “Interview with Tu Weiming,” (conducted in the 20th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Boston, 1998), in Philosophy Now: A Magazine of Ideas, issue 32 (Spring 1999).
  • “Introduction to Traditional China,” edited with James Liu, Prentice Hall, 1970.
  • “Introduction: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Dadaelus (A special issue on “China in Transformation,” Spring, 1993. Also in China in Tramsformation.
  • “Jen as a Living Metaphor i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i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XXXI, no. 1 (Jan 1981). Also in Confucian Thought. Originally 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Workshop on Classical Chinese Thought August 2-13, 1976, Harvard University.
  • “Joining East and West: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Rights,” in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Summer 1998, pp. 44-49.
  • “Li as Process of Humanization,” i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April, 1972 (Also in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 “Mustering the Conceptual Resources to Grasp a World in Flux,”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Next Millennium: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ed. Julia A. Kushigian (Westport: Praeger, 1998), pp. 3-15.
  • “Mutual Learning as a New Agenda for Social Development.”
  • “On Neo-Confucianism and Human Relatedness,” in Religion & the Family in East Asia, ed. George De Vo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Also in Confucian Thought.
  • “On the Mencian Perception of Moral Self-development,” in The Monist, Vol. 61, No. 1 (Jan. 1978).
  • “On the Trans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Nankai Journal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Vol. 3, 2002), pp. 1-13.
  • “Pain and Suffering in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in Philosophy East & West, Oct., 1984.
  • “Probing the ‘Three Bonds’ and ‘Five Relationships’ in Confucian Humanism,” in Confucianism and the Family, ed. Walter H. Slote and George A. DeVos, Albany: SUNY Press, 1998.
  • “Prof: Rights Without Duty Can Be Detrimental,” in The Strait Times, Nov. 28, 1988.
  • “Profound Learning, Personal Knowledge, and Poetic Vision,” for Confer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Shih Poetry from the Han through the Tang.”Also in 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ed. Shuen-fu Lin and Stephen Owe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 “Public Intellectual as a Confucian Idea.”
  • “Reflecting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ollective Amnesia,” in Inside China Mainland, vol. 18, no. 8, (August, 1996), pp. 10-11. Also in Mingpao Daily (June, 1996).
  • “Public Intellectual as a Confucian Idea.”
  • “Self-Cultivation as Education Embodying Humanity,” in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ieth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 (1998), Bowling Green: 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1999.
  • “Self-Cultivation as Education Embodying Humanity,” in The Aesthetic Turn: Reading Eliot Deutsch o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ed. Roger T. Ames, Chicago: Open Court, 2000.
  • “Self-Cultivation in Chinese Philosophy,” i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 Edward Craig,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 “Selfhood and Otherness in Confucian Thought,” in Culture & Self: Asia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ed. Anthony Marsella, NY: Tavistock, 1985. Also in Confucian Thought.
  • “Shifting Perspectives on Text and History,” 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XVIII, No. 2 (Feb. 1979).
  • “Sources of the Self in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 Exploration of Tung Ch’i-ch’ang’s aesthetic reflexivity,” in Jen, Agape, Tao with Tu Weiming, ed. Marko Zlomislic and David Goicoechea, Binhamton: IGCS, Binghamton University, 1999.
  •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in Ancient China,” in Origins & Diversity of Axial Age Civilizations, ed. S. Eisenstadt, 1986. Also in Way Learning and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1993.
  • “Subjectivity and Ontological Reality – An Interpretation of Wang Yang-ming’s Mode of Thinking,” in Philosophy East & West, Vol. 23, Number 1 & 2 (Jan. & April 1973).
  • “Subjectivity in Liu Tsung-chou’s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in Individualism and Holism: Studies in Confucian and Taoist Values, ed. Donald Munro, Ann Arbor: Center for Asian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5. Also in Way Learning and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1993.
  • “The ‘Moral Universa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ast Asian Thought,” in Morality as a Biological Phenomenon: Report of the Dahlem Workshop on Biology and Morals (Berlin 1977, November 28 – December 2), ed. Gunther Stent, Berlin: Abakon – Verlagsgesellschaft, 1978. ; and in Morality as a Biological Phenomenon: the Pre-suppositions of Sociobiological Research, ed. Gunther St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also in Philosophy East & West, vol. XXXI, no. 3 (July 1981) & Confucian Thought.
  • “The Complex Brid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A Parliament of Minds: Philosophy for a New Millennium, ed. Michael Tobias, J. Patrick Fitzgerald and David Rothenberg, Albany: SUNY, 2000.
  • “The Confucian Perception of Adulthood,” in Daedalus, Spring 1976. Also in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1979.
  • “The Confucian Sage: Exemplar of Personal Knowledge,” in Saints & Virtues, ed. John S. Hawle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Also in Way Learning and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 “The Context of Dialogue: Globalization and Diversity” in Crossing the Divide: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 (New Jersey: Seton Hall University, 2001).
  • “The Continuity of Being: Chinese Visions of Nature,” in 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The Interrelation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s, ed. Mary Evelyn Tucker and John Berthro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World Religions, 1998), pp. 105-122.
  • “The Continuity of Being: Chinese Visions of Nature,” presented at Confucianism and Ecology Conference (May 30 – June 1, 1996).
  • “The Continuity of Being: Chinese Visions of Nature,” in Nature: in Asian Traditions of Thought, ed. J. Baird Callicott and Roger Ames. Also in Confucian Thought.
  • “The Ecological Turn in New Confucian Humanism: Implication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in Daedalu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Fall 2001).
  • “The Enlightenment Mentality and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Dilemma,” in Perspectives on Modern China, ed. K. Lieberthal, Armonk, N.Y.: M.E. Sharpe, 1991.
  • “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Local Knowledge: New Perspective on Confucian Humanism” in Sungkyu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1, No. 1, August 2001).
  • “The Historization of Politic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un-ch’iu.” Paper submitted to a symposium organized by the Con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Political Thought Toronto, April 1-3, 1977.
  • “The Idea of the Human in Mencian Thought: An Approach to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ories of the Arts in China, eds. Susan Bush and Christian Murc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Also in Confucian Thought.
  • “The Implication of Local Knowledge for Global Ethics (Bentu zhishi de pushi yiyi)” in Dialogue among Civilizations: Global implication of local knowledg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pp. 7-10).
  • “The Meaning of Life: Reflection,” in Words and Pictures on Why We Are Here, ed. David Friend and the editors of Lif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 200.
  • “The Meaning of Ritual in Confucian Symbolism.” Paper submitted to the Panel on Asian Studies on the Pacific Coast, Asilomar Conference Grounds in Pacific Gove, California, June 12, 1976.
  • “The Problematik of Kant and the Issue of Transcendence: A Reflection on ‘Sinological Torque’,” in Philosophy East & West, No. 2, April 1978.
  • “The Quest for Meaning: Relig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 ed. Peter Berger, Grand Rapids, Michigan: William B. Eerdmans, 1999.
  • “The Religious Situ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day,” in Religion in Today’s World, ed. Frank Whaling, Edinburgh: T & T Clark, 1987.
  • “The Search for Roots in Industrial East Asia: The Case of the Confucian Revival,” in Fundamentalisms Observed, ed. Martin Mar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 “The Sung Confucian Idea of Education: A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in Neo-Confucian Education: The Formative Sage, ed. Wm. Theodore de Bary & John W. Chaffe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pp. 139-150.
  • “The Thought of “Huang-Lao,” : A Reflection on the Lao Tzu and Huang Ti Texts in the Silk Manuscripts of Ma-hwang-tui,” 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XXIX, Number 1 (November 1979).
  • “The Unity of Knowing and Acting – From a Neo-Confucian Perspective,” in Philosophy: Theory and Practice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World Philosophy, Madras, December 7-17, 1970. Editor, T.M. P. Mahadevan, Madras: Centr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Madras, 1974.
  • “The Value of the Human in Classical Confucian Thought.” in Humanitas, vol. XV, no. 2 (May, 1979). Also in Confucian Thought.
  • “To Acquire Wisdom: The Way of Wang Yang Ming by Julia Ching,” (Book Review)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7, No. 2, Dec., 1977.
  • “Toward a Third Epoch of Confucian Humanism: A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in Confucianism: The Dynamics of Tradition, ed. Irene Eber, New York: Macmillan, 1986. Also in Way Learning and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fucian Intellectual, 1993.
  • “Towards a Global Ethics: Spiritual Implications of the Islam-Confucianism Dialogue,” (keynote address at 1996 Seminar on Islam & Confucianism, Malaysia); in Islam and Confucianism: A Civilizational Dialogue?, ed. Osman Bakar, Kuala Lumpur: 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pp. 19?34?.
  • “Towards an Integrated Study on Confucianism,” in Akten des XIV. Internationalen Kongresses fuer Philosophie, Wien: Herder, Sept 2-9 1968.
  • “Ultimate Self-transformation as a Communal Act: Comments on Modes of Self-Cultivation,” in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6 (1979).
  • “When Confucianism Grapples with Democracy,” The Sunday Times, Nov 27, 1988.
  • “When Democracy Confronts Confucianism,” Sept. 8, 1988.
  • “Yen Yuan: From Inner Experience to Lived Concreteness,” in 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ed. Wm T. de Ba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Also in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1978. Originally a discussion paper submitted to the Conference on 17th – Century Chinese Thought, Lake Como, Italy September 6-12, 1970.
  • “Yi Hwang’s Perception of the Mind,” f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o-Confucianism and Yi Toegye in Seoul, August 20-23, 1978.
  • “Yi T’oegye’s Intellectual Self-definition: An exploration in T’oegye’s Life and Thought, and the World and the Future,”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egye Studies (The International Toegyehak Society, 2001).
  • “Yi T’oegye’s Perception of Human Nature,” in The Rise of Neo-Confucianism in Korea, ed. Wm Theodore de Bary, 1985.
  • “Yi Yulgok’s Perception of Sagely Learning,” in Paper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1984 (in both English and Korean).
  • “Zhongyong (The Mean),” i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 Edward Craig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1.《轻叩智慧之门》,《光明日报》2011年1月14日

2.《城市化与核心价值的文明对话》,《中国文化报》2010年6月30日

3.《文化多元、文化间对话与和谐:一种儒家视角》,《中外法学》2010年第3期

4.《天与人——关于儒学走向世界前瞻的对话》,杜维明、范曾,《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儒学价值的重塑与未来走向》,《科学导报》2010年1月25日

6.《儒家精神资源与现代性的相关性——关于启蒙反思的学术对话》,杜维明、衣俊卿,《求是学刊》2009年第1期

7.《儒家视阈之创造力》,杜维明、杨浩,《求是学刊》2008年第6期

8.《新人文与新启蒙——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院士》,张丰乾、杜维明,《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9.《孔子的〈论语〉》,《学术月刊》2007年第

9期;《文史知识》2007年第11期

10.《中国的崛起向世界传达的信息》,《经济观察报》2007年3月12日

11.《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杜维明教授访谈录》,《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  2007年第2期

12.《文明间对话的最新路径与具体行动》,《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13.《从新轴心时代看对话文明与求同存异》,《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第1期

14.《地方知识与全球视野:21世纪宗教知识分子的责任》,《思想战线》2006年第5期

15.《儒学创新的宗教反思》,《2005年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专集》,2005年10月

16.《儒学创新的哲学反思》,《长江日报》2005年9月22日

17.《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杜维明、黄万盛对话录》(节选),杜维明、黄万盛,《求是学刊》2005年第4期

18.《全球化与多元化中的文明对话》,《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9.《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20.《人文精神的现代回响》,《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11月15日

21.《儒家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一)》,2004年10月

22.《萧功秦VS朱学勤文化转型是制度变迁之根?》,《社会科学报》2004年9月2日

23.《儒家人文主义中的社会、个人和人类-宇宙观》,《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会论文或提要集》,2004年8月

24.《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25.《文明对话与儒学创新》,《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6.《文明对话:背景•旨趣•路径——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访谈》,杜维明、杨学功,《寻根》2003年第2期

27.《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8.《全球伦理的儒家诠释》,《文史哲》2002年第6期

29.《陆象山的实学》,《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2002年8月

30.《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杜维明、陈振江教授对谈录》,杜维明、陈振江,《南开学报》2002年第3期

31.《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杜维明、陈静,《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

32.《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杜维明、刘德斌,《史学集刊》2002年第1期

33.《全球化和文明对话》,《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34.《文明对话的人文信息》,《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1期

35.《刘宗周〈人谱〉的道德精神世界——杜维明教授访谈》,杜维明、东方朔,《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

36.《“公共知识分子”与儒学的现代性发展》,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7.《儒教东亚兴起的涵义》(英文),载《代达鲁斯》2000年冬季号

38.《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谈全球化与文明对话》(专访),凤凰卫视中文台,2000年12月

39.《儒家人文精神与宗教研究》,载《台湾宗教研究》第1卷第1期,2000年10月

40.《儒家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载《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41.《知识分子的通权达变——初会丸山真男的断想》,载《当代》2000年9月号

42.《儒家人文精神的宗教涵义》,载《哲学动态》2000年第5期

43.《多元现代化:儒家东亚的启示》,在哈佛大学“回儒对话会议”上的演讲,2000年5月21—23日

44.《传承与创新》,载《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10卷第1期,2000年3月

45.《新轴心时代的文明对话——兼论二十一世纪新儒家的使命》,载《南洋商报》2000年1月1日

46.《儒家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在湖南大学演讲》,载《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4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古典儒学中的道、学、政》,载《开放时代》2000年第1期

48.《中国与西方的复杂联系》(英文),收入M

49.《郭店楚简的人文精神》,载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0.《杜维明谈东亚文明的六个特点》,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动态》

51.《郭店楚墓竹简如何改写中国思想史•楚简中的新知》,载《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7日,又载《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

52.《孔子:仁的信念的化身》(英文),载《世界与我》1999年11月号

53.《儒家的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杜维明千年学府报告会》,收入朱汉明等编《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4.《21世纪中国文化教育的展望》,“21世纪中国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研讨会”论文(美国,华盛顿),1999年9月3—5日

55.《全球伦理的儒家诠释——东亚现代性的儒家含义》,“儒家思想在现代东亚”研讨会论文,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筹备处1999年7月刊印

56.《人文学——哈佛燕京学社的学术事业》,1999年6月8日

57.《家庭、国家与世界:新儒学对全球伦理的探索》,载《社会语义学》1998年8月号;中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收入朱汉明等编《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8.《从人文学看宗教研究》,载《宗教哲学》(台湾)1999年4月号

59.《回应与创新——就“哈佛儒学研讨会”访问杜维明先生》(李明华),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4期

60.《杜维明访谈》(英文,AnjaSteinbauer),载《当今哲学》(英国)1999年春季号

61.《五四•普世价值•多元文化》,载《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

62.《儒学的理论体系与发展前景》,载《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1期

63.《人文学科与公众知识分子》,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1期

64.《制造转化中的自我的根源:论董其昌的美学反思》(英文),《与杜维明论仁、圣爱与道》,美国BinghamtonUniversityIGCS1999年版

65.《意义的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宗教状况》(英文),收入P.Berger编《世界的非凡俗化》,美国WillianB.Erdmans出版社1999年版

66.《修身:体现人性的教育》(英文),载《第20届世界哲学大会论文集》第3卷“教育哲学卷”,美国BowlingGreenStateUniversity哲学文献中心1999年版;收入R.T.Ames编《美学的转向》,芝加哥OpenCourtPress2000年版

67.《文化中国的认知与关怀》,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1999年刊

68.《文化资源和现代化模式》,收入《崩离与整合——当代智者对话》,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69.《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收入乐黛云主编《跨文化对话》(第2期),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70.《从“体知”看人的尊严》(提纲),同上

71.《在“儒学的人论”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收入《国际儒学研究》第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2.《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收入《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3.《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收入《人文论丛》(1999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4.《杜维明谈“现代性中的传统问题”》(孔明安),载《哲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75.《东西方的交融:儒学的人权观》(英文),载《哈佛国际评论》1998年夏季号

76.《全球化与本土化冲击下的儒家人文精神》,载《联合早报》1998年9月27日、11月10日言论版,收入《十年机缘待儒学》

77.《儒家人文精神与现代启蒙心态——燕园访杜维明》(蒋广学),载《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8期

78.《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哈佛大学教授、儒学家杜维明访谈录》(肖英、徐彤),载《中国青年报》1998年7月25日

79.《传统儒学如何定位现代——访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杜维明》(陈丽智),载《台声》杂志1998年7月

80.《人文学者的社会责任》,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会议上的发言,1998年5月;中国教育热线

81.《儒家文化的新价值: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访谈》(陈丽智),载《新东方》1998年第5期

82.《本土经验的全球意义——为〈世界汉学〉创刊访杜维明教授》(周勤),载《世界汉学》创刊号,1998年5月

83.《“中国人”的三个境界》,载《文摘报》1998年4月9日

84.《感受北大,寄望北大——著名汉学家杜维明先生访谈录》(卢宁),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85.《杜维明先生访谈录》(蒋庆),载《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4期

86.《李慎之、杜维明对谈录》,载《国际儒联简报》1998年第3—4期

87.《从亚洲危机谈工业东亚模式》,1998年2月;收入《十年机缘待儒学》

88.《现代化的忧思——访杜维明》(谭庭浩),载《南方周末》1998年1月9日

89.《汉学、中国学和儒学》,载《汉学世界》1998年创刊号,收入《十年机缘待儒学》

90.《中庸》(英文),同上

91.《中国哲学的修身观念》(英文),载E.Craig编《卢特理治哲学百科全书》,纽约卢特理治出版社1998年版

92.《儒家人文主义的“三纲”和“五伦”》(英文),载W.H.SloteandG.A.Devos编《儒家与家庭》,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3.《梳理可用于理解变动世界的概念资源》(英文),载《新千禧年的国际研究:面对全球化的挑战》,美国Westport:Praeger出版社1998年版

94.《儒家视野中的全球社群的核心价值》(英文,转译德文),载R.Moritz和李明辉编《论儒家》,德国1998年版

95.《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收入《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2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此篇有不少错讹,应以《人文论丛》1999年卷为准)

96.《〈百年中国哲学经典〉序》,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97.《儒家“体知”传统的现代诠释》,1997年11月;收入《十年机缘待儒学》

98.《儒学创新的契机》,载《读书》1997年第9期

99.《重视参与的传统:儒家公众知识分子》(英文),载《哈佛亚太评论》1997年夏季号

100.《从多元的现代性看儒学创新》,载《明报》(北美版)1997年4月17日

101.《走向新世纪的对话——关于东西方文化资源和现代化的讨论》,载《文化中国》1997年第3期

102.《以公心辩国族主义》,载《明报月刊》1997年3月号

103.《“文明对话”取代“文明冲突”——与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谈文化》(丁果),载《世界周刊》1997年1月5日

104.《寻根的共识》,载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刊《总会三年》,1997年

105.《儒家发展的宏观透视•序》,台北正中书局1997年版

106.《徐复观的儒家精神——以“文化中国”知识分子为例》,载李维武编《徐复观与中国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7.《危机和创造:儒家对第二个轴心时代的回应》(英文),载S.L.Chase编《理解之门:关于同类之爱的全球精神的话语》,美国伊利诺斯Quincy:Franciscan出版社1997年版

108.《中国哲学概论》(英文),载E.道伊奇等编《世界哲学手册》,牛津:布莱克维尔出版社1997年版

109.《伊斯兰与儒学:文明对话》,马来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0.《走向全球伦理:回儒对话的精神意涵》(英文),载O.Bakar编

111.《从“文化中国”的精神资源看儒学发展的困境》,同上

112.《儒家传统的启蒙精神》,载《中华文化:发展与变迁》,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联合会1997年版

113.《超脱集体健忘》,在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文化中国:‘文革’三十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载《民主中国》1996年总第34期

114.《当代台湾的文化认同与承认政治》(英文),载《中国季刊》第148号,1996年12月;收入D.Shambaugh编《当代台湾》,牛津:克莱顿出版社1998年版;又载《中国文哲研究通讯》(台湾)1999年6月号

115.《东亚现代性中的儒家传统》(英文),载《美国人文、社会与科学院院讯》1996年11月号

116.《大陆知识分子的儒学研究》,载《交流》(台北)第29期,1996年9月《减少内耗加强协力——“文化中国”知识分子的自处之道》,载《文化中国》(加拿大)1996年9月号

117.《儒家人文关怀与大学教育理念》,同上会闭幕式发言;收入朱汉民编《中国书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朱汉明等编《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8.《儒家教育理念——当代知识分子的自我认同》,“儒家教育理念与人类文明国际研讨会暨岳麓书院创建1020周年纪念会”主题发言,1996年8月25—28日,载《国际儒联简报》1996年第3期

119.《莫说儒门淡泊——杜维明教授谈知识分子新定义》(林志光),载《明报》1996年8月19日

120.《回儒对话寻文化革新》,载《亚洲周刊》1996年8月18日

121.《人文反思与知识分子——新儒家的自我定位问题》,载《明报月刊)1996年8月号

122.《如何分析“文化中国”知识界的内耗问题》,载《明报月刊》1996年7月号

123.《反思“文革”先要超脱集体健忘》,载《明报月刊》1996年第6期

124.《让魅力化成善种》,载《联合报》1996年3月8日

125.《自我认同的谱系:兼论儒家与自由主义》,载《中国研究月刊》1996年3月号

126.《宋明儒学的中心课题》,载《天府新论》1996年第2期

127.《立志作“第一等”人:访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黎绮华、陈尚琨),载《法灯》1996年2月1日

128.《“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开发与创见》,载《东方》1996年第1期

129.《儒家传统及其现代取向——访知名学者杜维明教授》(居敬波),载《开放时代》1996年第1期;收入朱汉明等编《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0.《关于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载《明报月刊》1996年1月1日

131.《儒家之风引领新亚洲》,载《天下》杂志1996年1月1日

132.《阐释中华民族觉醒的文化信息》,载《明报月刊》1996年

133.《从儒家观点看人权》,同上

134.《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收入《首届吴德耀文化讲座》,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5.《东亚发展模式中的儒家向度》(英文),载克莱勒编《传统思想在当今日本的影响》,慕尼黑伊迪斯姆出版社1996年版

136.《联合国五十年:发展高峰、媒体霸权和台湾意识》,载《当代》第116期,1995年12月1日

137.《儒学的超越性及其宗教向度》,载《中国文化》第12期,1995年12月;又载美国《倾向》1996年第7—8期合刊,收入《十年机缘待儒学》

138.《为儒学发展不懈陈辞》,载《读书》1995年第10期

139.《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载《二十一世纪》1995年10月号

140.《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实践》,载《当代》第112期,1995年8月1日

141.《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载《当代》1995年第111期,1995年7月

142.《唐君毅的人文反思》,载《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第4期

143.《关于“文化中国”若干问题的对话》,载《现代与传统》1995年第4辑

144.《杜维明教授谈东西方价值观》,载《联合早报》1995年4月9日

145.《文化中国》(加拿大)1995年3月号

146.《重建理性沟通和开放心性——儒学和基督教的一场对话》,载

147.《如是我闻一时俱在檀香山:达赖、凯纳海里与穆刹法的宗教对话》,载《当代》1995年2月

148.《关于“文化中国”》,载《现代与传统》1995年第2辑

149.《以现代化儒学回应全球危机》,载《亚洲周刊》1995年1月8日

150,《儒家精神资源与21世纪;杜维明访谈录》(于春松),载《开放时代》1995年第1期

151.《作为生活现实的全球社群:开发社会发展的精神资源》(英文),载《社会改革与社会进步》,纽约联合国1995年版

152.《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收入《学术集林》卷四,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153.《儒家的幸福之道》(英文),载L.Rouner编《追求幸福》,NotreDameUniversity出版社1995年版

154.《东亚发展模式中的儒家向度》(英文),载Tzong—shianYuandJ.S.Lee编《儒家与经济发展》,台北中华经济研究所1995年刊

155.《陈荣捷先生追悼会》,载《当代》1994年第12月

156.《儒家论说的历史意义》(英文),载《中国季刊》第140号,1994年12月

157.收入《儒学与世界和平及社会和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8.《儒家伦理与全球社群》,载《中国文化报》1994年11月13日;

159.《流向全球社群的儒家传统——儒联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载《世界周刊》1994年11月6日

160.《作为体现爱的仁:探讨全球伦理视野中的孝道》,载《宗教研究学报》1994年秋季号;又载《孝道与未来社会国际会议论文集》,汉城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5年刊;又载L.S.Rouner编《人性是否存在?》,美国NotreDameUniversity1997年版;又载M.Zlomislic&D.Goicoechea编《与杜维明论仁、圣爱与道》,美国BinghamtonUniversityIGCS1999年版

161.《如何回应钱穆先生的“彻悟”》,载《中国文化》第10期,1994年8月

162.《孟子:有机知识分子的源头活水》,南港“孟子思想会议”论文,1994年5月《培育“文化中国”》,载《文化中国》(加拿大)1994年6月号

163.《从孟子深造自得说看其执中思想》,邹县“国际孟子学术讨论会”论文,1994年5月16—17日

164.《我们的十字架和包袱——兼答冯耀明先生》,载《当代》第94期,1994年2月1日

165.《儒学论说的生命力——兼答冯耀明先生》,载《当代》第93期,1994年第1月1日

166.《超越启蒙心态》(英文),载M.图尔克编《世界观与生态学》,玛丽克若尔:奥尔比斯图书1994年;又载《社会进步的伦理与精神性向度:联合国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高峰会议报告》1995年3月6—12日,又载M.E.TuckerandJ.Berthrong编《儒学与生态学:天、地和人的相互联系》,剑桥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1998年刊

167.《体现宇宙:略论儒家的自我实现》(英文),载安乐哲等编《亚洲理论与实践中作为人格的自我》,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8.《宏愿、体知和儒家论说——回应冯耀明批评“儒学三期论”》,载《当代》第91期,1993年11月1日

169.《儒学的灵根再植》,载《争鸣》1993年第8期《台湾的文化资源》,载《世界周刊》1993年9月26日

170.《台湾大学、复旦大学关于“人性本善”辩论的评语》,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1993年8月29日

171.《走出现代化的死胡同》,载《天下》杂志1993年8月1日

172.《文明竞赛?杜维明评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林馨琴),载《中时晚报•时代副刊》1993年7月23日

173.《“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载《中国文化》总第8期,1993年6月

174.《徐复观先生的道德与文章》,载《当代》第86期,1993年6月1日

175.《引言:文化的角度》(英文),载《代达鲁斯》1993年春季号

176.《儒家》(英文),载A.萨玛编《我们的宗教》,圣弗兰西斯科:哈柏尔一罗出版社1993年版

177.《中国知识界的欣欣向荣》(英文),载《代达鲁斯》1992年春季号

178.《徐复观先生的人格风范》,载《东海大学徐复观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海大学编印,1992年

179.《核心价值和互信的全球社群之可能》(英文),载M.特兰尼安等编《重构世界和平》,新泽西:汉姆普顿出版社1992年版

180.《儒家论“体”》(英文),载D.乐德编《医学思想和实践中的身体》,波士顿克鲁维尔学术出版社1992年版

181.《孟子:士的自觉》,载李明辉编《孟子思想的哲学探讨》,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筹备处1992年刊,又载《国际儒学研究》(第1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2.《关于“文化中国”的涵义》,载《从五四到河殇》,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2年版

183.《儒学与西方文化》,载霍韬晦编《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论文集》(一),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版

184.《兼论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载《世界周刊》1991年12月8日

185.《“文化中国”与华裔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载《世界日报》1991年9月22日

186.《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儒家对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的看法》,发表于“第一届世界华商大会”,1991年8月12日

187.《儒学第三期发展潜力》,载《当代》第64期,1991年8月1日

188.《文化中国:以外缘为中心》(英文),载《代达鲁斯》1991年春季号;收入《文化与传播》(第三辑),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又载《常青树:今天做中国人的意义》

189.《剖析儒学传统的问题性:答冷德熙评〈人性与自我修养〉》,载《读书》1991年第2期

190.《当代精神性面临的挑战》(英文),载S.费理森编《本土知识与古典智慧》,檀香山:东西中心1991年

191.《工业东亚的寻根:以儒学复兴为例》(英文),载M.马蒂编《基要主义透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2.《儒家人文主义与民主》(英文),载K.米克尔斯基编《欧洲与市民社会》,斯图加特:克莱特—科特出版社1991年版

193.《启蒙心态与中国知识界的两难困境》(英文),载K.李柏梭尔编《现代中国透视》,阿克蒙:M

194.《关于儒家的人文精神》,载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5.《中国文化研究的“受惠者”》,载《九十年代》1990年10月号

196.《“文化中国”初探》,载《九十年代》1990年第6期

197.《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与市民社会》,载《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1990年6月

198.《为中国的“公民社会”催生》,载《中国时报》1990年2月1日

199.《历史学家与儒家思想家》(英文),载A.Tucher编《思想的世界》,纽约双日出版社1990年版

200.《中国历史中的儒家传统》(英文),载罗普编《中国的历史遗产》,伯克莱加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1.《儒家人文主义与民主》,载《法言》1989年12月号;收入《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02.《平凡生活中体验人生》,载《新闻镜周刊》1989年10月23—29日

203.《大陆儒学新动向的涵义》,载《中国论坛》第319期,1989年10月1日

204.《体现宇宙:略论儒家的自我实现》(英文),载《世界与我》1989年8月号

205.《继承五四发展儒学》,载《读书》1989年第6期

206.《中国现代化的思想道路》,载《九十年代》1989年第5期

207.《儒学传统价值观念与民主》,杜维明金春峰,载《读书》1989年第4期

208.《五四的困境与今天的突破》,载《九十年代》1989年3月号

209.《身体与体知》,载《当代》第35期,1989年3月1日

210.《(河殇)到底想说什么?》,《中国论坛》1989年第2期

211.《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谈对儒家思想的研究》,载《深圳特区报》1989年2月19日

212.《化解启蒙心态》,载《二十一世纪》1989年创刊号

213.《孟子:士(知识分子)的自觉》(提纲),载《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齐鲁书社1989年版

214.《龙年的悲怆》,同上

215.《河殇:中国文化何处去?》,载《龙年的悲怆》,香港三联书店1989年版

216.《五四的困境在过分的政治化,今天的突破要面对四个课题》,载李怡编《知识分子与中国》,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年版

217.《启蒙心态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在北美三个东亚研究中心为法国大革命、鸦片战争、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个历史里程碑举办的学术会议上的论文,1989年

218.《对“传统”进行反思》,载周阳山主编《从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版

219.《宋儒的教育观念》(英文),载狄百瑞编《宋明儒家的教育》,伯克莱加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20.《历史视野中的儒学》,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1989年刊

221.《我看台湾社会的冲突点》,载《远见杂志》1988年9月15日

222.《知识分子是中国的希望》,载《远见杂志》1988年7月15日

223.《论陆象山的实学》,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7期

224.《苦参、传心与弘法:禅宗在北美发皇的内因》,载《当代》第26期,1988年6月1日

225.《期待中国式民主》,载《远见杂志》1998年第6期

226.《人格发展的全副历程:艾律克森的心理反思》,载《当代》第24期,1988年4月1日

227.《宗教学:从神学到人文学》,载《当代》第23期,1988年3月1日

228.《我所爱的台湾》,载《中国时报》1988年1月17日

229.《工业东亚兴起的儒学观》(英文),载《美国人文、社会与科学院院讯》1988年第1期;收入克里格编《儒家与中国现代化》,美恩兹.V.哈萨与科勒出版社1988年版

230.《再谈儒学发展的前景问题——读张春波〈座谈会述评〉后的两点感想》,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年第1期;又载《中国论坛》总第309期,1988年8月10日

231.《孔子:人的反思》,载《国际孔学会议论文集》(台湾)1988年

232.《儒家哲学与现代化》,同上

233.《海外中国文化研究概况》,载《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234.《儒家人文主义中的自然》(英文),载德卢卡编《自然观论文集》,檀香山自然观会议委员会1988年版

235.《宋明儒学的本体论:一个初步的探讨》,载汤一介主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7年卷)》,三联书店1988年版

236.《中国文化的认同及其创新》,同上

237.《从东西文化的比较看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收入《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版

238.《孔子与儒家》(英文),载《大英百科全书》1988年第15版第16卷,又载W.H.SloteandG.A.Devos编《儒家与家庭》,阿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9.《儒家人文主义与民主》,1988年在新加坡的演讲。

240.《杜维明教授谈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朱伟),载《文汇报》1987年11月17日

24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儒学研究》(英文),载《人文学》1987年9—10月

242.《超越而内在——儒家精神方向的特色》,载《亚洲文化》1987年第9期;收入《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43.《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之途》(英文),载《信仰》1987年5月号

244.《偶像破坏、整体视野与沉着的谨慎:有关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探求之我见》(英文),载《代达鲁斯》1987年春季号;《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245.《杜维明教授谈儒学发展的前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座谈会述评》(张春波),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1期;又载《中国论坛》第309期,1988年8月10日

246.《古代中国的儒学知识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英文),收入埃森斯塔特编《轴心文明的起源与多样性》(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又载《开放时代》2000年第3期

247.《后记:从宗教的角度思考“悟”》(英文),载《顿悟与渐悟》,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8.《儒学人文主义第三期的背景理解》,载艾伯编《儒学:一个动态的传统》,纽约麦克米兰1987年版

249.《儒家的圣人:自知的典范》(英文),收入郝莱编《圣人与德性》(柏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250.《论中国文化关于痛苦的观点》(英文),载ActaNeurochirurgica特刊,第38期,维也纳施普林格出版社1987年版

251.《论儒家的体知——德性之知的涵义》,收入刘述先编《儒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1987年版)、《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52.《新加坡的亚洲文化》,载《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五周年纪念特刊》,1987年

253.《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创新》(提纲),收入《中国传统文化再检讨》(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

254.《儒学传统的改建——钱穆〈朱子新学案〉评介》,载《孔子研究》1987年第1期

25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宗教现状》(英文),载F.韦林编《今天的世界宗教》,爱丁堡T&T克拉克出版社1987年版

256.《传统与西化的四大问题》,载《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86年12月31日

257.《华人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涌现》,载《九十年代》1986年10月号

258.《杜维明教授澄清他对儒学的观点》(江安),载《国内哲学动态》1986年第10期

259.《中国传统文化纵横谈——杜维明教授采访记》(薛涌),载《社会科学》(沪)1986年第8期

260.《认识传统——对儒教中国的回顾和反思》,载《亚洲文化》1986年第8期;收入《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61.《创见性的回应》,载《书林》1986年第8期

262.《创造的转化——批判继承儒家传统的难题》(薛涌),载《中报月刊》1986年第5、6、7、8、9月号;收入《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63.《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载《明报月刊》1986年1—3月号;收入罗义俊编《评新儒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64.《从世界思潮的几个侧面看儒学研究的新动向》,载《九州学刊》1986年第1期;收入《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65.《玄学、自我认知与诗的视野》(英文),载欧文等编《抒情表达的生命力》,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66.《迈向儒家人文主义第三期》(英文),收入艾伯尔编《儒家:传统的动力》(纽约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86年版)、《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67.《儒家人文主义的“五伦”初探》(英文),载斯乐特编《儒家家庭的心理文化动力》,汉城韩国国际文化社1986年版

268.《论“体知”——儒家人学的认知意义》(提纲),台湾清华大学讨论会,1985年12月16—18日

269.《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实》(薛涌),载《九十年代》1985年11月;收入《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儒家自我意识的反思》、《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70.《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薛涌),载《知识分子》(纽约)1985年秋季号;收入《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儒家自我意识的反思》、《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71.《文化价值与社会变迁:访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薛涌),载《读书》1985年第10期

272.《以开放的心灵接受传统的挑战》,载《青年论坛》1985年第6期

273.《工业东亚:文化的角色》(英文),载《美国人文、社会与科学院院讯》1985年4月号

274.《宋儒教育观念的背景》(英文),载《史学评论》(台北)第9期,1985年1

275.《谈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收入《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

276.《二十一世纪工商企业的责任》,载殷允芃编《太平洋世纪的主人》,天下丛书1985年版

277.《传统中国文化的未来》,载殷允芃编《太平洋世纪的主人》,天下丛书1985年版

278.《二十一世纪的价值观》,载殷允芃编《太平洋世纪的主人》,天下丛书1985年版

279.《自我与他者——儒家思想中的父子关系》(英文),收入德•沃斯等编《文化与自我》(伦敦塔菲斯托克出版社1985年版)、《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

280.《李退溪关于人性的见解:韩国新儒家的“四七之争”初探》(英文),载狄百瑞等编《韩国新儒家的兴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81.《刘宗周哲学人类学中的主体性》(英文),收入孟旦等编《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儒家和道家的价值观》(密执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282.《古典儒学中的道、学、政》(英文),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1985年刊;又载《开放时代》2000年第1期;收入《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283.《现阶段儒家发展与现代化问题》,载《中国论坛》第19卷第6—7期,1984年12月25日;收入罗义俊编《评新儒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84.《从身心灵神四层次看儒家的人学》,载《明报月刊》1984年11月号,收入《中国哲学范畴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85.《儒家自我修养中的痛与苦》(英文),载《东西方杂志》1984年10月;收入《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286.《杜维明谈:工业东亚的发展模式,新加坡如何推展儒家运动,现代知识分子的角色》,同上

287.《工业东亚与儒家精神》,载《天下》杂志1984年10月号;收入《儒家自我意识的反思》

288.《访杜维明教授谈儒家的现阶段发展》(吕武吉),载《联合早报》1984年2月27日—3月12日;收入《儒家自我意识的反思》

289.《体用论的动态体系及心学非主观主义》,载《求索》1984年第2期

290.《魏晋玄学中的体验思想——试论王弼“圣人体无”观念的哲学意义》,载《燕园论学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91.《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英文),收入卢纳编《论自然》(诺特达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J.B.CallicottandR.Ames编《亚洲思想传统中的自然》(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M.E.TuckerandJ.Berthrong编《儒学与生态学:天、地和人的相互联系》(剑桥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1998年刊)

292.《宋明儒学与人际关系》(英文),载德•沃斯等编《东亚宗教与家庭》,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1984年版;收入《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

293.《儒家传统:儒家做人观》(英文),载韦林编《世界的宗教传统》,爱丁堡T&T克拉克出版社1984年版;收入《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

294.《孟子思想中的人的概念:中国美学探讨》(英文),载穆尔克等编《中国的艺术理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收入《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

295.《徐复观先生的胸怀——为纪念一位体现忧患意识的儒学思想家而作》,同上;收入《儒家自我意识的反思》

296.《为往圣继绝学》,载曹永洋等编《徐复观教授纪念文集》,时报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297.《掘井及泉》,1983年6月11日(出处不详)

298.《文化两极与两栖文化——海外中国知识分子的适应与认同诸问题初探》,载周阳山编《知识分子与中国》,时报文化事业出版公司1983年版

299.《清初思想中关于“学”的观点》(英文),载《唐君毅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版;收入《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300.《孤往探寻宇宙的真实——重印〈尊闻录〉》,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年版;收入《儒家自我意识的反思》、《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和《玄圃论学集》(北京三联,1990年版)

301.《刘因儒家隐逸主义解》(英文),载狄百瑞等编《元代思想: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思想和宗教》,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收入《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302.《退溪对朱熹理学的刨造性诠释》,载《韩国杂志》1982年第2期

303.《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意义》,载《争鸣》1982年第2期

304.《转世精神——杜维明教授笔谈录》(陈弱水、周阳山),载周阳山编《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文化传统的重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2年版

305.《无题诗》(又见佛光),载《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81年8月20日

306.《儒家的抗议精神——访杜维明谈政治化的儒家》(章韦),载《八十年代》第三卷第四期,1981年

307.《东亚思想观念中的“道德共范”》(英文),载《东西方哲学》1981年第3期,收入《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

308.《试谈中国哲学中的三个基调》,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309.《从意到言》,载《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1月号

310.《仁:〈论语〉中一个充满活力的隐喻》(英文),载《东西方哲学》1981年1月;收入《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

311.《王阳明讲学答问并尺牍》,载《中国哲学》第5辑,三联书店1981年版

312.《孔子仁学中的道学政》,载《中国哲学》第5辑,三联书店1981年版;收入《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收入周阳山编《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当代研究与趋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

313.《宋明儒学本体论初探》(英文),载《中国哲学杂志》1980年第7期;收入W.Schluchter编《马克斯•韦伯论儒家与道家》(法兰克福Suhrkamp出版社1983年版)、《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14.《美籍学者杜维明教授谈儒学研究的途径》(李毓英),载《国内哲学动态》1980年第6期

315.《一种关于痛苦的宗教哲学观》(英文),载科斯特理兹等编《痛苦与社会》,柏林达莱姆研讨会,1980年

316.《海外知识分子的自处之道》,同上

317.《再论建立知识论坛》,同上

318,《建立知识论坛》,收入吴建国编《来自伯城》,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319.《略论维特博格尔的社会科学观》(英文),载《有政治关怀的亚洲学者通讯》1979年10—12月

320.《〈西游记〉:一部寓言式的修身求法历程》(英文),载《宗教史》1979年11月

321.《“黄老思想”:马王堆汉墓的黄老帛书读后》(英文),载《亚洲研究学报》1979年11月

322.《作为群体行为的终极自我转化:论自我修养模式》(英文),载《中国哲学学报》1979年6月

323.《民族自觉与民主理想》,载《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台北)1979年5月11日;收入周阳山编《五四论集》,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

324.《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人的价值》(英文),载《人文》1979年5月;收入《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

325.《文本与历史:经常变动的视角——S.厄灵顿论文读后感》(英文),载《亚洲研究学报》1979年2月

326.《〈退溪心性论〉书后》(英文),载韩国《退溪学报》1978年第20号

327.《李混的心灵观》(英文),载韩国《退溪学报》1978年第19号

328.《康德的问题意识与超验问题》(英文),载《东西方哲学》1978年第2期

329.《论孟子的道德自我发展概念》(英文),载《一元论者》1978年1月号;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

330.《儒学批判精神》(英文),在韩国哲学会中国哲学组的演讲,1978年

331.《冈田武彦先生的儒学》,载《中国时报》1977年8月24日

332.《哲学家的风骨——为纪念方东美先生而作》,载《联合报》1977年7月31日;收入《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33.《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英文),收入奥森伯格等编《龙与鹰:美中关系的过去与未来》,纽约基础图书1977年版

334.《写在(人文心灵的震荡)出版前》,载《中国时报》1976年4月22日

335.《王阳明的青年时代:关于我的研究方法的个人反思》(英文),载《明代研究》1976年第3期

336.《儒家的成人观》(英文),载《代达鲁斯》1976年第2期;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

337.《作为哲学的转化思考》(英文),载《东西方哲学》1976年1—4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

338.《儒家思想:近代的象征与实质》(英文),载《亚洲思想与社会》1976年第1期;收入R.Wilson编《中国社会的价值变迁》,纽约Praeger出版社1979年版;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

339.《熊十力对真实存在的探究》(英文),收入傅乐诗编《变迁的局限》,哈佛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1979年版;又收入汤学智编《台港暨海外学界论中国知识分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另见傅乐诗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姜义华编《港台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罗义俊编《评新儒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岳华等编《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均题作《探究真实的存在:略论熊十力》

340.《中与庸:试论〈中庸〉》(英文),收入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协会所编单行本文集第3号,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341.《欧阳德》(英文),收入古德莱彻等编《明人传记辞典》,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342.《内在体验:宋明儒学思想中的创造性基础》(英文),载穆尔克编《艺术家和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古为今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1976年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

343.《颜元:从内在体验到实践的具体性》(英文),载狄百瑞编《新儒学的展开》,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

344.《王阳明四句教探究》(英文),载《东方佛者》1974年10月号;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

345.《重建儒学传统》(钱穆《朱子新学案》评介,英文),载《亚洲研究学报》第33期,1974年5月;又载《孔子研究》1987年第1期;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46.《时间与时间性初探》(英文),载《东西方哲学》1974年第2期

347.《论孔子人格之精神发展》,载《思与言》1973年第3期

348.《王阳明答周道通书五封》,同上;《主体性与存有论实在——王阳明思维模式阐述》(英文),载《东西方哲学》第23卷第1—2期,1973年4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49.《日本天理大学藏〈王阳明讲学答问并尺牍卷〉初探》,载《大陆杂志》1973年第2期

350.《作为人性化过程的礼》(英文),载《东西方哲学》第22卷第2期,1972年4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51.《印度行感言》,载《华侨日报》1971年;收入《人文心灵的震荡》

352.《心与人性》(牟宗三《心体与性体》评介,英文),载《亚洲研究学报》第30期,1971年5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53.《宋明儒学的“人”的概念》(英文),载《东西方哲学》1971年1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

354.《儒家心性之学——论中国哲学和宗教的途径问题》,载《联合》(纽约)1970年;收入《人文心灵的震荡》、《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55.《体验边缘的问题》,载《大学杂志》1970年12月;收入《人文心灵的震荡》、《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56.《从宋明儒学的观点看“知行合一”》(英文),载《哲学:理论与实践——马德拉斯世界哲学国际会议文集》,1970年12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

357.《消弭学术界的趋时风气——介绍熊十力先生的(戒诸生〉》,载《大学杂志》1969年2月;收入《三年的畜艾》

358.《在美国教育子女所引发的感触》,载《联合》(纽约)1968年12月

359.《对儒学的一种整体研究》(英文),载《第14届国际哲学会议文集》(维也纳),1968年9月

360.《从“自我建立”到“国际学坛”》,载《大学杂志》1968年8月;收入《三年的畜艾》

361.《寻求自我的实现:王阳明思想形成时期研究(1472—1509)》(英文),1968年向哈佛大学历史与远东语言博士学位委员会提交的学位论文

362.《仁与礼之间的创造性张力》(英文),载《东西方哲学》第18卷,1968年1—4月;收入《仁与修身》(纽约大学版)、《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63.《有关“儒学研究”的几重障碍》,载《明报月刊》1969年10月号;收入《三年的畜艾》、《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64.《儒家的新考验》,载《人生》31卷8期,1966年12月;收入《三年的畜艾》、《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365.《漫谈儒家的品题人物》,载《征信周刊》1965年2月6日;收入《三年的畜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