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Publications

2002年1月,《史学集刊》,杜维明: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

摘要: 本文论述了全球化与多样性、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体的关系,提出全球化既可能导致无个性的普世主义,也可能导致一种真诚的全球共同体意识;对身份的追寻既可能导致有害的分裂,也可能引导出一条全球沟通的可靠之路;而文明间的对话则是培育和发展一种全球和平文化的最佳期望.作为人类不同宗教和文化共同的伟大精神传统和共有的价值观,人道、公正、文明、智慧和信任将对文明间的对话和全球和平文化的培育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 杜维明(著) 刘德斌 (译) 作者单位: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美国,坎布里奇 刊名: 史学集刊 Journal: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年,卷(期):2002, (1) 所属期刊栏目:新年专稿 分类号: K107 在线出版日期:2005年11月02日 页数:13 页码:1-13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hixjk200201001#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2年1月,《史学集刊》,杜维明: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

2002 Spring,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hither China: Strategic Competitor, Global Trader, or Antiterrorist Partner? Tu Weiming

JOURNAL ARTICLEWhither China: Strategic Competitor, Global Trader, or Antiterrorist Partner? Roderick MacFarquhar, Jerome Cohen, Jonathan Spence, Tu Weiming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Vol. 55, No. 3 (Spring, 2002), pp. 69-90Topics: Chinese culture, Terrorism, Polities, Democracy, War, Communism, Trade, Wealth,Market demand, Judicial system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https://www.jstor.org/action/doAdvancedSearch?searchType=facetSearch&sd=&ed=&c5=AND&c1=AND&f0=au&f2=all&f3=all&acc=on&c6=AND&q0=weiming&c3=AND&f5=all&f4=all&c2=AND&pagemark=cGFnZU1hcms9NA%3D%3D&f1=all&f6=all&group=none&c4=AND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2 Spring,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hither China: Strategic Competitor, Global Trader, or Antiterrorist Partner? Tu Weiming

2001年11月30日,《文汇报》,杜维明与罗伯特·贝拉关于”轴心文明“的对话

2001-11-30 来源:文汇报 通过对话让人类“软着陆”――杜维明与罗伯特・贝拉关于“轴心文明”的对话。并不是说现代性把一切传统都抛掉了。过速的现代化带来很多问题,不是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只有携起 手来,只有相互理解不同体制和相似点,我们才能够应对现代性的挑战,不仅仅是未来二三 十年的挑战,还有更长远的挑战。 宗教式追求能理解世界的普遍规律 杜维明:罗伯特・贝拉教授是著名社会学家和理论家。宗教问题在这次对话中会占很重要的比例。什么是宗教?我想请他和我们分享一下他的相关观点。 罗伯特・贝拉:宗教这个词在欧洲有几千年历史,但是在日本和中国,宗教只有几个世 纪历史。佛教在日本有很高的地位,但是日本人认为神道不是宗教。对很多日本人来说,宗 教是指基督教或者佛教。如果问日本人他们的宗教是什么,他们会说他们没有,而实际上他 们有祭拜祖先和死者的活动。 杜维明:伟大的人类学家格尔茨说:“宗教是一种具有符号社会系统,被人类实施后, 能产生强烈的、有说服力的、持久的情感和动力,其意义存在于生存的普遍规律中。”这句 话最重要的部分是追求生存的普遍规律。这也是爱因斯坦终身关心的问题。在我们讨论到宇 宙是否有意义这个问题时,爱因斯坦认为,我们能够理解宇宙,但是我们为什么能够理解, 这个问题同样重要。因此,如果你们了解世界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的生活和著作 时,会发现其实他们致力于宗教式的追求,试图去理解这个具有普遍性规律的世界。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Interview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1年11月30日,《文汇报》,杜维明与罗伯特·贝拉关于”轴心文明“的对话

2001年,《学术月刊》,刘宗周人谱的道德精神世界 —— 杜维明教授访谈

内容提要 本文以访谈形式阐述了杜维明教授对刘宗周人谱的学术见解: 1. 人谱的理论背景是对人的存在和存在条件的理解; 2. 其视天下安危为安危是一种 道德史观、鉴戒式的历史思维, 对清代史学有深刻影响; 3. 其以体验和体知、 由独体的 超越内在的性格展现了道德精神现象的世界。 关键词: 刘宗周人谱 人的存在 道德精神现象 作者东方朔, 复旦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Interview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1年,《学术月刊》,刘宗周人谱的道德精神世界 —— 杜维明教授访谈

2001年第2期,《国外社会科学》,杜维明:超越启蒙心态

摘要: 我们要超越启蒙心态,批判吸收其内在逻辑,从多种精神资源中吸收养料,建立一种共同体观。同时要认识到现代化不是一个同质的、西化的过程。儒家思想重视内在超越性,主张天人合一,具有重要的精神意义和生态价值。  作者: 杜维明 雷洪德 张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外语系,100871 刊名: 国外社会科学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ABROAD 年,卷(期): 2001, (2) 所属期刊栏目: 名人近作 分类号: B0 在线出版日期:2004年07月30日 页数:8 页码:14-21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gwshkx200102003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1年第2期,《国外社会科学》,杜维明:超越启蒙心态

2001年1月,《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引言 儒学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何在?笔者近年来因在哈佛求学之便,与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先生时有交谈。杜先生认为:目前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一个“十年机缘”。十年,作为一个时间跨度在人类历史中稍纵即逝,但这个儒学发展机缘已呼之欲出,就看我们能不能抓得住。 这将是跨越世界的十年! 一个世纪以来,儒学的命运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消长。在本世纪初“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中,儒学从两千年官方意识形态的正统席上游离出来,徘徊于少数与五四文化精英具有同等历史担待的学人之笔端。与五四时期主流知识分子决裂于传统的时代精神迥然一去的是,这一数十年以后才被人们认为“当代新儒家”的文化思潮,在其造端者那里就毫不含混地将中国文化现代再生的契机直指“晚周之遗轨”(熊十力语),直指孔子所奠定的儒家传统。几十年来,这一思潮以学统的形式一系相承,不绝如缕,并在空间上呈现由中国本土向港台的漂移。面对本世纪初以来应接不暇的种种现代化理论,20世纪儒学之惨淡经营较之于北宋初年“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景况远为甚矣。 ISBN:7-5004-2874-X

Posted in Book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1年1月,《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1月,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

儒家人文精神与文明对话——杜维明岳麓书院演讲笔录 肖永明 整理 朱院长、湖南卫视和岳麓书院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 大家好! 我感到万分荣幸,能够有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千年学府,在对儒家人文精神作出极大贡献的岳麓书院,提出文明对话的构想。就在今年10月7号到10号,我在北京参加了孔子诞辰2550周年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由国际儒联主持的,有17个国家的260多位学者参加的学术盛会。会议总共提出了160多篇论文,对儒家从曲阜所谓洙泗源流发展到中原文明,然后从中国发展到东亚,从亚洲面向全球,也就是说儒学发展的所谓三期,都作了超时代、跨文化的多学科的探索与研究。10月13号,在贵阳参加了以王阳明的“龙场顿悟”为主题的文化节。在修文县,也就是阳明顿悟的龙场,和贵州的许多学者乃至成千上万的同胞,一起探讨了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比如说“知行合一”、“致良知”和“事上磨练”。1996年我到贵阳的时候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王阳明,这些年大家对他都耳熟能详,对儒学情况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前两天,我们在武汉和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学者,像饶宗颐、任继愈、庞朴、裘锡奎、李学勤等一起参加了有关郭店楚暮出土竹简的学术讨论会,对儒家原始的古典形态特别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所体现的人文精神进行了一些诠释和了解。郭店的出土材料使我们对孔子的第一代学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有了一些文献上的证据。

Posted in Book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1年1月,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

【文章】2001年,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公共知识分子”与儒学的现代性发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01年第1期 (总第110期) 杜维明 (哈佛大学燕京学院 , 美国 马萨诸塞州 , 坎布里奇) ‘摘  要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资源 ,儒学具有现代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公共知识分子” 在儒学的发展中承担着难以 估量的作用。 分类号 :B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733X(2001) 01 – 0027 – 04 关键词 :儒学 ;传统文化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文章】2001年,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公共知识分子”与儒学的现代性发展

2001, Daedalus, The Ecological Turn in New Confucian Humanism: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Tu Weiming

Journal Article The Ecological Turn in New Confucian Humanism: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Tu Weiming Daedalus, Vol. 130, No. 4, Religion and Ecology: Can the Climate Change? (Fall, 2001), pp. 243-264 Topics: Human ecology,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Humans, Humanism,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1, Daedalus, The Ecological Turn in New Confucian Humanism: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Tu Weiming

2001 Fall,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Reviewed Work(s):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by Tu Wei-ming

Journal Article Review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by Tu Wei-ming Review by: Sor-hoon Tan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Vol. 8, No. 2 (FALL 2001), pp. 524-532 Peing University Library:https://www.jstor.org/action/doAdvancedSearch?searchType=facetSearch&sd=&ed=&f6=all&c1=AND&c5=AND&c3=AND&c2=AND&f0=au&group=none&c4=AND&f2=all&f1=all&acc=on&f3=all&q0=weiming&pagemark=cGFnZU1hcms9NQ%3D%3D&f4=all&f5=all&c6=AND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1 Fall,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Reviewed Work(s):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by Tu We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