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Lectures & Speeches

2017年10月21日,“选择理性、责任伦理和实践:孟学与中国和东亚传统”学术研讨会

会议合影 研讨会现场 2017年10月21日,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国孟子研究院、邹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选择理性、责任伦理和实践:孟学与中国和东亚传统”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王中江,中国孟子研究院书记赵永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倪培民,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李瑞全,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孙宝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任蜜林、匡钊,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谢晓东,以及来自各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王中江教授主持,杜维明先生、赵永和书记先后致辞。杜先生在致辞中表示,研究探讨孟子思想对整个儒学的发展意味深长,如何理解孟子学说中的理性、伦理都是十分重要的。他认为对孟子学说的诠释不应仅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伦理出发,还应注意其中与正在西方兴起的关怀伦理的契合之处。杜先生说他现在较为关注孟子心性之学的主体性问题,希望能通过大丈夫精神体现出的个人内在意志自由,打通人和天、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相参之路,发展具有孟学特色的主体关怀。 赵书记简要介绍了孟子研究院在孟子思想的传承弘扬与普及应用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同时也代表主办单位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本次研讨会中,各位学者围绕孟子的工夫论与本体的关系、孟子的伦理选择论、宋明理学家及现代新儒家对孟子人性论的发展、东亚儒学对孟子人性论的诠释、孟子的人性论与西方道德哲学等问题分别进行了发言。 讨论环节专家学者踊跃提问、畅所欲言,围绕发言内容积极探讨、交流。研讨会的举办为孟学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对将孟子研究院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孟学研究交流平台、世界孟学研究高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10月21日,“选择理性、责任伦理和实践:孟学与中国和东亚传统”学术研讨会

2017年9月22日,杜维明主讲:儒家精神人文主义,全球伦理困境的一种化解资源

如何从思孟心学开出精神人文主义?以“仁”为本体的世界伦理如何可能? 上周五(9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儒学大讲堂”首期和文汇讲堂第113-1期暨优秀传统文化“接着讲”首期双讲座开讲。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杜维明主讲《世界伦理构建与儒家天下关怀》,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倪培民和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吴震分别担任对话及点评嘉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系列五讲(简称“接着讲”五讲)由复旦大学和文汇报社联合主办,文汇讲堂和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承办。 23日已刊发互动精要《儒家伦理能让世界更美好吗?杜维明倪培民吴震答评》,25日刊发了《倪培民对话杜维明:“如何做人”使儒家与其他文明具有相通性》详见链接。今日与您继续分享:主讲嘉宾杜维明的演讲精华版。 主讲部分 儒家传统作为一个历史渊源流长、且有全球意义的地方知识,对于当下人类遭遇的困境,究竟有无可应对的方案?我研究儒家文化始于孟子心性之学,如何由孟子心性之学开展出精神人文主义,使之能与目前人类棘手的伦理学危难相关联?这是个集体课题。在此,想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我并不很乐观的思考并以此抛砖引玉。 问题的迭变 高中至大学在台湾学习儒学,赴美留学并无宣传之心,重在交流 我第一次接触儒家传统是在高一,那时学校里研究民族精神教育的周文杰老师为我们讲授四书,讲到《大学》,心中有些感触,但并不强烈。可当他讲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之时,我突然感觉开窍了:修齐治平的思想如此宽宏、伟大,是其他课程中未曾接触过的。因为喜欢,所以就跟着这位周老师去台湾师范大学旁听牟宗三先生讲授中国哲学课。听后有很大触动,所以就决定改报台湾大学为东海大学中文系,跟随牟宗三先生学习中国哲学。 1962年我来到美国学习,同时开始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里有两个误区,首先,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在美国才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并非如此,事实上,我是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始接触、学习儒家思想,在大学里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其次,我并非是去美国宣传儒家价值,让别人来认同这个学说。当时我做了一个对自己影响巨大的决定——以一种开放的心情与其他文化交流。如果在哈佛,发现了一些与儒家文化存在较大冲突的价值、理念或学术思想,且事实上它们更具说服力,我也会改变主张。 在西方各类对话中,重新理解、肯定、挖掘了儒家心性之学 在美国念书期间,我最想修哲学,但当时由奎因(Quine)主持的哈佛哲学系只关注五大方向:逻辑学、认识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本体论,并不开设我最关心最想学的伦理学、美学与宗教哲学,所以我经常在其他院系学习神学、社会学、人类学、比较文化、世界宗教等课程。 美国分析哲学家奎因及其著作《从逻辑的观点看》 但我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真正的文化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其实始于东海大学大四时期。那时,一批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耶鲁、哈佛等精英高校的助教来东海大学,我们跟随其中一位学习英文,越来越多的学术交流随之不断展开。赴美留学,我感到自己与五四时代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学者不同。我并非完全拜师,自认为还带有一些使命——同他们交流儒家学说。出乎我意料的是,美国的信息相当开放,很多学者愿意认真聆听我的观点。这使得我能在文明对话的基础上,重新理解、重新肯定、重新发掘儒家心性之学。 列文森认为儒家传统已是历史现象,1962年起,我就想证明这是误判 来到美国,我发现一个普遍观点:学术界多半都怀疑儒家是否能成为世界学术的一个侧面,或者成为世界学术主流中的一部分。伯克利大学列文森教授(Joseph R.Levenson,1920—1969)的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Confucian China and the Modern Fate)影响颇大,该书直截了当地说,“儒家的传统已经逐渐地成为历史现象、历史事实,不可能还会进一步发展”。他还举例说“像梁启超这样的知识分子,在感情上还是回忆着中国的过去,但在理智上已经决定认同西方文化”,在西方的主流学者确实都抛弃了儒家学说。 伯克利大学列文森教授及其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从1962年开始,我认为我应该做的事就是证明列文森教授误判了儒家传统。他代表了很多海外学者的认知,而在当时的中国大陆,批评儒家的人更多。这些误判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现代化。西化被认为就是现代化,而中国当时尚处在前现代化社会,一旦进入由科学、工业革命代表的现代化社会,儒家等传统的力量就会被逐渐消除。许多人认为,列文森是隔岸观火,对儒家的没落显示出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傲慢。他去世后,我和他的不少学生和同事交流,他们为其辩护:“杜维明,你不要忘记,列文森是在为儒家命运哭泣,他的内心满怀悲痛之情,在他看来,儒家的命运和他自己坚信不移的犹太教的命运,以及基督教的命运,抑或印度教的命运,所有精神文明的命运都是一样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会将它们消除,儒家只是其中一个。” 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不仅是中国问题,也是人类文明的境遇 当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在研究儒家传统时,不能让人了解它的源头活水,让它与我们的身心性命有所关联,就无法证明儒家这一精神文明还可以在21世纪复活;也无法证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一些传统的价值可以对现代化、现代性进行批判、反省甚至有所反思。因此,我认为,从事儒家研究或者认同儒家不仅仅是一个现代中国人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而是一个人类文明遇到的大困境。最大的追问在于人类应当走向何处?人类应当依靠何种力量和平共处?应当如何了解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曾经提出的天下观念、万物一体的观念是否已慢慢成为一种空想?或者说,那些价值、观念如何体现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当时,西方一些学者已经开始重新反思,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是否真如列文森所预言的那样已经消亡。1960年代末,列文森还未去世,他突然发现孔子及他的“克己复礼”成为中国思想界批判的主要对象,这让他十分震惊——一个学说真正的消亡在于它被遗忘,尚在被批判足以证明其生命力和现实的关怀与意义。 1978年,我跟随美国科学院的学术代表团短暂回国一个月,我意识到应该更加了解中国大陆的儒家文化,虽然我曾在中国台湾地区学习儒家,也接触到越南、韩国、日本以及欧美儒家。我深深感到,如果中国大陆的情况并未变化,或者多是反对儒家传统的声音,那么儒家的命运就会像列文森所说的那样。所以,1980年我受邀回到北京师范大学讲课8个月,边讲课边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儒家这个学术传统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存在光辉灿烂的一面?二是在中国大陆是否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学者群体?相对独立的意思是能独立判断学术标准、学术发展方向的意义和价值。 1980年代,杜维明参加北大学术讨论会二排左三张申府先生,一排右三梁漱溟先生,一排左二杜维明先生 在和老中青三代学者的交流中,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困境的探索 孟子心性之学超越了同时代的轴心文明思想,指归现实的终极意义 孟子所代表的心性之学,在不同时代中具有不同的特殊价值,都是一种对人的重新认识。强调孟子是一个“性善论”者,其实他说的是做人的道理。人在整个人类生物转化中的出现存在何种意义与何种价值?我们如何去认识它们?个人是否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发展这种资源,还是必须受外在影响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同时,作为一个人,我是否能通过自觉与反省,堂堂正正地做人?我之所以能够发挥更大价值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社会环境还是其它原因? 孟子“性善”的观念是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内心的恻隐之情,即内心对外部环境的健康反映,发挥自己做人的基本价值。这让我想起公元前800至500年的轴心时代,印度文明、希伯来文明、犹太文明与中国文明四大文明同时出现。当时只有中国文明未曾出现在被学术界中称作“超越”的突破,即人的最终极的价值关怀必须超越到现实世界之外,在上帝或在另一个理想世界里,孔子选择的人生意义在凡俗世界中俯拾皆是。因此,儒家传统是面对当时的存在对人类进行的反思,与亘古时代相比,是一个质的飞跃,那就是人类开始探索抽象且永恒的大问题。 杜维明认为:孟子的“四端说”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简单问题。它是自我认同的“立人之道” 由于这种外在超越的“缺失”,因此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过于关注现实,没有更高的意识与价值,没有到达“超越”这一层面。但孟子认为,一个人有很多向度,应当同时开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向度就是个人的主体性,它和人的四端密切相关。 四端是儒家称人应有的四种德行,包括仁、义、礼、智。其中,仁的这一端发自人的恻隐之情,包含着同情的意思,这种恻隐之情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能够充分发展人性最重要的资源。情的感受虽是个人且每人有所不同,但孟子认为情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能够将情推己及人,就逐渐可以将个人、家庭、邻里、社会甚至国家、天下都联系起来,成为一种向外推的精神世界。这种推己及人的情,发展到陆象山、王阳明时期,他们提出必须要优先树立我们作为人的大体,即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人就要做一个能够体现人性光辉的人,做一个像样的人。陆象山曾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做人,就应做一个对得起自己的人;立志是立自己的大志,可以推到家庭、他人即为大志。这也是孟子所说的“先立乎其大”。 “仁”如康德的自由意志,具有主体性,其本体意义可与天地一体 对于四端之一的“仁”,目前许多中国学者的研究已做出较大贡献。在马王堆出土的资料中,“仁”字是上“身”下“心”,身心为仁,这与一般意义上说的“仁”字有所不同,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学意义。所以,人的价值既是内在的、自我的,也是涵摄在关系网络中的。 通过对孟子的了解,我认为,仁爱的“仁”是指个人的主体性,这类似于康德说的“自由意志”。每个人都要有自由意志,没有理性就不会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道德人。而儒家仁爱的仁里包含的情,是为他人而生,生发到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与其他所有人进行对话,而这种相互对话所形成的社群以仁爱为主。仁爱不仅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爱己,三者不能分离。这就是孟子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9月22日,杜维明主讲:儒家精神人文主义,全球伦理困境的一种化解资源

2017年9月22日,“接着讲”首期③|杜维明主讲:儒家精神人文主义,全球伦理困境的一种化解资源

如何从思孟心学开出精神人文主义?以“仁”为本体的世界伦理如何可能? 上周五(9月22日)下午,复旦大学“儒学大讲堂”首期和文汇讲堂第113-1期暨优秀传统文化“接着讲”首期双讲座开讲。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杜维明主讲《世界伦理构建与儒家天下关怀》,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倪培民和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吴震分别担任对话及点评嘉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系列五讲(简称“接着讲”五讲)由复旦大学和文汇报社联合主办,文汇讲堂和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承办。 23日已刊发互动精要《儒家伦理能让世界更美好吗?杜维明倪培民吴震答评》,25日刊发了《倪培民对话杜维明:“如何做人”使儒家与其他文明具有相通性》详见链接。今日与您继续分享:主讲嘉宾杜维明的演讲精华版。 主讲部分 儒家传统作为一个历史渊源流长、且有全球意义的地方知识,对于当下人类遭遇的困境,究竟有无可应对的方案?我研究儒家文化始于孟子心性之学,如何由孟子心性之学开展出精神人文主义,使之能与目前人类棘手的伦理学危难相关联?这是个集体课题。在此,想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我并不很乐观的思考并以此抛砖引玉。 问题的迭变 高中至大学在台湾学习儒学,赴美留学并无宣传之心,重在交流 我第一次接触儒家传统是在高一,那时学校里研究民族精神教育的周文杰老师为我们讲授四书,讲到《大学》,心中有些感触,但并不强烈。可当他讲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之时,我突然感觉开窍了:修齐治平的思想如此宽宏、伟大,是其他课程中未曾接触过的。因为喜欢,所以就跟着这位周老师去台湾师范大学旁听牟宗三先生讲授中国哲学课。听后有很大触动,所以就决定改报台湾大学为东海大学中文系,跟随牟宗三先生学习中国哲学。 1962年我来到美国学习,同时开始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里有两个误区,首先,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在美国才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并非如此,事实上,我是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始接触、学习儒家思想,在大学里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其次,我并非是去美国宣传儒家价值,让别人来认同这个学说。当时我做了一个对自己影响巨大的决定——以一种开放的心情与其他文化交流。如果在哈佛,发现了一些与儒家文化存在较大冲突的价值、理念或学术思想,且事实上它们更具说服力,我也会改变主张。 在西方各类对话中,重新理解、肯定、挖掘了儒家心性之学 在美国念书期间,我最想修哲学,但当时由奎因(Quine)主持的哈佛哲学系只关注五大方向:逻辑学、认识论、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本体论,并不开设我最关心最想学的伦理学、美学与宗教哲学,所以我经常在其他院系学习神学、社会学、人类学、比较文化、世界宗教等课程。 美国分析哲学家奎因及其著作《从逻辑的观点看》 但我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真正的文化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其实始于东海大学大四时期。那时,一批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耶鲁、哈佛等精英高校的助教来东海大学,我们跟随其中一位学习英文,越来越多的学术交流随之不断展开。赴美留学,我感到自己与五四时代前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学者不同。我并非完全拜师,自认为还带有一些使命——同他们交流儒家学说。出乎我意料的是,美国的信息相当开放,很多学者愿意认真聆听我的观点。这使得我能在文明对话的基础上,重新理解、重新肯定、重新发掘儒家心性之学。 列文森认为儒家传统已是历史现象,1962年起,我就想证明这是误判 来到美国,我发现一个普遍观点:学术界多半都怀疑儒家是否能成为世界学术的一个侧面,或者成为世界学术主流中的一部分。伯克利大学列文森教授(Joseph R.Levenson,1920—1969)的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Confucian China and the Modern Fate)影响颇大,该书直截了当地说,“儒家的传统已经逐渐地成为历史现象、历史事实,不可能还会进一步发展”。他还举例说“像梁启超这样的知识分子,在感情上还是回忆着中国的过去,但在理智上已经决定认同西方文化”,在西方的主流学者确实都抛弃了儒家学说。 伯克利大学列文森教授及其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从1962年开始,我认为我应该做的事就是证明列文森教授误判了儒家传统。他代表了很多海外学者的认知,而在当时的中国大陆,批评儒家的人更多。这些误判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现代化。西化被认为就是现代化,而中国当时尚处在前现代化社会,一旦进入由科学、工业革命代表的现代化社会,儒家等传统的力量就会被逐渐消除。许多人认为,列文森是隔岸观火,对儒家的没落显示出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傲慢。他去世后,我和他的不少学生和同事交流,他们为其辩护:“杜维明,你不要忘记,列文森是在为儒家命运哭泣,他的内心满怀悲痛之情,在他看来,儒家的命运和他自己坚信不移的犹太教的命运,以及基督教的命运,抑或印度教的命运,所有精神文明的命运都是一样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会将它们消除,儒家只是其中一个。” 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不仅是中国问题,也是人类文明的境遇 当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在研究儒家传统时,不能让人了解它的源头活水,让它与我们的身心性命有所关联,就无法证明儒家这一精神文明还可以在21世纪复活;也无法证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一些传统的价值可以对现代化、现代性进行批判、反省甚至有所反思。因此,我认为,从事儒家研究或者认同儒家不仅仅是一个现代中国人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而是一个人类文明遇到的大困境。最大的追问在于人类应当走向何处?人类应当依靠何种力量和平共处?应当如何了解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曾经提出的天下观念、万物一体的观念是否已慢慢成为一种空想?或者说,那些价值、观念如何体现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当时,西方一些学者已经开始重新反思,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是否真如列文森所预言的那样已经消亡。1960年代末,列文森还未去世,他突然发现孔子及他的“克己复礼”成为中国思想界批判的主要对象,这让他十分震惊——一个学说真正的消亡在于它被遗忘,尚在被批判足以证明其生命力和现实的关怀与意义。 1978年,我跟随美国科学院的学术代表团短暂回国一个月,我意识到应该更加了解中国大陆的儒家文化,虽然我曾在中国台湾地区学习儒家,也接触到越南、韩国、日本以及欧美儒家。我深深感到,如果中国大陆的情况并未变化,或者多是反对儒家传统的声音,那么儒家的命运就会像列文森所说的那样。所以,1980年我受邀回到北京师范大学讲课8个月,边讲课边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儒家这个学术传统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存在光辉灿烂的一面?二是在中国大陆是否出现了相对独立的学者群体?相对独立的意思是能独立判断学术标准、学术发展方向的意义和价值。 1980年代,杜维明参加北大学术讨论会二排左三张申府先生,一排右三梁漱溟先生,一排左二杜维明先生 在和老中青三代学者的交流中,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困境的探索 孟子心性之学超越了同时代的轴心文明思想,指归现实的终极意义 孟子所代表的心性之学,在不同时代中具有不同的特殊价值,都是一种对人的重新认识。强调孟子是一个“性善论”者,其实他说的是做人的道理。人在整个人类生物转化中的出现存在何种意义与何种价值?我们如何去认识它们?个人是否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发展这种资源,还是必须受外在影响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同时,作为一个人,我是否能通过自觉与反省,堂堂正正地做人?我之所以能够发挥更大价值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社会环境还是其它原因? 孟子“性善”的观念是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内心的恻隐之情,即内心对外部环境的健康反映,发挥自己做人的基本价值。这让我想起公元前800至500年的轴心时代,印度文明、希伯来文明、犹太文明与中国文明四大文明同时出现。当时只有中国文明未曾出现在被学术界中称作“超越”的突破,即人的最终极的价值关怀必须超越到现实世界之外,在上帝或在另一个理想世界里,孔子选择的人生意义在凡俗世界中俯拾皆是。因此,儒家传统是面对当时的存在对人类进行的反思,与亘古时代相比,是一个质的飞跃,那就是人类开始探索抽象且永恒的大问题。 杜维明认为:孟子的“四端说”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简单问题。它是自我认同的“立人之道” 由于这种外在超越的“缺失”,因此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过于关注现实,没有更高的意识与价值,没有到达“超越”这一层面。但孟子认为,一个人有很多向度,应当同时开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向度就是个人的主体性,它和人的四端密切相关。 四端是儒家称人应有的四种德行,包括仁、义、礼、智。其中,仁的这一端发自人的恻隐之情,包含着同情的意思,这种恻隐之情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能够充分发展人性最重要的资源。情的感受虽是个人且每人有所不同,但孟子认为情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能够将情推己及人,就逐渐可以将个人、家庭、邻里、社会甚至国家、天下都联系起来,成为一种向外推的精神世界。这种推己及人的情,发展到陆象山、王阳明时期,他们提出必须要优先树立我们作为人的大体,即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人就要做一个能够体现人性光辉的人,做一个像样的人。陆象山曾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做人,就应做一个对得起自己的人;立志是立自己的大志,可以推到家庭、他人即为大志。这也是孟子所说的“先立乎其大”。 “仁”如康德的自由意志,具有主体性,其本体意义可与天地一体 对于四端之一的“仁”,目前许多中国学者的研究已做出较大贡献。在马王堆出土的资料中,“仁”字是上“身”下“心”,身心为仁,这与一般意义上说的“仁”字有所不同,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学意义。所以,人的价值既是内在的、自我的,也是涵摄在关系网络中的。 通过对孟子的了解,我认为,仁爱的“仁”是指个人的主体性,这类似于康德说的“自由意志”。每个人都要有自由意志,没有理性就不会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道德人。而儒家仁爱的仁里包含的情,是为他人而生,生发到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与其他所有人进行对话,而这种相互对话所形成的社群以仁爱为主。仁爱不仅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爱己,三者不能分离。这就是孟子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9月22日,“接着讲”首期③|杜维明主讲:儒家精神人文主义,全球伦理困境的一种化解资源

2017年8月13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仪式暨“学以成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

会议现场 郝平为学术委员会主席杜维明先生颁发聘书 合影 2017年8月13-14日,在距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2018)正式召开一周年之际,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仪式暨“学以成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知名大学哲学系及哲学学术机构的著名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全面启动了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组织和筹备工作,并就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学以成人”展开了深入的学理讨论。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世界哲学大会秘书处及北京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旨在凝聚全国乃至海内外哲学界的力量,正式成立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进而全面推动将于2018年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的各项筹备组织工作。与此同时,会议以严肃深入的学术探讨形成学术界和思想界对“学以成人”主题的共识,探索哲学人文领域多元研究,加强中国与世界在哲学人文领域的交流,提升当代中国哲学的全球影响力。此外,通过各项筹备活动和公众传播,提升社会各界对于世界哲学大会的了解,扩大世界哲学大会的社会影响力。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莫兰(Dermot Moran)先生、秘书长斯卡兰提诺(Luca M. Scarantino)先生、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院士,以及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和校长林建华应邀出席仪式并致辞。会议还邀请了哲学泰斗张世英先生,国际著名儒学家杜维明先生,著名哲学家孙正聿先生,北大校友、著名企业家俞敏洪先生,以及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主任王博等五位嘉宾作大会主题报告。会议期间,参与会议的百余位海内外知名哲学家围绕“学以成人”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举行了工作会议,讨论了世界哲学大会组织工作的相关事宜。 会议于2017年8月13日上午9时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开幕,王博主持会议。林建华首先致辞,他在以“哲学的力量”为主题的致辞中代表北京大学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感谢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及海内外哲学界同仁对大会筹备的支持,同时也期待“哲学家们的思想碰撞,能够促进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等重要的时代论题”。 莫兰先生、斯卡兰提诺先生先后致辞,他们分别回顾了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和世界哲学大会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与中国结缘的过程,并且感谢中国组委会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韩启德院士在致辞中从健康与生活方式着眼,强调科技与人文关怀视野中多元哲学交流和学术探讨的重要性,并期许世界哲学大会的召开能推动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在世界人文发展的历史潮流中担当更为重要的责任。 郝平宣布了中国组委会(学术部分)名单,并为学术委员会主席杜维明先生,组委会秘书长仰海峰、胡新龙、刘哲颁发聘书。中国组委会的成立标志着世界哲学大会的组织工作全面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大会特邀主题报告人就“学以成人”这一主题进行了五场主题报告。哲学泰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以“世界哲学在走向中西哲学互通互融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为题,精当阐释了中西哲学互融互通的可能性与重要性,张世英先生强调:“世界哲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这是世界哲学在走向中西哲学互通互融的大道上最重大的、前进性的一步。”杜维明先生从全球化视角下的文明挑战及确立普世价值的视角出发,说明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在“学以成人”的主题框架中的多元对话的必要性,并强调了儒学在全球化时代的独特文化及伦理价值。 孙正聿先生发表了题为“哲学何以使人‘学以成人’”的主题报告,他从哲学思考提供的“大问题”“大逻辑”“大智慧”“大手笔”中说明哲学提供的人类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可能性。俞敏洪先生则从文化、人生与自我发展的进路讨论“学以成人”的含义及其当代价值,强调在社会发展与个体生活中持续自我反思的价值。王博教授以“无法‘完成’的人”为题,从人类的历史性、生活经验的当下性、个体生命的过程性及自我反思与个体存在的张力角度出发,结合中西哲学传统中的思想资源,强调“无法被定义”是人的自由向度,“非现成和无法完成的向度”。这个向度通过不断地否定关于自身的具体定义,甚至与“定义”本身的抗争,构成了人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的重要内涵。与此同时,王博教授也强调了世界的“属人性”,人创造了世界,因此世界发展的过程恰是人自身发展的无限可能的展开。 主题报告人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学以成人”的内涵及其思想价值。主题报告结束之后,百余名来自全球各个大学及科研机构的著名哲学家围绕“学以成人”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和思想碰撞。 据悉,世界哲学大会起始于1900年,是由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发起主办,在全球各个大洲的哲学学术中心召开,是全球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主题最为开放的哲学学术盛会。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http://wcp2018.pku.edu.cn)是在亚洲举行的第二次,也是在中国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哲学大会。本次大会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确定了以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为指引的全体大会。会议将邀请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参会,举行8场专题讲座,另设主题涵盖广泛的99场分组会议。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哲学家将汇聚中国,围绕多元的哲学传统和哲学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会议场所,更是几千年文明传统的精神积淀,以及过去100多年来的哲学探索和思考。北京吸引的也不仅仅是来自全球的哲学家,更是人类共同的生活智慧和思辨成就。这是中国思想界和全球哲学家们互相了解的重要机遇,也是中国哲学展现自己、走向世界的重要机遇。 随着大会组委会的成立,具体组织和筹备工作将紧锣密鼓地展开,一系列围绕世界哲学大会的学术和文化活动也将陆续举行。世界哲学大会的筹备和召开必将推动全球及中国哲学界的交流与互动,也将进一步提升哲学人文学术的社会影响力。 摄影:刘月玲 易文英 编辑:安宁 原文链接: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7-08/14/content_298863.htm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8月13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仪式暨“学以成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

2017年8月13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仪式暨“学以成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会议现场 郝平为学术委员会主席杜维明先生颁发聘书 合影 2017年8月13-14日,在距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2018)正式召开一周年之际,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仪式暨“学以成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知名大学哲学系及哲学学术机构的著名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全面启动了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组织和筹备工作,并就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主题“学以成人”展开了深入的学理讨论。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世界哲学大会秘书处及北京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旨在凝聚全国乃至海内外哲学界的力量,正式成立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进而全面推动将于2018年8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的各项筹备组织工作。与此同时,会议以严肃深入的学术探讨形成学术界和思想界对“学以成人”主题的共识,探索哲学人文领域多元研究,加强中国与世界在哲学人文领域的交流,提升当代中国哲学的全球影响力。此外,通过各项筹备活动和公众传播,提升社会各界对于世界哲学大会的了解,扩大世界哲学大会的社会影响力。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莫兰(Dermot Moran)先生、秘书长斯卡兰提诺(Luca M. Scarantino)先生、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院士,以及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和校长林建华应邀出席仪式并致辞。会议还邀请了哲学泰斗张世英先生,国际著名儒学家杜维明先生,著名哲学家孙正聿先生,北大校友、著名企业家俞敏洪先生,以及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主任王博等五位嘉宾作大会主题报告。会议期间,参与会议的百余位海内外知名哲学家围绕“学以成人”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举行了工作会议,讨论了世界哲学大会组织工作的相关事宜。 会议于2017年8月13日上午9时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开幕,王博主持会议。林建华首先致辞,他在以“哲学的力量”为主题的致辞中代表北京大学及世界哲学大会中国组委会感谢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及海内外哲学界同仁对大会筹备的支持,同时也期待“哲学家们的思想碰撞,能够促进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等重要的时代论题”。 莫兰先生、斯卡兰提诺先生先后致辞,他们分别回顾了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和世界哲学大会的发展历史,以及其与中国结缘的过程,并且感谢中国组委会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韩启德院士在致辞中从健康与生活方式着眼,强调科技与人文关怀视野中多元哲学交流和学术探讨的重要性,并期许世界哲学大会的召开能推动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在世界人文发展的历史潮流中担当更为重要的责任。 郝平宣布了中国组委会(学术部分)名单,并为学术委员会主席杜维明先生,组委会秘书长仰海峰、胡新龙、刘哲颁发聘书。中国组委会的成立标志着世界哲学大会的组织工作全面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大会特邀主题报告人就“学以成人”这一主题进行了五场主题报告。哲学泰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以“世界哲学在走向中西哲学互通互融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为题,精当阐释了中西哲学互融互通的可能性与重要性,张世英先生强调:“世界哲学大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这是世界哲学在走向中西哲学互通互融的大道上最重大的、前进性的一步。”杜维明先生从全球化视角下的文明挑战及确立普世价值的视角出发,说明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在“学以成人”的主题框架中的多元对话的必要性,并强调了儒学在全球化时代的独特文化及伦理价值。 孙正聿先生发表了题为“哲学何以使人‘学以成人’”的主题报告,他从哲学思考提供的“大问题”“大逻辑”“大智慧”“大手笔”中说明哲学提供的人类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可能性。俞敏洪先生则从文化、人生与自我发展的进路讨论“学以成人”的含义及其当代价值,强调在社会发展与个体生活中持续自我反思的价值。王博教授以“无法‘完成’的人”为题,从人类的历史性、生活经验的当下性、个体生命的过程性及自我反思与个体存在的张力角度出发,结合中西哲学传统中的思想资源,强调“无法被定义”是人的自由向度,“非现成和无法完成的向度”。这个向度通过不断地否定关于自身的具体定义,甚至与“定义”本身的抗争,构成了人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的重要内涵。与此同时,王博教授也强调了世界的“属人性”,人创造了世界,因此世界发展的过程恰是人自身发展的无限可能的展开。 主题报告人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学以成人”的内涵及其思想价值。主题报告结束之后,百余名来自全球各个大学及科研机构的著名哲学家围绕“学以成人”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和思想碰撞。 据悉,世界哲学大会起始于1900年,是由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发起主办,在全球各个大洲的哲学学术中心召开,是全球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主题最为开放的哲学学术盛会。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http://wcp2018.pku.edu.cn)是在亚洲举行的第二次,也是在中国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哲学大会。本次大会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确定了以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和传统为指引的全体大会。会议将邀请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参会,举行8场专题讲座,另设主题涵盖广泛的99场分组会议。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哲学家将汇聚中国,围绕多元的哲学传统和哲学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会议场所,更是几千年文明传统的精神积淀,以及过去100多年来的哲学探索和思考。北京吸引的也不仅仅是来自全球的哲学家,更是人类共同的生活智慧和思辨成就。这是中国思想界和全球哲学家们互相了解的重要机遇,也是中国哲学展现自己、走向世界的重要机遇。 随着大会组委会的成立,具体组织和筹备工作将紧锣密鼓地展开,一系列围绕世界哲学大会的学术和文化活动也将陆续举行。世界哲学大会的筹备和召开必将推动全球及中国哲学界的交流与互动,也将进一步提升哲学人文学术的社会影响力。 摄影:刘月玲 易文英 编辑:安宁 原文链接: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7-08/14/content_298863.htm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8月13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仪式暨“学以成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June 30, 2017, Lecture o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Morality of Reciprocity

Invited by Pro. Tu Weiming,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 at Peking University, Pro. Leonard Harri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t Purdue University delivered a speech titled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Morality of Reciprocity” at 3:00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Other activities | Comments Off on June 30, 2017, Lecture o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Morality of Reciprocity

2017年6月24-25日,“当代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嵩阳书院学术会议系列之四)

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嵩阳书院联合举办的“当代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嵩阳书院学术会议系列之四)于2017年6月24-25日在嵩山脚下的千年学府嵩阳书院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的26位学者就“当代儒学开展的前景”、“当代儒学发展的分析与反思”、“儒学与世界哲学”、“儒学与政道“、”经典诠释与创造性发展“及”儒家经典与现代教育“等六个分论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从历史的维度上来看,是上世纪初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浪潮的逆转;从空间维度看,是非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现代化语境中崛起的重要构成。这一转折发生发展的轨迹,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正是基于对这一转折的重要性的认识。这一转折当中出现的各种学派涌流的相互激荡,各个层面侧重和各种做法的分殊,既反映了儒学复兴的活跃和生命力,也包含了需要引起注意的种种问题和令人不安的倾向。本次研讨会邀请当代儒学复兴的部分主要代表,“嵩山论道”,一起当面交流切磋,以期对当代儒学发展的经验、现状和方向作出一些分析和思考。 嵩阳书院执行副院长孙培新先生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他用清朝乡贤耿介的诗《落成嵩阳书院》欢迎各位学者的到来:“焕然坛坫开中天,冠盖如云萃众贤。自是秉彝同好德,洛闽今日见薪传。” 他说,在此二程曾经讲过学的地方,今天的会议又一次“萃众贤”,见证了儒学开展的“薪传”。 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在发言中肯定了近年来大陆儒学的波澜壮阔的气象,他期待并坚信“思孟心学”所体现的仁道必能扬弃启蒙心态所突出的凡俗的人文主义而成为人类21世纪探究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参照。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的发言集中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指出了传承对于创造发展的重要意义。 与会学者们认为,当前的儒学复兴显示了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回归。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回归要求我们超出中西二元分立的对立性的思维,站在统摄的高度,容纳不同文明的成果,转消极被动接受西方文明为主动参与世界文明的构建,让儒学为人类提供共享的智慧与价值理念。 学者们对当今国学热中出现的一些乱象也提出了警告,比如原教旨主义的儒学、庸俗化的儒学、盲从和迷信的复活、只要求背诵不讲义理等。杜维明先生在会议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如果说过去儒学碰到的困难是太边缘化了,没有发言权,现在的困难正好相反,是它变成了强势。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6月24-25日,“当代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嵩阳书院学术会议系列之四)

2017年6月9日—11日,“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腾讯道学北京讯(王淇)2017年6月9日—11日,“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阳明学中心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含港澳台)、美国、日本、韩国、希腊、以色列等12个国家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并参加讨论。这次会议也是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前奏。 杜维明教授(摄影:李欢欢) 6月9日下午,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的主持下,会议拉开了序幕。北京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刘哲教授首先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哲学研究者们表示欢迎。他说:“这次会议是对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进行哲学探讨的出色开始。2018年即将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将对不仅中国哲学,而且哲学本身在人性多重维度中的角色进行反思和讨论。” 刘哲教授(摄影:李欢欢) 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主席王蓉蓉教授致辞说,本次会议是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SACP)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活动。SACP成立之初,主要致力于将亚洲哲学列入西方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主要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促进不同哲学传统对话的范畴,随着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那么,亚洲哲学如何做出卓荦不群、启示未来哲学思考的贡献呢? 王蓉蓉教授(摄影:李欢欢) 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对中西哲学交流无疑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他期望,当前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宗教能够从极权宗教走向人文宗教。而儒家倡导以“和为贵”、道家酝酿着“天和”、“人和”、“心和”的思想观念,中国化的佛教也从世俗生活的一面倡行一种和谐的伦理,他觉得其中所焕发的人文精神就是解决问题的希望所在。 陈鼓应教授(摄影:李欢欢) 接下来,北京大学郑开教授和比利时鲁汶大学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分别做了主旨报告。北京大学郑开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本体论的误置与形上学的重建》,他从批判性反思和建设性思考两个方面展开了对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的探讨。一方面,他指出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广泛存在“本体论的误置”。中国哲学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古希腊形而上学或本体论那种依于逻辑和语言来分析“是”、探究“存在”(being)的传统。在中国哲学研究中使用“本体”或者“本体论”概念,难免有“实体”(ousia,substance)或“实体化”之嫌,因此需要审慎。 另一方面,郑开教授希望借助道家哲学探求中国哲学的理论范式。他依照“无”的思想逻辑对道家形而上学多元复杂的理论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道家形而上学既涉及了物理学(自然哲学)、知识论和伦理学(含政治哲学)等思想世界的内容,更开拓出更高层次的、以心性论为基础的精神境界,境界形而上学确是道家哲学的最终归宿。可见,道家形而上学深闳广大,其中心性论、实践智慧、精神哲学和境界理论等最具特色,恰好与西方形而上学之核心部分——逻辑学、知识论和本体论——迥然异趣。如果说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的基础是“主客两分”,那么自战国中期以降的中国哲学则更倾向于打破主客两分藩篱,进入“主客混冥”的精神境界。 郑开教授(摄影:李欢欢) 比利时鲁汶大学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名”或“不名”:早期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问题》,她发现早期中国文献对如何给事物命名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她用了三种方法论工具来分析中国传统对命名或称谓的重视:其一,为来自西方修辞传统的paradiastole,早期诸子往往不会将现实存在诉诸于超越领域,而是仔细厘清相似或相异的概念,通过“名”来裁制尚未被裁制的、辨析尚未被辨析的。其二,为分析哲学中的“诱导界说”(persuasive definition),观念或术语具有描述性与情感性两重意涵,因而对某观念的新诠释也有两种途径。以先秦诸子如何明确指称或定义“忠”、“孝”为例,当对“忠”、“孝”持有混合或较为温和的立场时,人们可以论证在某些情形下舍弃忠孝而追寻更高的道德准则乃是英勇的选择,由此挑战既有的情感意义。而如果某一群体极其拥护“忠”、“孝”所具备的强烈情感意涵,人们会通过改变观念的描述意涵,从而为自己忤逆昏庸之父或暴君的行为做辩护。其三,为孔子、儒家或中国哲学所提出的“正名”说。尽管正名这一概念有着古老根源,现有的关于正名的流行解释主要是由胡适对孔子的看法所引发的,戴卡琳认为这也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外来的、不合时宜的工具。中国早期大师们对于命名和指定的坚持是后学误读基础上的建构。在战国时期的资料中,正名既不是非常重要的,也不是特别连贯的。它被看作是属于统治者的,也许由一位臣子辅佐,由强大的文士运用(在汉朝)。与孔子自己曾做过的修辞活动没有明确的关联。上述三种方法论工具,一方面可用以探索中国哲学对某一概念如何被定义,或某一情境如何被称谓的关注,以及这种关注的特性。与此同时,它们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误读原始论证。 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摄影:李欢欢) 6月10日—6月11日,围绕着“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这个主题,研讨会热烈开展。与会学者讨论的子议题包括:“中国哲学的理论特征和研究方法”、“中国哲学中的政治与人性”、“中国哲学的历史与理论”、“儒家哲学研究的新视界”、“道家哲学的多样进路”、“道家政治哲学和境界理论”、“作为中国哲学问题的语言、逻辑和知识”、“中西哲学之间理解之路:翻译、研究和讨论”、“中国哲学通向亚洲哲学”、“印度哲学和佛教哲学”、“印度美学中的Mimesis(Anukaran?a or Anukr?ti)”、“对比哲学人类学”、“自由与个人主义”、“比较伦理学”、“作者与评论者面对面:现象学与跨文化理解——寻找一个新的文化体”、“中国哲学的成己之学”、“榜样的作用”、“经典诠释和理论分析”、“认识论与共同体”、“世界哲学”、“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和亚洲哲学”等,通过自由而热烈的讨论,促进了学问之研讨、思想之交流、文化之对话。 大会现场(摄影:李欢欢) 11日傍晚,会议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院落下了帷幕。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主持了闭幕式,杜维明、安乐哲、王中江、陈鼓应教授发表大会演讲。演讲内容丰富而深邃,会场气氛热烈而愉快。与会学者欢聚北京,用火炬一般的思维启迪点燃彼此,愉快而富有收获的三天转瞬即逝,未尽之意将在2018年的世界哲学大会继续。 编辑:刘源 责任编辑:liuyuanliu 原文转自腾讯道学:http://dao.qq.com/a/20170613/025526.htm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Recent Events | Comments Off on 2017年6月9日—11日,“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April 5, 2017, Lecture & Workshop on “Learning to be Human and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Hosted by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 (IAHS) and the World Ethics Institute Beijing (WEIB), a Lecture & Workshop on “Learning to be Human and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took place on April 5, 2017 at m. 108, Bldg. 1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April 5, 2017, Lecture & Workshop on “Learning to be Human and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en]The 1st Sinyi Lecture was held on Dec. 8, 2016[:zh]2016年12月8日,“信义讲座:走出世界经济的困局——儒家伦理的现代经济使命”在北京大学举行[:]

[:en] Hosted by the Sinyi Center for Culture Studies at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 (IAHS) and by the World Ethics Institute Beijing (WEIB) at Peking University, the 1st Sinyi Lecture took place on December 8, 2016. Sinyi Lectur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IAHS Updat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en]The 1st Sinyi Lecture was held on Dec. 8, 2016[:zh]2016年12月8日,“信义讲座:走出世界经济的困局——儒家伦理的现代经济使命”在北京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