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 Weiming's Blog
Search
Quick Facts
World Philosophy Day is annually observed on the third Thursday of November to honor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around the world. It is a day for people to share thoughts, openly explore and discuss new ideas and inspire public debate or discussion on society’s challenges.
-
Recent Posts
Links
Archives
- July 2023 (1)
- October 2019 (2)
- September 2019 (3)
- May 2019 (2)
- April 2019 (1)
- March 2019 (1)
- February 2019 (3)
- January 2019 (3)
- December 2018 (3)
- November 2018 (4)
- October 2018 (1)
- September 2018 (5)
- August 2018 (15)
- June 2018 (1)
- May 2018 (5)
- April 2018 (4)
- March 2018 (1)
- February 2018 (1)
- January 2018 (1)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6)
- October 2017 (4)
- September 2017 (2)
- August 2017 (6)
- July 2017 (2)
- June 2017 (9)
- May 2017 (5)
- April 2017 (6)
- March 2017 (6)
- February 2017 (7)
- January 2017 (46)
- December 2016 (45)
- October 2016 (2)
- July 2016 (2)
- June 2016 (1)
- May 2016 (5)
- April 2016 (2)
- March 2016 (1)
- February 2016 (1)
- November 2015 (4)
- September 2015 (2)
- January 2015 (1)
- November 2014 (1)
- October 2014 (1)
- September 2014 (4)
- August 2014 (1)
- May 2014 (2)
- February 2014 (1)
- December 2013 (1)
- November 2013 (3)
- September 2013 (3)
- August 2013 (1)
- July 2013 (1)
- June 2013 (5)
- May 2013 (2)
- January 2013 (4)
- December 2012 (2)
- November 2012 (2)
- October 2012 (3)
- September 2012 (3)
- August 2012 (1)
- July 2012 (2)
- June 2012 (1)
- April 2012 (1)
- February 2012 (5)
- January 2012 (1)
- December 2011 (1)
- November 2011 (8)
- September 2011 (1)
- July 2011 (3)
- June 2011 (5)
- April 2011 (7)
- March 2011 (8)
- February 2011 (1)
- January 2011 (2)
- December 2010 (9)
- November 2010 (8)
- October 2010 (3)
- September 2010 (4)
- July 2010 (1)
- June 2010 (4)
- May 2010 (2)
- April 2010 (2)
- March 2010 (8)
- February 2010 (8)
- January 2010 (7)
- December 2009 (3)
- November 2009 (5)
- October 2009 (1)
- September 2009 (1)
- July 2009 (2)
- January 2009 (1)
- November 2008 (1)
- October 2008 (3)
- July 2008 (1)
- April 2008 (1)
- January 2008 (5)
- December 2007 (3)
- September 2007 (3)
- August 2007 (4)
- July 2007 (1)
- June 2007 (6)
- May 2007 (6)
- January 2007 (3)
- December 2006 (1)
- November 2006 (1)
- October 2006 (1)
- March 2006 (1)
- January 2006 (3)
- November 2005 (2)
- April 2005 (1)
- March 2005 (1)
- February 2005 (2)
- January 2005 (2)
- December 2004 (1)
- August 2004 (2)
- March 2004 (1)
- February 2004 (1)
- January 2004 (3)
- August 2003 (2)
- July 2003 (1)
- June 2003 (1)
- March 2003 (1)
- February 2003 (1)
- January 2003 (3)
- August 2002 (1)
- June 2002 (2)
- February 2002 (1)
- January 2002 (6)
- November 2001 (1)
- July 2001 (1)
- May 2001 (2)
- April 2001 (7)
- March 2001 (8)
- February 2001 (6)
- January 2001 (6)
- December 2000 (2)
- October 2000 (1)
- May 2000 (1)
- March 2000 (1)
- January 2000 (5)
- December 1999 (1)
- October 1999 (1)
- May 1999 (1)
- January 1999 (5)
- October 1998 (1)
- June 1998 (1)
- April 1998 (1)
- July 1997 (1)
- May 1997 (1)
- March 1997 (1)
- January 1997 (1)
- December 1996 (1)
- September 1996 (1)
- June 1996 (1)
- April 1996 (1)
- February 1996 (2)
- January 1996 (2)
- October 1995 (1)
- March 1995 (1)
- January 1995 (4)
- December 1994 (1)
- August 1994 (1)
- January 1994 (1)
- November 1993 (1)
- October 1993 (1)
- January 1993 (1)
- May 1992 (1)
- January 1992 (1)
- March 1990 (1)
- January 1990 (1)
- August 1989 (1)
- June 1989 (1)
- October 1988 (1)
- January 1988 (2)
- July 1987 (1)
- January 1987 (1)
- July 1986 (1)
- January 1986 (1)
- January 1983 (1)
- July 1981 (2)
- January 1981 (1)
- November 1979 (1)
- June 1979 (1)
- February 1979 (1)
- April 1978 (2)
- January 1978 (3)
- November 1977 (1)
- October 1977 (1)
- August 1977 (1)
- June 1977 (1)
- January 1977 (1)
- January 1976 (1)
- October 1974 (1)
- May 1974 (1)
- May 1971 (1)
- August 1970 (1)
- January 1970 (7)
Categories
- Powered by Google Translate.
Category Archiv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2017年8月3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北京2018)主旨
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学以成人”(Learning to be Human),全体大会、专题分会、特约讲座、99个分组会议,将汇集东西南北各国哲学家,还有各时代的先知、智者、哲人的灵魂相伴,以前所未有广度、深度,多种多样的交流形式,从自我,社会,自然,天道,和传统五个维度对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进行立体的哲学探索。 各轴心文明,非轴心文明,和其他文明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先哲们在知性、理性、悟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狭义而言,哲学起源于希腊,在现代欧美发扬光大。当然,希伯来,印度,中国的先知智者同样为人类智慧、思想、哲学、及精神世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还有世界各地原住民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口口相传的,同样是世界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源。 多种多样的精神传统,是哲学充分发展,保持创造性,建立意义,智慧传承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的共同道场。多元,开放,应该是当代哲学界的自然生态,包容应该是哲学家的自觉选择。通过此次大会,哲学家们将跨越性别、种族、年龄、宗教、文化,学术领域,相互沟通,相互参照,拓宽百余年哲学的狭隘的定义及偏重理性分析、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重构哲学范式,重组哲学话语架构,解析知识、智慧、精神性对于哲学的意义。 哲学不仅仅是理性思辨、自我反思,追求真理和意义的学问,也是学做人的学问。“学以成人”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认知,也是行为。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是一个网络的中心点,也是另一个中心点的组成部分。学做人,必然牵涉到它者,如家庭、群体、民族、社会、国家、宇宙。从生物人到文化人、文明人、政治人、经济人、生态人等等,包括各种人物角色的转换,人始终处在转化和被转化,塑造和被塑造的变化过程之中。人在永恒中短暂,人也能在短暂中永恒,人即是哲学。 人是宇宙的观察者,欣赏者,参与者,也是共同创造者。人可以与天地万物形成一体,也可以成为粗暴的掠夺者和对立者。近年来,保护主义,极端主义,沙文主义,民族主义,排外情结弥漫全球,世界秩序被颠覆,被解构,危机中需要哲学,需要哲学家为人类精神世界注入新的力量。 (为了确保中国申办成功,杜维明主动要求放弃呼声很高的世界哲学大会的竞选,最终以64票的第二高的得票数再次当选执行委员。得票数最高者是东道主Luca秘书长。现象学家Moran 当选主席。最低当选票数为22票。得票21张及以下即告落选。) 腾讯 https://mp.weixin.qq.com/s/lfjhnrIduHHEPdPi4-G68A
Posted in Articl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17年8月3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北京2018)主旨
2010年7月13-14日,“中国哲学的身体维度”学术研讨会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本次会议由杜维明院长发起,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举办此次的海峡两岸“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学术研讨会,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再林教授主持,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探讨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身体维度”这一主题,就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能否成立,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能否带来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这种身体研究能否为人类当前面临的大问题提供不同于西方的解答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本会议为高等人文研究院就身体维度这一重要课题的第一次讨论会,对中国哲学的研究有前沿性意义。参加会议的学者包括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张祥龙教授、张再林教授、王庆节教授、张曙光教授、李河研究员、杨大春教授、陈立胜教授。 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北京大学高研院暑期学术工作坊综述 View the Body from Chinese Philosophy 作者: 张兵 Author: Zhang Bing 刊名: 世界哲学 Journal: WORLD PHILOSOPHY 年,卷(期): 2010, (6) 所属期刊栏目: 海内外学术新观察 分类号: B21 在线出版日期: 2011年05月25日 页数:9 页码:131-139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zxyc201006013#
Posted in Articl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IAHS Update,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10年7月13-14日,“中国哲学的身体维度”学术研讨会
June 24-25, 2017, Symposium 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 held in the Songyang Academy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 at Peking University and Songyang Academy, a symposium 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 (Songyang Academy Conference Series No. Four) was held on June 24-25, 2017 a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Comments Off on June 24-25, 2017, Symposium 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nfucianism” held in the Songyang Academy
2017年6月24-25日,“当代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嵩阳书院学术会议系列之四)
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嵩阳书院联合举办的“当代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嵩阳书院学术会议系列之四)于2017年6月24-25日在嵩山脚下的千年学府嵩阳书院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的26位学者就“当代儒学开展的前景”、“当代儒学发展的分析与反思”、“儒学与世界哲学”、“儒学与政道“、”经典诠释与创造性发展“及”儒家经典与现代教育“等六个分论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从历史的维度上来看,是上世纪初全盘否定中国文化浪潮的逆转;从空间维度看,是非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现代化语境中崛起的重要构成。这一转折发生发展的轨迹,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正是基于对这一转折的重要性的认识。这一转折当中出现的各种学派涌流的相互激荡,各个层面侧重和各种做法的分殊,既反映了儒学复兴的活跃和生命力,也包含了需要引起注意的种种问题和令人不安的倾向。本次研讨会邀请当代儒学复兴的部分主要代表,“嵩山论道”,一起当面交流切磋,以期对当代儒学发展的经验、现状和方向作出一些分析和思考。 嵩阳书院执行副院长孙培新先生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他用清朝乡贤耿介的诗《落成嵩阳书院》欢迎各位学者的到来:“焕然坛坫开中天,冠盖如云萃众贤。自是秉彝同好德,洛闽今日见薪传。” 他说,在此二程曾经讲过学的地方,今天的会议又一次“萃众贤”,见证了儒学开展的“薪传”。 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在发言中肯定了近年来大陆儒学的波澜壮阔的气象,他期待并坚信“思孟心学”所体现的仁道必能扬弃启蒙心态所突出的凡俗的人文主义而成为人类21世纪探究和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参照。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的发言集中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指出了传承对于创造发展的重要意义。 与会学者们认为,当前的儒学复兴显示了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回归。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回归要求我们超出中西二元分立的对立性的思维,站在统摄的高度,容纳不同文明的成果,转消极被动接受西方文明为主动参与世界文明的构建,让儒学为人类提供共享的智慧与价值理念。 学者们对当今国学热中出现的一些乱象也提出了警告,比如原教旨主义的儒学、庸俗化的儒学、盲从和迷信的复活、只要求背诵不讲义理等。杜维明先生在会议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如果说过去儒学碰到的困难是太边缘化了,没有发言权,现在的困难正好相反,是它变成了强势。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Comments Off on 2017年6月24-25日,“当代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嵩阳书院学术会议系列之四)
2017年6月12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马一浮学术的当代意义
马一浮(1883-1967),浙江会稽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同为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家学深厚,是近代最早接触西方思想的学人之一。他于1901年与谢无量、马君武在上海成立“翻译会社”,出版了《二十世纪翻译世界》,1902-1904年间赴美国、德国、西班牙、日本学习语言和西方思想,在日本期间积极向《民报》投稿。然而归国后他却诀别西学,终身致力于中国传统学问,并于1939年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担任院长兼主讲,效仿宋明儒者的社会参与形式。如果说梁启超式的学人对传统抱有“温情与敬意”,马一浮则完全忠实于传统,在他而言,西学所呈现的真理是片面的,以国学形塑个体心灵和中国社会才是唯一的道路,而国学又以六经作为统摄,“今先楷定国学名义,举此一名,该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本期推送杜维明先生2013年4月23日在“马一浮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学研讨会”上所做的演讲。 杜维明:《马一浮学术的当代意义》 今天我作为言者,我不是直接谈马一浮先生的哲学,而是谈它现代的含义,具体地说,在诚信缺失、道德最低的底线已经不能维持这样一个非常困难的时候,马—浮的哲学所体现的儒家人文精神,它的含义在哪里? 儒家的核心价值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心机、灵觉和神明四个角度来成就自己。今天从儒学的思路来看中国的发展,我们所借鉴的不仅仅是西方的模式,如果只是英美模式,只是经济主义,只是线性思维,这是不够的。马一浮的思想告诉我们,它不是线性思维,是复杂体系,是全面性整合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接受各种不同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挑战,因为它体现的价值是开放、多元的。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除了东亚文明的变化之外,我们还需要和印度、伊斯兰、俄罗斯、土耳其及非洲进行全面深入的交流。可能最近我们比较关注的是中美关系的变化,可是近年来中美的交流多半不是对话,因为属于贸易的对话、生态的对话、战略的对话、人民币升值的对话,都只是博弈、抗争或者施压。如何转变这种不健康、甚至极其危险的情况,是我们现在都必须关切的大问题。 腾讯 https://mp.weixin.qq.com/s/HfWKHLV_neKjJLe4CJQifQ
Posted in Articl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17年6月12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马一浮学术的当代意义
2017年6月9日—11日,“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腾讯道学北京讯(王淇)2017年6月9日—11日,“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和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阳明学中心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含港澳台)、美国、日本、韩国、希腊、以色列等12个国家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并参加讨论。这次会议也是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前奏。 杜维明教授(摄影:李欢欢) 6月9日下午,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的主持下,会议拉开了序幕。北京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刘哲教授首先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哲学研究者们表示欢迎。他说:“这次会议是对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进行哲学探讨的出色开始。2018年即将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将对不仅中国哲学,而且哲学本身在人性多重维度中的角色进行反思和讨论。” 刘哲教授(摄影:李欢欢) 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主席王蓉蓉教授致辞说,本次会议是亚洲哲学与比较哲学学会(SACP)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活动。SACP成立之初,主要致力于将亚洲哲学列入西方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主要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促进不同哲学传统对话的范畴,随着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那么,亚洲哲学如何做出卓荦不群、启示未来哲学思考的贡献呢? 王蓉蓉教授(摄影:李欢欢) 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对中西哲学交流无疑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他期望,当前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宗教能够从极权宗教走向人文宗教。而儒家倡导以“和为贵”、道家酝酿着“天和”、“人和”、“心和”的思想观念,中国化的佛教也从世俗生活的一面倡行一种和谐的伦理,他觉得其中所焕发的人文精神就是解决问题的希望所在。 陈鼓应教授(摄影:李欢欢) 接下来,北京大学郑开教授和比利时鲁汶大学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分别做了主旨报告。北京大学郑开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本体论的误置与形上学的重建》,他从批判性反思和建设性思考两个方面展开了对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的探讨。一方面,他指出中国哲学研究领域广泛存在“本体论的误置”。中国哲学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古希腊形而上学或本体论那种依于逻辑和语言来分析“是”、探究“存在”(being)的传统。在中国哲学研究中使用“本体”或者“本体论”概念,难免有“实体”(ousia,substance)或“实体化”之嫌,因此需要审慎。 另一方面,郑开教授希望借助道家哲学探求中国哲学的理论范式。他依照“无”的思想逻辑对道家形而上学多元复杂的理论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道家形而上学既涉及了物理学(自然哲学)、知识论和伦理学(含政治哲学)等思想世界的内容,更开拓出更高层次的、以心性论为基础的精神境界,境界形而上学确是道家哲学的最终归宿。可见,道家形而上学深闳广大,其中心性论、实践智慧、精神哲学和境界理论等最具特色,恰好与西方形而上学之核心部分——逻辑学、知识论和本体论——迥然异趣。如果说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的基础是“主客两分”,那么自战国中期以降的中国哲学则更倾向于打破主客两分藩篱,进入“主客混冥”的精神境界。 郑开教授(摄影:李欢欢) 比利时鲁汶大学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名”或“不名”:早期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问题》,她发现早期中国文献对如何给事物命名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她用了三种方法论工具来分析中国传统对命名或称谓的重视:其一,为来自西方修辞传统的paradiastole,早期诸子往往不会将现实存在诉诸于超越领域,而是仔细厘清相似或相异的概念,通过“名”来裁制尚未被裁制的、辨析尚未被辨析的。其二,为分析哲学中的“诱导界说”(persuasive definition),观念或术语具有描述性与情感性两重意涵,因而对某观念的新诠释也有两种途径。以先秦诸子如何明确指称或定义“忠”、“孝”为例,当对“忠”、“孝”持有混合或较为温和的立场时,人们可以论证在某些情形下舍弃忠孝而追寻更高的道德准则乃是英勇的选择,由此挑战既有的情感意义。而如果某一群体极其拥护“忠”、“孝”所具备的强烈情感意涵,人们会通过改变观念的描述意涵,从而为自己忤逆昏庸之父或暴君的行为做辩护。其三,为孔子、儒家或中国哲学所提出的“正名”说。尽管正名这一概念有着古老根源,现有的关于正名的流行解释主要是由胡适对孔子的看法所引发的,戴卡琳认为这也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外来的、不合时宜的工具。中国早期大师们对于命名和指定的坚持是后学误读基础上的建构。在战国时期的资料中,正名既不是非常重要的,也不是特别连贯的。它被看作是属于统治者的,也许由一位臣子辅佐,由强大的文士运用(在汉朝)。与孔子自己曾做过的修辞活动没有明确的关联。上述三种方法论工具,一方面可用以探索中国哲学对某一概念如何被定义,或某一情境如何被称谓的关注,以及这种关注的特性。与此同时,它们也可能会在不经意间误读原始论证。 戴卡琳(Carine Defoort)教授(摄影:李欢欢) 6月10日—6月11日,围绕着“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这个主题,研讨会热烈开展。与会学者讨论的子议题包括:“中国哲学的理论特征和研究方法”、“中国哲学中的政治与人性”、“中国哲学的历史与理论”、“儒家哲学研究的新视界”、“道家哲学的多样进路”、“道家政治哲学和境界理论”、“作为中国哲学问题的语言、逻辑和知识”、“中西哲学之间理解之路:翻译、研究和讨论”、“中国哲学通向亚洲哲学”、“印度哲学和佛教哲学”、“印度美学中的Mimesis(Anukaran?a or Anukr?ti)”、“对比哲学人类学”、“自由与个人主义”、“比较伦理学”、“作者与评论者面对面:现象学与跨文化理解——寻找一个新的文化体”、“中国哲学的成己之学”、“榜样的作用”、“经典诠释和理论分析”、“认识论与共同体”、“世界哲学”、“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和亚洲哲学”等,通过自由而热烈的讨论,促进了学问之研讨、思想之交流、文化之对话。 大会现场(摄影:李欢欢) 11日傍晚,会议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院落下了帷幕。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主持了闭幕式,杜维明、安乐哲、王中江、陈鼓应教授发表大会演讲。演讲内容丰富而深邃,会场气氛热烈而愉快。与会学者欢聚北京,用火炬一般的思维启迪点燃彼此,愉快而富有收获的三天转瞬即逝,未尽之意将在2018年的世界哲学大会继续。 编辑:刘源 责任编辑:liuyuanliu 原文转自腾讯道学:http://dao.qq.com/a/20170613/025526.htm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Recent Events
Comments Off on 2017年6月9日—11日,“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哲学范式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7年5月26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斯文在兹:杜维明谈国学
导读:2016年5月19日,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正式拉开大幕。当日举行的“重建斯文:国学普及的使命与挑战”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世界哲学研究院副主席、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杜维明先生发表主旨演讲。本期推送为杜先生的演讲实录。 杜维明: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感觉到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参加致敬国学大典的隆重仪式。《论语》“子罕”第八章:“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陈寅恪在“海宁王静安先生墓志铭”中说:“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他更强调,“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王国维当然是国学大师。我引这两句话,是想表达一点我个人的意见,也就是“后死者得与于斯文”的幸运者向国学致敬的心意。我说“个人”,而不是“私人”,是想说一点“体之于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我愿意公诸于世,因为它是可以公开的、透明的,可以质疑,可以辩论,也可以反证,而不是不愿意分享、纯属隐秘的个人的意见。 国学是我国固有的学问,是阐释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学问,是研究中华文化何以有古有今而且延续了五千年还是生生不息的学问,是探讨中国传统如何返本开新,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学问。孔子的“斯文”,应该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作为一个集大成者固然有“斯文在兹”的信心和承诺,但我想“在兹的斯文”也正展现出他亲自缔造的“以君子成人之美”为共同事业的道德社群。因此,“斯文”不仅仅是一套典章制度,也是一种由礼乐教化长期培育而形成的生活方式,一个通过每个人包括他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而形成的生命共同体。孔子既是“斯文”的继承者,也是把“斯文”具体落实在生活世界的开创者。他所建构的是人类历史中第一次类似“公民社会”的群体。二十世纪美国一个非常杰出的社会学家希尔斯(Edward Shils)尊称孔子是现代意义下“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始祖(ancestor)”。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 腾讯 https://mp.weixin.qq.com/s/CG0wj5hjtNFUZMJ1vkXJbw
Posted in Articl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17年5月26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斯文在兹:杜维明谈国学
2017年5月5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讲堂百期·嘉宾回访10杜维明印象篇:让“精神人文主义”成为一个全球话语
编saying:从世界鉴识科学家李昌钰开首的讲堂百期·嘉宾回访,今天将在第十位嘉宾——思想家杜维明先生这里划上句号。今日的印象篇中着重介绍杜维明2009年坐镇北大后所践行的体知儒学:力促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首次落户北京;在嵩山论坛开展21世纪宗教和文明对话;尤其是多年思考后,提出了儒家的“精神人文主义”。明日观点篇中将介绍60年一甲子传播儒家身心性命之学的心路。 杜维明:学和习六十载,意志更凝定 ●文/文汇报记者 李念 3月8日,在华东师大举办的“桑德尔与中国哲学”国际研讨会前,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桑德尔和杜维明握了握手,开场白中,桑德尔说:“杜先生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培训和指导我们,告诉我们,中国文化是一种学习的文明,美国是一个传道的文明,他让我们意识到,要向他者学习。”一席话意味深长。 2009年,杜先生毅然决定回国建立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2010年9月28日,也是孔子诞辰日,高等人文研究院挂牌,杜维明在古稀之年,开始“创业维艰”。此前,哈佛大学因为他对以儒家文化为首的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继续聘任他为研究教授及亚洲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杜维明幼承庭训,后师从新儒家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等大师,并负笈西学,获得哈佛哲学博士。1968年起,他便在西方世界传播儒家身心性命之学,并提出儒学的现代转化、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和世界伦理等论域。 回到北大后,杜维明的思考仍在逐步成熟和飞跃。采访中,他对记者说:“21世纪,对人的思考将成为全球思想界的共业。我们的问题意识应该有所改变。”在这样的维度下,儒家资源如何再度开发,从而为世界危机提供解决方案?这是他念兹在兹的大问题。当然,也是他一生身体力行的事业。此前,他刚刚推动促成了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首度落户中国,并在全球范围内提倡精神人文主义,开启21世纪的宗教对话。 虽然已经是76岁高龄,杜维明依然在全球飞来飞去,席不暇暖。但疲惫常提醒他,他已经不是上个世纪那位拎着贴满城市名的大行李箱,周末下了飞机奔向课堂,讲完课就冲机场的中年弘道者了。“在身体锻炼方面,我做得很不够。”采访中,他的回答很真诚,还带有一些歉意。当然,对杜先生来说,体知儒学本身就包含着满负荷运作的奉献自觉之意义在内。而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儒者,这一志愿在1950年代他十五岁时就已经萌发了。 腾讯 https://mp.weixin.qq.com/s/2mKQM9qM3UEZBj7eb8tdQQ
Posted in Articl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Publications
Comments Off on 2017年5月5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讲堂百期·嘉宾回访10杜维明印象篇:让“精神人文主义”成为一个全球话语
2017年4月5日,报告会暨工作坊:“学以成人与企业文化建设”
2017年4月5日,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世界伦理中心主办的以 “学以成人与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报告会暨工作坊于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108会议厅隆重召开。这次报告会暨工作坊旨在将中国最具传统文化认同的企业精英与中国最高学府的学术力量结合起来,促使儒学的理论和学术走向社会实践,也促使儒家文化的社会实践得到理论的提升和走向世界,对学界和企业界的深入合作起到引领的作用。 此次报告会由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先生和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古媚君女士围绕他们两家公司以儒家文化建设企业的经验做了主题演讲。会议由著名电视文化节目主持人今波先生主持。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全球价值联盟基金会创始人克劳斯 M 莱辛格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教授、世界伦理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樊和平教授等四十余位学者和企业界的代表出席了活动。 方太集团董事长茅忠群先生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儒家思想价值理念变成一套公司的运营管理方式的经验,提出一个大企业和一个伟大企业的区别就在于仁爱,并和与会者分享了方太公司的具体做法和在这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古媚君女士代表苏州固鍀公司董事长吴念博先生介绍了固锝践行中华传统圣贤文化,打造幸福企业的经验。古女士在报告中分享了许多固鍀职工在学习了儒家文化以后身心转化的实例,并突出介绍了公司如何投入公益环保事业和支助边远地区学校的事迹。随后北大世界伦理中心副主任樊和平教授针对两位嘉宾的演讲进行了点评。他对两个企业可贵的实践作了高度肯定,并指出文化必须是理念和信念,而不能只是策略。企业家创造的不只是产品,也是文化。 下午,杜维明教授为茅忠群先生和固鍀吴念博总董事长(古媚君女士代领)颁发了世界伦理中心名誉顾问聘书。接下来,以“学以成人与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莱辛格教授、倪培民教授、茅忠群先生、古媚君女士、樊和平教授、秦裕农先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学会会长)、宁洲明教授(德国图宾根大学中国中心副主任、助理教授)、和乔纳森﹒凯尔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全球伦理中心博士后)等进行了对话和与听众的互动。与会者就儒家文化和现代企业的关系各抒己见,其中一个明显的共识是:作为影响当代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企业界应与“学以成人”相应地由谋取利润的社会实体转变为优秀文化的载体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最后,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进行了精彩的总结性发言。杜教授指出,中国的崛起必须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崛起,而中国文化的崛起不能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的道路必须与整个人类文明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必须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道路。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Teaching
Comments Off on 2017年4月5日,报告会暨工作坊:“学以成人与企业文化建设”
April 5, 2017, Lecture & Workshop on “Learning to be Human and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Hosted by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 (IAHS) and the World Ethics Institute Beijing (WEIB), a Lecture & Workshop on “Learning to be Human and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 took place on April 5, 2017 at m. 108, Bldg. 1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Conferences & Workshop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Comments Off on April 5, 2017, Lecture & Workshop on “Learning to be Human and Corporate Culture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