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Publications

2005年3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杜维明:全球化与多元化中的文明对话

摘要:全球化是现代性的持续伸展与扩张,一如现代化具有多样性,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复杂的多元多样问题。东亚社会的文化遗产和特定环境,决定了它与西方模式的不同,通过全球化背景下的启蒙反思和多元性条件下的文明对话,既可以检讨启蒙以来在西方话语笼罩下的价值追寻之缺失,又可以发挥掘井及泉的工夫、重新安立中国文化的重要位置。在文明对话中,注意克服启蒙以来的盲点,尝试建构新的人文精神,便有望开拓出更为宽广的论域来。 作者: 杜维明 Author: DU Wei-ming 作者单位: 美国哈佛大学 刊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5, 22(2) 所属期刊栏目: 本期特稿:文明对话 分类号: B262 在线出版日期:2005年04月27日 页数:9 页码:5-13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zdxxb-rwsh200502001#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年3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杜维明:全球化与多元化中的文明对话

2005年第2期,《开放时代》,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内容提要]在知识与信息社会中,人文学与现代大学的理念关系甚紧,大学应承担文化的 传承和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批判的角色;在对学生的培养上,首先应该是使其深刻地认 识自己与了解自己,培养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即所谓的“成人”教育,或称通识 教育,其次才是专才教育。人们对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不同选择,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 意识形态等因素有关,但大学作为自由思想的阵地,应有足够的包容性,其基础教育应该 汲取各种不同的精神资源,这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Abstract:In the intellectual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humanities and the idea of a modern university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A university is supposed to assume the role of inheriting cultural tradition and criticizing the political, cultural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年第2期,《开放时代》,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2005年第2期,《开放时代》,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摘要: 在知识与信息社会中,人文学与现代大学的理念关系甚紧,大学应承担文化的传承和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批判的角色;在对学生的培养上,首先应该是使其深刻地认识自己与了解自己,培养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即所谓的”成人”教育,或称通识教育,其次才是专才教育.人们对多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不同选择,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等因素有关,但大学作为自由思想的阵地,应有足够的包容性,其基础教育应该汲取各种不同的精神资源,这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杜维明 Author: Du Weiming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东亚系 刊名:开放时代 Journal: OPEN TIMES 年,卷(期): 2005, (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二 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之二) 分类号: G64 在线出版日期:2006年11月26日 页数:10 页码:21-30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kfsd200502004#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年第2期,《开放时代》,杜维明:人文学与知识社会——兼谈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2005, Daedalus, 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 Tu Weiming

Journal Article 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 Tu Wei-ming Daedalus, Vol. 134, No. 4, 50 Years (Fall, 2005), pp. 145-167 Topics: Chinese culture, Symbolism, Southeast Asian culture, Diasporas, Iconoclasm, Communism, Elegies, Citizenship, Chinese nationalism, Cultural identity Peking University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 Daedalus, Cultural China: The Periphery as the Center, Tu Weiming

2005,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Intellectuals in a World Made of Knowledge, Tu Weiming

Journal Article Intellectuals in a World Made of Knowledge Tu Weiming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Cahiers canadiens de sociologie, Vol. 30, No. 2 (Spring, 2005), pp. 219-226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北京大学图书馆):https://www.jstor.org/action/doAdvancedSearch?pt=&f6=all&c1=AND&acc=on&f4=all&q1=&f2=all&ed=&q2=&isbn=&sd=&c4=AND&q4=&q5=&f3=all&f5=all&q6=&c2=AND&q3=&f0=au&c6=AND&la=&c5=AND&c3=AND&q0=weiming&f1=all&group=none&Search=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5,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Intellectuals in a World Made of Knowledge, Tu Weiming

【访谈】2004年12月,《中国文化》,儒学与文化保守主义:杜维明教授访谈(陈壁生)

2004年 11 月 11日笔者在中山大学哲学系访问了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杜维明先生。 陈壁生:如果中国文化确确实实是一个性格独具,结构完整的系统,那么,它那五千年来一以贯之至今仍不可或缺的基本精神或价值拱心石,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应该是什么?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您是怎么看的? 杜维明教授: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个性格独具,结构完整的系统。中华民族 的再生,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也应该表现在文化上。中国传统的文化信 息,必须靠中国社会内部的知识分子,也就是那些能够对中国社会内部进行深刻 反思的知识分子本身,来陈述它的希望,它的期待,和它自己的理念。所以现在 大家谈的就是应该有一种“文化的主体性”,这种文化主体性与原来的所谓“中国 文化本位”是有所不同的,“文化的主体性”不只是一个立场的问题,而是一种自 我意识,费孝通先生就特别强调文化自觉,文化的自我意识。我的建议是这样的,我非常赞同主体性的说法, “主体性”意味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主体性绝对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意味着不仅是政府,企业、媒体、学术机构各个不同领域都能够参与这种建构的工作;其次,它的民间性比较强,不是从上到下;再 次,它是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最后,它一定与传统资源的开发、发展 有密切的关系,不是站在反传统的立场上把外来的价值嫁接进来。因为开放,它向西方学习的力量很强,这种学习建立在把自己文化传统的精华进行吸收,对其中的糟粕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这样建立的主体性可以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与反思的能力。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Interviews,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访谈】2004年12月,《中国文化》,儒学与文化保守主义:杜维明教授访谈(陈壁生)

2004年8月,《全球语境下的儒家论说: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作者:胡治洪

序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是一位世界级的学者与思想家。他全身心地致力于儒学的创造性诠释和儒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的伟业。他不仅艰苦卓绝地在北美“传道、授业、解惑”,影响了众多的西方学者与学生,而且风尘仆仆,席不暇暖,来往于北美、西欧、东亚、南亚之间,以仁心、学养、慧解、听德与辩才,通过历史研究及哲学分析,代表儒家与世界各大宗教、各大思想的传统。与现代思潮诸流派交流对话,开拓了西方儒学论说空间,并且返输东亚与中土。他是当代最忙碌、最具活力的儒家型的公众知识分子,集学术研究、培育学生、人文关怀、社会参与于一身,回应当代世界的诸多问题,对西方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对西方以外的“现代性”及现代人的存在危机做出了具有哲学意义的反思,创造性地提炼、转化东亚文化和儒家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将其传播、贡献给人类社会。 爱图书 http://book.ixueshu.com/book/920cf57644b36652.html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8月,《全球语境下的儒家论说: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作者:胡治洪

2004年第8期,《社会科学》,杜维明: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

摘要: 本文从时间、空间、阶层乃至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取径对儒家传统做了深入的阐述,并着重就”五四”以后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可能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多元多样的儒家传统儒家传统可以从时间、从空间,可以从不同的社会阶层,乃至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取经来了解。这个传统和基督教的传统,和伊斯兰教的传统,和佛教的传统具有某种相似性。我并不是说儒学就是宗教,但作为一个精神文明,它是多元多样的。 从时间的跨度来讲,我曾提出过入学第三期发展的构想,这个构想事实上是非常简单的,我觉得不应该引起什么了不起的争议。就是说儒家传统从一个地方的文明、曲阜的地方文化,逐渐成为中原文化,在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个过程从先秦一直到两汉,可以叫第一期。然后因为佛教,因为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一段时间中国最杰出的思想家、知识分子不一定认同儒学和儒家传统,他们认同佛教,或者认同道家。 作者: 杜维明 作者单位: 哈佛大学 刊名: 社会科学 Jour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4, (8) 分类号: B222 K09 G04 在线出版日期:2004年09月15日 页数:10 页码:79-88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hkx200408013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第8期,《社会科学》,杜维明: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

2004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摘要】在西方文化特别是启蒙价值的冲击下,儒家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传统已经基本上被解构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五四”时代的文化精英对儒学的批判仍显肤浅和不足,启蒙仍未深入;另一方面,儒学必须对西方的强势有所回应,儒学的发展尽管障碍重重但它仍有转化的重生的机缘。 【关键词】核心价值;儒家传统;文明冲击;新儒家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 942X(2004)02 – 0005 – 08 儒家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仁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作为全球伦理的基本原则。这并不是我自己一个人提出的,而是在人类文明对话年(2001年),由科菲·安南所主持的一个世界知名人士小组中,瑞士神学家孔汉思先生主动提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简要地回顾一下这些核心价值。 知网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JDX200402000.htm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

2004年第2期,《史林》,杜维明:全球化与上海价值

摘要: 本文系杜维明教授在“上海开埠1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专题演讲,从全球化理论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上海价值”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内涵,认为“上海价值”是“亚洲价值”的一部分,并对当前上海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思考。 作者: 杜维明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 刊名: 史林 Journal: HISTORICAL REVIEW 年,卷(期): 2004, (2) 所属期刊栏目: 城市史研究 分类号: K295.1 在线出版日期:2004年07月30日 页数:5 页码:69-73 万方数据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hilin200402007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 Comments Off on 2004年第2期,《史林》,杜维明:全球化与上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