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December 2016

[:zh]2016年9月20日,杜维明先生捐赠文献藏品仪式在北大图书馆举行[:]

[:zh] (北京大学吴志攀校长向杜维明先生颁发捐赠图书纪念证书) 2016年9月20日下午2点,杜维明先生捐赠文献藏品仪式在北大图书馆举行。捐赠仪式由图书馆馆长朱强主持,杜维明先生、北大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哲学系张学智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教授、信息管理系王子舟教授等出席了仪式。 杜维明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学者、当代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家、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及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主任。杜维明先生在其夫人及亲属的支持下,决定将个人所藏全部文献资料及其他藏品等约1万5千余册(件)无偿捐赠给北大图书馆。藏书中英文约各半,大部分是为个人研究工作收集的学术著作,其中尤以哲学、宗教及文化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献为要,其他还有欧美思想史和韩国儒学资料,以杜维明为研究对象的、以中文及其他文种写成的学位论文、专论及专著,陈荣捷(Wing Tsit Chan)和华蔼仁(Irene Bloom)两位儒学名家赠送的私人藏书,以及其他知名学者赠送的书籍、字画和纪念品等。 杜维明先生希望捐赠的图书和藏品能嘉惠学人,有益于儒学的深入研究。他在发言中说,期待大陆从事儒学研究和关心儒家前途的青年是既有本土的根源意识又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人。他们既可以认同也可以批判前代学者的观点,但他们必须在根源性和普世性方面有所超越,有所突破。面对人类的存活问题,他们不能没有全球乃至宇宙的情怀。同时,他们对自己的传统有切身的体会和由衷的关爱。他们接受文化多样性的事实,但坚持普世价值的理想。他们的任务是在深层发掘自家无尽藏的过程中提出可以和其他文明对话的基本道理。同时在了解“他者”的前提下,开拓自己原来欠缺的领域。杜维明先生期待图书馆界,尤其是北大的图书馆,能够在儒学的深入研究方面,作出文献保障和揭示方面的独特贡献。 吴志攀校长在发言中说,北京大学一直以研究和弘扬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己任。远者来说,第一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熊十力、梁漱溟、钱穆等人都曾执教于北京大学。近者而言,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主持的《儒藏》编纂工程,颇具影响。加之杜维明先生本人现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因此,杜维明先生的珍贵图书、藏品如能入藏北大,可谓得其所矣。此次捐赠将有益于推动北京大学乃至国内关于现代新儒家,特别是以杜维明先生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的研究,以及儒家文化在中国的研究和传播,这必将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朱强馆长表示,作为未来杜维明赠书的收藏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将辟专藏室收藏和保护这些藏书和其他赠品,并积极提供给读者利用。出席仪式的还有北大图书馆馆员、高等人文研究院的教师以及杜维明先生的朋友和学生等共40余人。 编辑:白杨 转自: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6-09/21/content_295135.htm [:]

Posted in Activities, IAHS Update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9月20日,杜维明先生捐赠文献藏品仪式在北大图书馆举行[:]

[:zh]2016年9月28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六周年院庆[:]

[:zh] 2016年9月28日下午3时,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6周年院庆在人文学苑4号楼103多媒体教室举行。杜维明院长、执行副院长倪培民教授携夫人、本院研究人员及博士后、博士生,以及行政人员20余人共聚一堂。杜维明院长表示:在高研院的这六年间,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人生经历。当初回到北大,建立高研院,便是希望能为北大带来国际化理念,带回燕京大学博雅教育的传统,现在这个理想正在实现。  之后,在倪教授的主持下,大家在回忆6年来的成长点滴的同时,对本院取得的成果一一做了总结和反思:六年来,高研院主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和工作坊,如以“身体哲学”,“体知儒学”、“人权”、“东方创造性”为主题的研讨会,“燕京大学与现代中国的博雅教育”国际研讨会、还有两次“明清之际的思想世界”研讨会、两次“商业伦理”工作坊、“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工作坊等等。在对外交流方面,高研院与世界范围内的众多知名学者及作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与联系,如浦安迪(Andrew PLAKS)教授曾两次来访,Gholamreza AAVANI教授和瑞士诺华可持续发展基金会(NFSD)主席克劳斯•M•莱辛格(Klaus M. LEISINGER)教授、台湾著名作家林文月等,都曾多次造访高研院,并开展主题讲座。高研院成立六年来,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与支持。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培养更具人文素养的人才,高研院确立了几大持续性项目—-儒商论域,嵩山论坛项目,康安理法项目(研究伊斯兰文明为主),及文化中国人才班项目等等。就出版成果而言,收获可观,目前已出版嵩山论坛三部论文集、“身体哲学”会议文集一部(台湾出版)、《美德与人权》(“儒家与人权”研讨会文集)、杜维明先生文集二种(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学术文选二种(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国际和两岸合作方面, 高研院下属世界伦理中心与德国图宾根大学伦理中心展开深入合作,图大新成立的“中国研究中心”更邀请我院积极参与其学术框架的建立。台湾信义房屋资助的信义文化中心项目,也将于近日即将启动。  过去的六年,是高研院奠基成长的六年,也是一个在新环境下通过摸索借鉴反思总结不断从多方面丰富完善自身发展的六年。秉承杜维明先生建立高研院的初衷与理念,大家衷心希望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高研院能更上一层楼,步入一个更快更好的发展阶段。 [:]

Posted in Activities, IAHS Update, Other activitie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9月28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六周年院庆[:]

[:zh]2016年5月7日,杜维明先生应邀为光华管理学院“燕归来”校友返校做讲座[:]

[:zh] (杜教授于光华讲堂) 儒家人文思想的四个侧面  导读: 每当人类社会经历重大考验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什么?在古代,孔子、柏拉图、释迦牟尼等圣贤都曾对“何为人”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政局动荡,经济低迷,宗教冲突,恐怖袭击等等严重问题,一再考验着人们的信仰。于是,追问千年的问题又一次发出强烈回响:人到底是什么?生而为人应该如何作为? 2016年5月7日“燕归来”校友返校日之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ExEd)中心特邀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从儒家人文思想的四个侧面,深入剖析中国社会转型与文化重组。 人是什么? 人类对自身认同问题的探讨永远无休无止。从轴心文明时期到文艺复兴到西方启蒙运动,传统人文主义的核心都是在突出人的作用和力量。然而,工业革命以来两、三百年间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力的释放已经到达不可估量的地步。从前我们认为人只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的一个产品,或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产物;如今人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改变,成为演化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很可惜,这个积极的参与者也是一个强力的破坏者,制造出了许多人类文明史上不曾遭遇的麻烦。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人是什么?”“人应该如何作为?”等问题产生了困惑。 在人类信仰危机逐渐扩大的背景下,杜维明教授重新发掘了中国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价值,他表示:“人文思想的价值可以称之为思想的资源。在儒家学说的传播和实践过程中有非常多的例子,我们可以将这些例子作为我们传承和构建人文价值的参照物。”他深入解析了儒家人文思想的四个侧面:一是个人,二是社群,三是自然,四是天道。他认为儒家的基本观念是个人和群体的健康互动,而这个群体是多元的,是从家庭扩大到族群、社会、国家乃至全球,乃至天地万物。这种健康互生的人文精神对当今中国社会价值观重塑具有积极意义。 人与自我:为己而学 杜维明教授指出,宗教是“离世”的,是超脱的,是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之外追求更深刻,更真实的东西;儒家学说是“入世”的,孔子研究的就是如何做人的道理。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就是指一个人无论是工人、商人、农人还是知识分子,都应该学习做人,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在说人要通过自我反省,自我努力,不断地完善自身。人于世间自立,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渠道,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表明儒家是为己之学,求学不是为了师长,不是为了社会的要求,而是为了发展自己的人格,发挥自己潜力,使自己成为更完整,更善良,更美好的人。 人与自然: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一个心中有‘仁’的人,他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能跨越人的世界,和万事万物形成命运的共同体。王阳明提出‘万物一体’,他认为每一个人具有的能量都是沟通天地的。假如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无辜的人受到伤害,内心一定会感到不安。同样地,看到动物被虐待,草木被摧残,山水被污染,人的内心也会感到难受,因为每个人的心里其实有这样一个假设:人和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这是人的特有的价值观。”杜维明教授表示。 张载有言“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意思是所有外在的东西都是我身体的一部分,都和我的人性有密切关系。新人文的思潮从以人为中心转向强调人和自然保持长久的和谐,正暗合了传统儒家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阐述。 人与天道:敬畏与信仰 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有人指出中国当今社会陷入了道德危机。道德的日益沦丧和信仰的缺失密切相关。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教徒在物质之外另有精神追求,而没有信仰的人很难在手可触摸的权利、物质、金钱之外找到其他的价值。杜维明教授指出信仰的对象并不仅仅是宗教,并非宗教信徒才有信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其实是一种敬畏之心。“中华传统文化敬畏天地神明,所谓‘天、地、君、亲、师’就是对天,对地,对国家,对父母,对师长,对万事万物都要心怀敬畏。这份敬畏是我们民族能够塑造成型的基础。 我们知道天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但并非不是无所不能,我们不能央求上天来帮助自己战胜困难。比如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水患即是天灾,根据儒家‘上天有好生之德’的理念,天灾的产生这就指是天的德行发生了变化。但是天道的变化可以通过人的努力来克服,人自己制造的困境却是很难克服的,所以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所以人的信仰的缺失,敬畏之心的淡漠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比天道的失德更难以应对。  人应该如何作为 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回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不成功,与福、禄、寿、禧无甚缘分。孔子之所以看重他,正是因为他的内在有一股永远要奋进,要向上的精神。尽管生活并不顺遂,颜回始终立圣人为己志,他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意思是舜是什么人?禹是什么人?有成就的人都可以成为圣贤。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三月不违仁”,他的毅力、勤勉与上进令孔子心生敬意。这种良知和自觉是儒家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杜维明教授称之为精神性的人文主义。他指出这种良知和自觉是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需要大力开发的一种思想上的资源,这个思想资源有深厚的,潜移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面对当今社会信仰的危机,道德的沦丧,环境的污染,世界秩序的崩溃,重塑文化的进程不能仅仅靠极少数的精英,而是取决于每一个人的努力。 (注:本文整理自杜维明教授在“燕归来”校友返校日分会场【光华·闻道】人文讲座上的讲话)[:]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5月7日,杜维明先生应邀为光华管理学院“燕归来”校友返校做讲座[:]

[:zh]2016年5月19日,杜维明先生受邀参加“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 致敬国学“并作主题报告[:]

[:zh]  2016年5月19日(周四)15时,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将在故宫博物院隆重启动。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学会会长许嘉璐先生担任活动总顾问,著名学者杜维明、刘梦溪、陈来等将出席启动仪式,并参“重建斯文:国学普及的使命与挑战”高峰论坛。届时还将有数十位知名学者、各界名流莅临场,150名通过凤凰网微信抢票的观众,将有幸现场见证这一文化盛况。  与2014年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相比,本届国学大典表现出规格更高、支持阵容更庞大、周期更长、内容更丰富、网友参与度更高等特点。活动时间将从5月一直延续到10月下旬。其学术支持单位,也由原来的六家扩充为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八家。  从内容上看,本届国学大典将继续沿用“致敬国学”这一主题,在组委会与八大学术支持单位的共同组织下,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评选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和国学成果奖,同时,邀请学者、媒体与网友三方联动,面向致力于国学传播的个人或机构,评选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国学,推动国学普及,今年主办方还将以“亲近国学”为主题,联合各方力量共同举办国学大讲堂、国学沙龙、祭孔大典、国乐节、国学亲子公益行动、游学等大众参与度更高的系列活动。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终极盛会,即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的颁奖典礼,将于10月下旬在被誉为“中国最古老大学”、有着1040年办学历史且至今唯一“还活着”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现场揭晓“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等重要奖项。  国学兴废,关乎国运兴衰;文化振兴,方有民族自信。当下,“国学热”已呈现出中国官方与民间同频共振、合力共推的大趋势,彰显出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顺应这种大潮,2014年7月至9月,由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发起并主办了大型文化推广活动“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以最隆重的盛典、最尊贵的仪轨,向国学致敬,向深耕于国学研究与传播的学者致敬。 首届国学大典充分发挥了学界与媒体的互补优势,得到海内外广大学者、各界精英及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出任学术支持单位,200多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全球华人国学奖”的推选委员,全球数亿凤凰网友参与网络投票。2014年9月29日,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颁奖盛典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隆重举行,饶宗颐、李学勤两位大儒荣获“首届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余英时、陈鼓应、陈来、郭齐勇等30位学者荣获“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叶嘉莹、王财贵、孔子学院、尼山论坛等个人或机构荣获“全球华人国学传播奖”。颁奖盛典通过海内外2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典,一桩激荡华人共鸣的大事件,一段充满情怀直击灵魂的人文佳话”。 [:]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 Comments Off on [:zh]2016年5月19日,杜维明先生受邀参加“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 —— 致敬国学“并作主题报告[:]

[:en]On April 8th, 2016 Professor Tu gave a lecture a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zh]2016年4月8日,西安交大120周年校庆杜维明教授以“儒家的‘仁’是普世价值”为主题”演讲[:]

[:en] In the evening of April 8th, Prof. Tu Weiming delivered a wonderful lecture for JT University’s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Room 101,Science Museum of Xi’an JT University, which is themed as “Confucian’s benevolence as the universal value”. Before the meeting,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Home, IAHS Update, Lectures & Speeches | Comments Off on [:en]On April 8th, 2016 Professor Tu gave a lecture a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zh]2016年4月8日,西安交大120周年校庆杜维明教授以“儒家的‘仁’是普世价值”为主题”演讲[:]

[:en]March 8th – 10th, 2016 Professor Tu Weiming attended the Sandall Philosophy Conference a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zh]2016年3月8 -10日,杜维明先生受邀出席华东师范大学桑德尔哲学会议[:]

[:en] From March 8th -10th,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eminar “Sandall and Chinese Philosophy ” was held i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n Shanghai, which is jointly hosted by Institute of Modern Thought and Culture of China at the East China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 Comments Off on [:en]March 8th – 10th, 2016 Professor Tu Weiming attended the Sandall Philosophy Conference a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zh]2016年3月8 -10日,杜维明先生受邀出席华东师范大学桑德尔哲学会议[:]

[:en]On Nov. 11 to Nov. 12, 2015, ‘Discourse on Confucian Entrepreneurs in 2015’ was held in Beijing University[:zh]2015年11月11-12日,“儒商论域2015:良知·价值重塑·企业家”论坛杜维明院长做主题演讲[:]

[:en] ‘Discourse on Confucian Entrepreneurs in 2015: “Conscience.Entrepreneurs.Value Remodeling” forum was held from Nov. 11 to Nov. 12 in Yingjie Exchange Center at Peking University. The forum was jointly organized by World Ethics Center of Peki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dvance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Home, IAHS Update | Comments Off on [:en]On Nov. 11 to Nov. 12, 2015, ‘Discourse on Confucian Entrepreneurs in 2015’ was held in Beijing University[:zh]2015年11月11-12日,“儒商论域2015:良知·价值重塑·企业家”论坛杜维明院长做主题演讲[:]

[:en]On Nov. 24, 2015, Chairman of Taiwan Xinyi Group Mr.Zhou Junji visited IAHS and attended the ceremony of establishing Xinyi Culture Research Center[:zh]2015年11月24日,杜先生与信義集团董事长周俊吉先生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信義文化研究中心”揭幕[:]

[:en] On Nov. 24, 2015, Chairman of Xinyi Group Mr. Zhou Junji visited IAHS, and we held a simple ceremony with Professor Tu and institute scholars and staff, establishing Xinyi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in Multi-media Room 103. Taiwan Xinyi Group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 Comments Off on [:en]On Nov. 24, 2015, Chairman of Taiwan Xinyi Group Mr.Zhou Junji visited IAHS and attended the ceremony of establishing Xinyi Culture Research Center[:zh]2015年11月24日,杜先生与信義集团董事长周俊吉先生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信義文化研究中心”揭幕[:]

[:en]On October 9th, 2015, Professor Tu Weiming Participated in the 13th “Rhodes Forum”[:zh]2015年10月9日,杜维明先生受邀出席第十三届“罗德岛论坛”并发表演讲[:]

[:en] On 9 October 2015, Professor Tu Weiming participated in the 13th“Rhodes Forum” and delivered a speech titled “Spiritual Humanism: An Emerging Global Discourse”. Based on the Confucian core value of “ren” (humanity), this speech envisioned a possible universal valu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 Comments Off on [:en]On October 9th, 2015, Professor Tu Weiming Participated in the 13th “Rhodes Forum”[:zh]2015年10月9日,杜维明先生受邀出席第十三届“罗德岛论坛”并发表演讲[:]

[:zh]2015年9月12日,第四届“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 杜维明:针对“和而不同”提出儒家的普世价值[:]

[:zh]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院院士杜维明在“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2015年会上针对“和而不同”的观点,提出儒家的普世价值。杜维明说:“儒家传统是地道的学习文明。《论语》的第一个字就是”学“,没有学习就没有儒家。儒家学习的方式以对话为主,对话是倾听也是参与,是沟通也是反省,是尊重他人也是自尊自重,是广结善缘也是独立自主。” 在杜维明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是体现儒家沟通礼敬的基本原则,也是“和而不同”的基本原则。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并非利他主义,而是基于同情的自知之明。承认并尊重他人的自主性,不是消极的默许,而是积极的承诺。正因为没有把自己的成见或信念当作真理,才有对话的空间,才能为互相学习,为学习而创造条件。如果自己所得与人分享,为他人带来由衷的喜悦,这是人生大乐,不应回避。并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对立面就是同,“和而不同”的必要条件就是差异。中国这个有五千年长久记忆的国家,在经历了171年的坎坷的发展,到现在已经需要在文化、学术、思想上发生原创性突破的时刻。杜维明说:“这是一个需要儒家以及整个中华文化传统在文明对话过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并为经济社会文明做文化发展提供助力和贡献思路的时刻。” 所谓精神人文主义就是超越了凡俗人的人文主义,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在精神人文主义来看,人是有感情的,是社会性的,是政治的,有历史记忆的,有美感艺术的,对对于超越、对于精神关怀是有向往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杜维明说:“我认为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做人’。这个观念已为世界上众多哲学家所接受,并成为2018年将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自我人格的完善,与社会他人的和谐,整个人类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第四届嵩山论坛举行 “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2015年会暨第四届嵩山论坛在河南登封开幕,来自中国、印度、俄罗斯、丹麦、美国、意大利的学者围坐一起,围绕“和而不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坛主题进行对话与探讨。学者们睿智的言论,如盏盏灯火,照亮思想,给人温暖。    杜维明:儒家迎来“否极泰来”的机遇 未来的文明发展,应多元化多样性,不应是单一文明模式。但各个文明不仅应有自己的特殊价值,还必须具有公共的、普遍的意义。多元的世界文明,相互理解、对话,形成命运共同体,解决整个地球的公共问题。中国现在已经到了一个需要文化、学术、思想发生原创性突破的时刻,这是一个需要儒家以及整个中华文化传统在文明对话过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并为经济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提供助力和贡献思路的时刻。但必须知道,如果不接受西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我们不能期待儒家价值为人类提供参照。没有深入反思和彻底批判的智慧和勇气,儒家不可能有一阳来复的生机,更不必谈否极泰来的胜景。因此,我们面临向现代转化和“转化现代”的双重问题。儒家传统是地道的学习文明,其发展就是“学而时习之”的结果。儒家的学习方式以对话为主。对话是倾听也是参与,是沟通也是反省,是尊重他人也是自尊自重,是广结善缘也是独立自主。这种特质,必将使儒家价值走向新的天地。 姚新中:“和而不同”是“一带一路”的哲学基础 发源于中原腹地的华夏文明,就以包容、扩展和推广为指导精神,并一脉相传,源起中原,随后扩大到长江流域并成为中华文明的基础。18、19世纪后,西方文明开始占据强势地位,华夏文明影响力逐渐萎缩,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也引起世界关注。“华夏文明”,有两个必要组成部分:5000年积淀下来的传统;这种传统在近代受到冲击后,所进行的改造、发展和进步。虽然华夏文明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和而不同”的特点始终如一。我们有自己的传统,同时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过去接受西方的东西多,现在也应对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谈及“一带一路”国策,姚新中表示,“和而不同”是“一带一路”的哲学基础,“‘和而不同’,指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发生交集的时候,既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又和谐地共同发展。”这一点,在“一带一路”多种文明碰撞中同样适用,“和谐、合作,既保留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同时也认可、学习其他文明,这种开放的态度,是一带一路能否成功的关键。”    卜万·昌德尔:中印长期互为“好伙伴” 在两份会议邀请摆在面前的时候,印度旁遮普大学教授、国际哲学学院院士卜万·昌德尔选择了中国,选择了嵩山论坛。“我非常开心来到了这里。”卜万·昌德尔教授说,中国和印度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佛教,通过古代的航海家,中印这两种可以称为人类文明摇篮的国度一直有交流,一直相互影响,科技、数学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到20世纪,印度现代圣贤如泰戈尔、圣雄甘地等,都是鼓励中印互动的。甘地说过,他非常崇敬中国的文化,认为中国是印度非常好的朋友;同样,中国的梁启超也认为印度是中国的好伙伴。泰戈尔对中国也充满爱、热情和尊重,认为中印合作非常重要。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受到热烈的欢迎,梁启超认为他的来访是中印文化交流史的重大事件,他们都认为中印必须携起手来,两国的交流和联系十分宝贵。卜万·昌德尔说,她正在从事中国文明的研究,也有中国学者到印度,研究中印在二十一世纪如何合作。 吴疆:“切磋琢磨”建设精致文化 吴疆是洛阳人,美国哈佛大学宗教学博士,现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吴疆说,这届论坛邀请的国外学者来自俄罗斯、印度、丹麦、美国、意大利等国。这是很有必要的,文明对话不能搞成中西对话,是多元文明之间的对话。“我喜欢先找不同,然后找到‘同’,和而不同的思维,将会促使不同文明连接为命运共同体。”吴疆说。他认为嵩山论坛为学者提供了跨越圈子的交流和对话机会,也能引起更多人对文化的深度兴趣。中国如今有很多人谈论文化,但谈得还不够精致,比如谈佛学的很多,却很少深入到谈论某一经典,“文化热”还“热”在表面。文化是需要打磨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样才是真正的“文化热”。吴疆认为,本届论坛主题与国际、国内热点紧密呼应,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一带一路”战略是理念外交,显示中国外交不断成熟,提出概念,引来众多响应者。这次河南与意大利的文化合作与交流,无疑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前行。[:]

Posted in Activities, Conferences & Workshops | Comments Off on [:zh]2015年9月12日,第四届“嵩山论坛—-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 杜维明:针对“和而不同”提出儒家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