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阳明学刊》,杜维明:全球性存在危机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价值

——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的演讲 阳明学刊 2006 年

儒家为己之学与西方启蒙主义思潮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到贵州大学和大家一起交流。最近几年,我在国内不少大 学做过学术报告,比如去年就在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作了一系列演讲,讲题主要是有关四书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诠释问题。最近是就文化中国——广泛 意义上的文化中国的问题,与国内外学术界朋友多次交换了意见。文化中国包括大陆、台 湾、香港、澳门、新加坡,也包括海外的华人社会及跟中国有血缘关系的外国人士,他们 都认同中国文化,都在文化中国的范围之内。我们也讨论过文明对话问题,今天的演讲会 涉及到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再就是西方世界“启蒙”所带来的人文精神取向,我也做了一 些学理上的回应,其中也涉及到儒学的现代性发展和创新。关于儒学的现代性发展和创 新,可说是一个题域广泛的主题,但今天我仍想讨论一下,主要集中在儒家的仁、义、 礼、智、信等思想范畴上,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性,很可能引起非议。

儒家的学问《论语》讲得非常清楚,概括起来便是“为己之学”。1985 年,我在北京大 学担任一门儒家哲学课。一些资深的学者告诉我,1921 年梁漱溟先生曾开过这门课。以后 到现在则再也没有人开过。我第一堂课问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照你们的理解儒学和儒家 传统是“为己之学”还是“为人之学”?当时的回答是:应该是“为人之学”。因为儒家不注重个 人,只注重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但是很明显,《论语》已区分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 学”,二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儒家哲学是“为己之学”,目的是为了自己人格的全面发展, 不是为了学校,为了老师,为了炫耀自己,不是为任何人,所以后来宋明理学传统就说儒 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或者是身心性命之学。要讲人的本性、命运或天命。也有人说儒学是 如何做人的学问,是圣人之学或体验之学。这些观念在现代哲学思想中,并未产生很大的 影响。因为现代哲学思想要求严格的思想训练,不关注心性论,本体论,只关注语言和逻 辑,讨论形而上学,却很少讨论人的人格发展。估计最近十年到十五年,世界各地的哲学 界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特别注意精神磨练,也称为精神锻炼。最近一位有名的法国 学者出了一本书,译成中文便是《作为生命哲学的精神锻炼》,从苏格拉底一直讲到现在 的福柯、德里达,主要突出精神锻炼问题。我哲学界的一位同事,主要研究数理逻辑,最 近在退休前,专门花了四年时间,研究了四个重要的犹太思想家,其中特别注重人的人格 发展和精神磨练。哲学界现在有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或者说从前有认识论的转向,后来有 语言学的转向,现在则可能有关注人的精神问题的哲学转向。人们需要重新了解自我,了 解人的发展。但是我们的回应却显得很不够,从鸦片战争到现在已有 166 年了,我们追求 富国强兵,却疏离了自己重视精神和人格的传统。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Lectures & Speeches, Publications.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