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5日,精神人文主义公众号,杜维明,龙鹰之旅:伯克利十年

导读:本期推送杜维明先生1971-1981在伯克利执教期间的心路历程,内容节选自《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序言与《迈进“自由之门”的儒家:伯克利十年》序。在杜先生对这段经历的回顾中,可以看到其思想在与时代精神的碰撞摩荡中,对于儒家人文精神的构想逐渐清晰,对于开创一种区别于凡俗个人主义的精神性人文主义的意识逐步酝酿,对于“公众知识分子”参与社会议题、发挥社会影响的责任感日益坚定。

北加州的海湾区天气宜人,环境优美,生活闲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轻松愉快。和东海岸,特别是新英格兰的凝重和紧张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人说美国大陆向西倾斜,无根之人都滑倒在加州,伯克利的纽约客人数不少,好像都是异化感极强的东部人。面向太平洋的加州以高科技、好莱坞、葡萄酒、军工企业傲视美利坚共和国。放弃哈佛正教授职位移任伯克利社会学讲座教授职位的罗伯特·贝拉(Robert Bellah)曾因对里根和尼克松政权的不满分析了东西两岸既得利益者的差别:东岸的贵族代表老传统责任伦理还起作用,加州的权贵受暴发户心理的作祟,唯利是图、唯钱是问,充分显现贪婪的凡俗的个人主义。或者正因为西岸没有传统,不受习俗和宗教的约束,创业拼搏的气焰特盛,常常出花招,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学术界亦复如此。在伯克利从事教研就不能没有创意。按部就班的为学态度好象和伯克利的学风很不相称。

在学术界20世纪60年代是西化思潮转向现代化理论的关键时期,美国的社会科学大放异彩,现代性的标准不再是广义的西方而是美国现实的复制。伯克利大学生批判的对象即是美国“军工学复合体”所暴露的无知、傲慢和残酷。(本来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的是“military industrial academic complex”,因为大学教授的激烈反对才改为“军工复合体”)。国内的种族歧视和国外的穷兵黩武显示了政治文化中信奉新教的欧裔美国人 (WASP) 的白人优越感、大男人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排外欺外的情绪已刺伤了开国元勋乃至林肯总统极力提倡的“自由平等”的美国灵魂。伯克利大学生所掀起的言论自由运动虽然源于校园,但它指向的目标是华盛顿,触及的面相是整个社会,它所体现的不仅是政治抗议也是文化自觉。在伯克利校园,我感受到一种清新、温润而情意绵绵的关怀荡漾在摇旗呐喊的声浪中。这也许就是抗议精神的热火和“嘻皮”(Hippi)的柔媚并存乃至融合的理由。不过,美丽的“鲜花男女”(Flower Children)在旧金山市的风景线上只存活了几个月便被毒品、色情、暴力种种黄黑恶势力所污染了。毕竟,由美国精英卷入的越南战争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可耻的、彻底罪恶的国家行为。在腐化的后期资本社会中,文化的矛盾已升级到从口头争吵到肢体冲突的阶段。伯克利的言论自由运动可以说是1968年的全国学潮,芝加哥民主党提名大会的街头动乱,乃至美国政治的“保守”转向的先兆。

腾讯 https://mp.weixin.qq.com/s/e-X8UORxlGuhhVvzKei9xg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