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9日,多种核心价值的文明对话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多元多样,种族语言文学和哲学都是五彩缤纷有多种元素综合而成,中国历史从新石器时期以来绵延五千年,有分有合,但是脉络斑斑可考的延续体。民国时代大多数学者坚信中国文化发源渭河流域,都同化为以小农经济家族社会权为政治与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的后裔,秦朝统一以来,古代汉语成为稳定不变的语言。近年来宗教、考古、人类、民族、历史语言和哲学家,从各种不同的学科根据目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最新的成绩,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起源,我们对前面所说的总体印象需要大幅的修正,历史联绵不断,是可以肯定的,同心圆,一根而发,取而代之是几大块区域文化,通过冲突竞争和交流才逐渐凝聚而成中国文化,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玉器,充分显示早期在神州大地既是错综复杂的文化景象,考古学家彻底改变以前一根而发的观念,采取多元众合。自古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象征符号龙,可以说明问题。身如蛇,头如虎,脚如羊,鳞如鱼,爪如鹰,在天上地下水中都可以运行自如,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而且变化无穷的龙最能体现这种多元综合的精神。其实不仅夏商周如此,从秦汉中国文化以多元众合的精神,为人类文明史开拓一篇篇光辉灿烂的篇章,今天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的对象有几十种,中华民族至少是有56个民族组成,从语言来说,固然普通话是通用的,但是蒙语闽南语粤语,中国境内方言的差异往往超出英语和阿拉伯语的距离。

从图书表现精神文明的宗教来看,传统三教,所谓儒家、佛教、道教,这范围必须扩大,从明教开始要增加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称为五教,如果包括民间新兴宗教就更多彩多姿了,中华民族历史能够联绵不断,正因为中国文化有自身的结构功能和调整机构。而且包罗万象,汉唐盛世不说,即使宋朝以来也没有中断,在人类精神文明沟通史,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武学从中国传到越南朝鲜和日本,是值得大书特书的,14世纪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到杭州,从十几万人的城镇到百万人的大都会,就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15世纪初期发现新大陆以前,郑和以最庞大的探险队伍和最完备的船只,绕过印度洋北边到了回教的圣地,马达加斯加岛,不论科学技术,政治组织各方面考虑,明代有足够能力成为15世纪海洋大国,18世纪伏尔泰来得利斯都推崇儒学,令他们惊异没有上帝为准则的宗教却能建立一个文明社会,固然他们赞美的中国和中国的现实无关,而只是他们关切欧洲现况的折射,但是毫无疑问,中国当时不论物质和精神文明都是欧洲一流知识分子参考乃至学习的对象,有不少学者认为从17世纪开始中国便开始没落,但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康熙雍正、和乾隆时代中国,无论从社会安定社会繁荣,各种指标判断仍是最先进的国家,当然国家和主权的观念到19世纪才逐渐成熟,即使在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可观,根据一些经济史家的估计,在1839年中国外贸是世界1/3,当时中英双边贸易中国的顺差势头根本没办法阻挡。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rticles, Home, Publications. Bookmark the permalink.